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書摘/心得】遊戲力 : 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的熱情與自信(3)

●有人問一群四歲的孩子,他們想跟同伴還是父母玩。大部份的孩子選了父母。你很驚訝吧?他們說,和父母一起玩,他們可以贏,他們可以主導。同伴則不一定願意退讓來讓遊戲的立基點平等一些。藉由指揮父母、在籃球場上打敗他們,孩子滿足了一些依附上的需求,然後他們可以在出去之後,與同伴在相似的立基點上較量。

●我不相信你能夠或者應該禁止所有的攻擊遊戲。孩子需要與攻擊的衝動和平相處,不管是他自己或別人的衝動。如果我們不讓他們在遊戲中練習,他們還是會在真實的生活中練習。

●自我慰藉的學習是先得到關愛的安慰,透過它慢慢把這種感覺放在心裡,終能自我撫慰。並不像一般所相信的那樣,把孩子放著自己痛哭,或是被罰隔離而習得的。

●精神病學家葛林斯班寫道:「進入假裝遊戲是你孩子最重要的發展躍進之一。」幻想的遊戲需要象徵性的思考、抽象能力和創造性的想像力。

●兒童心理學家對於讓生氣的孩子去打枕頭、石頭或是樹有分歧的看法,這到底是健康地釋放攻擊性,還是強化了攻擊性和教導暴力呢?關鍵還是在連結。孩子必須是在與人有連結的情況下,才能做健康的釋放。單是破壞性本身不可能具有治療效果,只會讓孩子將自己深鎖在孤立的高塔之中。

●加入孩子或邀請你所討厭的遊戲有時改變的是遊戲,有時則改變了我們對它的看法。不管哪個都好,只要我們不再討厭他們所做的事。畢竟,討厭他們最愛的遊戲不但是對孩子的否定,也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困難。

●如果情緒無法自由表達,它要不就被封閉起來,在孩子長大時變成各式各樣的問題,或者它以間接的方式滲漏出來。孩子可能會把所有的感覺壓抑下來,而後在弟妹碰他們的玩具時爆發出來。父母離異或祖父母去世的孩子可能絕口不談這些事,但一轉身就去打別的小孩,對別人很壞,或拒絕做家事或功課。孩子會說「我討厭你。」因為說「我好怕、我需要你。」的感覺太軟弱了。面對即將考試的焦慮,孩子會感覺自己生病了不能上學。大一點的孩子開始找到更強力的方法來隔絕情緒,像菸酒、毒品和任意的性行為。

●許多人會用盡各種方法來阻止哭泣:賄賂、威脅、嘲笑、拜託、斥責、隔離、妥協。如果我們可以接納這些感受,讓它們湧出,引發的焦慮反而減半。而當眼淚流完時,每個人都會好過一些。

●當較大的孩子卡在發脾氣的習慣中出不來時,他們雖然常發脾氣,但不會有雨過天晴的感受,反而感覺更糟,無從消除自己的挫折,因為從沒有人聆聽過他們的情緒表達。家人想盡辦法制止他們的脾氣,所以下次的脾氣又得從頭開始。或者他們被叫回自己房間孤立起來,沒有人分享這些深層的感受、並在之後和他們連結。信不信由你,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讓一兩個脾氣自然發完,從頭到尾,不要打斷它。正如李伯曼說的:「在孩子發脾氣時,如果父母能夠在情緒上陪伴孩子,即使父母的立場是要堅決地拒絕孩子的要求,它還是能讓孩子學到,當他經歷心靈的暗夜時,他不會孤單地被遺留在那裡。」之後孩子可能會停止發脾氣,因為他們終於覺得自己得到了聆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