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筆記】教育難題的意外答案

罗辑思维 47 教育难题的意外答案

獎勵和複習就是扼殺興趣的兇手

反複出現的刺激→沒有興趣

獎勵有兩種:內獎、外獎

外獎的反覆重複就是內獎消失的重要動力

所有的家裡只要有孩子上學,這個家裡最忙的是孩子而不是大人

情商的培養需要時間

從智商教育轉到情商教育這是進化史和現代文明狀態給人類提出來的挑戰

不要去培養創造力,給選擇,造環境,不要干涉太多

閱讀心得

遠離「不幸運」,從遠離「道德綁架」開始


心得:

最近遠離了一個試圖要對我進行道德綁架的人,幸好還沒真正踩進去之前我就先漸漸疏遠。

檢視一下我有沒有在任何形式上已經佔了他便宜或凹他?答案是沒有。好險。

從他那邊學東西,我都是有交學費的,沒有凹他免費給我什麼好處,不過他卻想利用我的社

會關係,以及想學習某技能的強烈慾望而想操控我以達成他自己的目標。我有一天忽然醒

了。

這一切都是我的妄念(羅振宇說妄念就是:自己揮之不去但又必須靠他人才能夠完成的願望

就叫妄念)給了別人這種機會這樣對我。而只要我拋棄這個妄念,這人的任何作為

就再也操控不了我。當我意識到這個,突然覺得很放鬆,然後就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真的

沒有什麼是非怎樣不可的。

再來說到我對這人的觀察,他似乎還妄想著自己一日為他人之師,就自認地位如他人之父。

進而想操控別人的任何決定,他人若不同意,就到處批評、取暖,一罵再罵沒完沒了。這個

觀察幫助我看清一個事實:技能高超者,未必有高超的人格。於是下了決心遠離這種情緒轟

炸。我是很願意像鄭伊廷說的花大錢跟名師學習,但是名師若自恃有才,就隨意浪擲學生的

時間金錢,然後還要道德綁架,那我也只能說沒有緣份啦。這個時代,能人很多,我找別人

學,我自學,誰鳥你啊。況且,同樣的坑我也踩很多次了,這次我會先看好路,不會再掉進

去了。

閱讀心得


这些年我的读书经验

讀後心得:

文中提到需要努力需要堅持的事情骨子裡其實就是不太想做,不太想做那就注意做不成。
這個還蠻有感的,想到之前羅輯思維講拖延症…
我算是少年不讀書,該累積閱讀廣度的時候沒有好好累積,現在才真的如飢似渴地讀。因為什麼都感興趣,還真的不需要求人開書單給我,因為讀一本書,只要裡面提到的書,我就找來看,一本小冊子專門記待找的書,記得滿滿滿,書桌上四大疊書還越堆越高。但一聽到或看到什麼書,還是馬上就記下來,等以後慢慢再消化。也因為有好多想看的書,日子就過得比以前充實且少抱怨(因為書看不完沒空抱怨啊),人也變得正向多了。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觀察心得

有些有點年紀的人,很愛講自己的豐功偉業,「老漢老提當年勇」的概念。我個人覺得,值

得被稱頌的功蹟,自然有別人會稱頌你,自己拿出來講就有點廉價了。

拿「當年勇」出來說嘴的而且還反覆說個不停的人,容易給人兩種疑惑:一是此人是否寶刀

已老沒有新東西可拿出來了?二是,若真的這麼強,需要一直拿舊東西出來現嗎?還是其實

沒有什麼自信只好一直沉浸在過去呢?哀哉。值得我們警惕。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書摘/心得】成功創意,不請自來! : 13堂帶給皮克斯.夢工廠源源不絕活力的即興訓練課

作者: 派翠西亞.萊恩.麥德森 
出版社:原點
●放棄追求完美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停止努力提出不一樣的東西。苦思一個原創的點子將我們帶離了我們的日常智慧,這麼做事實上也會阻擋了我們通往創意的道路。有一種普遍的觀念是認為「跳脫框框思考」(有些人說這是創造力的目標),意思是追求不尋常和與眾不同的點子。這句用語的真正解釋是,看見什麼是真正明顯的,但是,在你看見以前,不要去看。馬賽爾.普魯斯特說:「真正的發現之旅,不是著重在尋找新的風景,而是擁有一雙新的眼睛。」

●不要掉入一種迷思,認為有創意的東西必須是「非傳統」或怪誕的。

心得:
看書名好像只是要講創意跟即興劇,不過其實大部份著重在如何培養與人連結與協作的能力。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書摘】遊戲力 : 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的熱情與自信(4)

作者: Lawrence J. Cohen, Ph.D.
出版社:遠流
●情緒能力還與孩子的發展階段有關,從直接反應,到透過遊戲,最後用語言來表達。沒有語言或遊戲來做為媒介,孩子只能用衝動的行為來表達:甩門、尖叫或打人。為了幫助孩子發展表達能力,我們詢問孩子的感覺、他們覺得別人的感覺為何,或他們的玩偶的感覺。我們做父母的喜歡孩子加速,直接用語言來表達。但發展是需要時間的。另外,我覺得我們太過仰賴語言,要小孩「用說的」。孩子的語言可能發展成熟,但情緒卻還沒有。加上有很多情緒實在太強烈,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孩子光是說「我很生氣」或「我很難過」不代表他們已經充份表達自己。他們也需要哭泣或生氣。我也發現許多大人誤解了讓孩子表達情緒的內涵。他們認為不守規矩必須要處罰。他們不知道孩子在那個時刻所做的是在表達他們的情緒,而你不能只是制止他們而不為他們的情緒找出口。

●當我們基於尊重孩子的選擇給孩子某樣東西時,這並不是在寵孩子。畢竟我們是家裡控制資源的人。他們必須跟我們要東西,而我們並不需要。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給孩子某樣東西只因為我們害怕他們的情緒反應,或因為自己的罪惡感,那我們走上的道路正是太過放縱。寵壞孩子的真正原因是違反自己的良好判斷而屈服。我們不能忍受他們有任何沮喪、生氣或挫折的感覺,或者我們只是不想聽他們哭嚷,我們便退讓了。




【書摘/心得】遊戲力 : 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的熱情與自信(3)

●有人問一群四歲的孩子,他們想跟同伴還是父母玩。大部份的孩子選了父母。你很驚訝吧?他們說,和父母一起玩,他們可以贏,他們可以主導。同伴則不一定願意退讓來讓遊戲的立基點平等一些。藉由指揮父母、在籃球場上打敗他們,孩子滿足了一些依附上的需求,然後他們可以在出去之後,與同伴在相似的立基點上較量。

●我不相信你能夠或者應該禁止所有的攻擊遊戲。孩子需要與攻擊的衝動和平相處,不管是他自己或別人的衝動。如果我們不讓他們在遊戲中練習,他們還是會在真實的生活中練習。

●自我慰藉的學習是先得到關愛的安慰,透過它慢慢把這種感覺放在心裡,終能自我撫慰。並不像一般所相信的那樣,把孩子放著自己痛哭,或是被罰隔離而習得的。

●精神病學家葛林斯班寫道:「進入假裝遊戲是你孩子最重要的發展躍進之一。」幻想的遊戲需要象徵性的思考、抽象能力和創造性的想像力。

●兒童心理學家對於讓生氣的孩子去打枕頭、石頭或是樹有分歧的看法,這到底是健康地釋放攻擊性,還是強化了攻擊性和教導暴力呢?關鍵還是在連結。孩子必須是在與人有連結的情況下,才能做健康的釋放。單是破壞性本身不可能具有治療效果,只會讓孩子將自己深鎖在孤立的高塔之中。

●加入孩子或邀請你所討厭的遊戲有時改變的是遊戲,有時則改變了我們對它的看法。不管哪個都好,只要我們不再討厭他們所做的事。畢竟,討厭他們最愛的遊戲不但是對孩子的否定,也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困難。

●如果情緒無法自由表達,它要不就被封閉起來,在孩子長大時變成各式各樣的問題,或者它以間接的方式滲漏出來。孩子可能會把所有的感覺壓抑下來,而後在弟妹碰他們的玩具時爆發出來。父母離異或祖父母去世的孩子可能絕口不談這些事,但一轉身就去打別的小孩,對別人很壞,或拒絕做家事或功課。孩子會說「我討厭你。」因為說「我好怕、我需要你。」的感覺太軟弱了。面對即將考試的焦慮,孩子會感覺自己生病了不能上學。大一點的孩子開始找到更強力的方法來隔絕情緒,像菸酒、毒品和任意的性行為。

●許多人會用盡各種方法來阻止哭泣:賄賂、威脅、嘲笑、拜託、斥責、隔離、妥協。如果我們可以接納這些感受,讓它們湧出,引發的焦慮反而減半。而當眼淚流完時,每個人都會好過一些。

●當較大的孩子卡在發脾氣的習慣中出不來時,他們雖然常發脾氣,但不會有雨過天晴的感受,反而感覺更糟,無從消除自己的挫折,因為從沒有人聆聽過他們的情緒表達。家人想盡辦法制止他們的脾氣,所以下次的脾氣又得從頭開始。或者他們被叫回自己房間孤立起來,沒有人分享這些深層的感受、並在之後和他們連結。信不信由你,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讓一兩個脾氣自然發完,從頭到尾,不要打斷它。正如李伯曼說的:「在孩子發脾氣時,如果父母能夠在情緒上陪伴孩子,即使父母的立場是要堅決地拒絕孩子的要求,它還是能讓孩子學到,當他經歷心靈的暗夜時,他不會孤單地被遺留在那裡。」之後孩子可能會停止發脾氣,因為他們終於覺得自己得到了聆聽。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筆記】拖延症

羅輯思維36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心理現像的表層呈現而已,不解決他內在深層的心理結構和他的認知格局,你想把他就原路往回掰是不可能的。

人類歷史上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外在設定了一個標準,然後認為你現在的方式是錯的,於是認為你這是「病」,然後「治」。例:左撇子、同性戀…等
所有人類的心理問題,如果他僅僅是特徵,但是因為跟社會的標準不符,而你認為這就是病,所有承諾去治你這個病的人都是騙子。

《拖拉一點也無妨》作者:佩里
對付拖延症的方法:結構性拖延法

想辦法把拖延變成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同時找好幾件你覺得有價值的事,擱著。今天想拖這件事,那就把以前拖著的有價值的事做了。

拖延症本身不是危害,真正有害的是心理機制:認為自己有拖延症,就不承擔太多任務,就一件事,想辦法克服掉不拖延。但其實是不可能的,拖延症就是克服不了的啊。
只承擔一件事,但又克服不了拖延,最後就是會找各種無價值的娛樂,而這一天就真的會過得毫無價值。

這件事的本質就是跟自己玩心理遊戲

羅胖玩心眼:

一、把創造性的任務分解成機械性的勞動去完成。有些人拖並不是懶,而是對創造性的事有完美主義的要求,要求自己做到根本達不到的水準。

觀察:做創造性工作的人的拖延症是最嚴重的。

二、不管這事情多不情願做,但一定先去了解,了解以後就放著。讓這件事在心中慢慢蘊釀。

三、拖延的共性就是當這個任務是個人的事的時候,就會拖延。在群體壓力下,拖延症會解消一大部份。在大家的面前就會啟動另一個心理機制:虛榮心。
既然不好在大家面前顯得很懶散,就會很迅速地把這件事處理掉

-----
拖延症是人類底層心理結構。拖延的背後,人類真正的敵人是幾百萬年的進化史。

工業社會確實加重了拖延症和它的危害:

一、目的到手段的距離遠

二、目的是被強加的

三、目的是想像出來的

當目的是虛無飄渺的時候,當然容易拖延

解決之道:每個人都做自己興趣的事就不會拖延

結語:想讓一生過得美好就必須克服拖延症

--------------------
心得:
我自己克服閱讀拖延症的方式就是不買書,靠圖書館的借閱期限來逼著自己快點讀完。


【書摘】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那些與大體老師在一起的時光


作者: 何翰蓁, 李翠卿
出版社:八旗文化

就是摘一些有趣的部份啦~~

●大部份的人一想到「解剖」,就直覺應該是要「剖」,但「解剖學」其實是一門描述生命體形態的科學,大體解剖學主要是透過肉眼觀察人體不同器官、構造的特徵,但若想進一步研究上皮組織、神經組織、肌肉組織……等組織的形態或細胞的特徵,則必須透過儀器如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由於組織學也是「描述形態的科學」,只是需借助解像力更高的顯微鏡來觀察,因此也稱為「顯微解剖學」,也在解剖學的範圍中。

●學生通常一看到肺臟上的黑色斑塊,第一個反應是懷疑大體 老師生前有抽菸的習慣,但其實許多一輩子不抽菸的大體老師,肺臟也佈滿黑色斑塊,原來,除了抽菸之外,近年來越來越嚴重的空汙、大家越來越熟悉的PM2.5細懸浮微粒、炒菜油煙……等等,也會在肺臟上造成類似的黑色斑塊。每一次吸氣時,隨著空氣進入人類肺臟的一些粉塵或懸浮微粒,會被肺臟的巨噬細胞白噬,由於這些異物不易被分解的部份均儲存在巨噬細胞內,大量聚集的巨噬細胞便形成了這些肉眼可見的黑色斑塊。相較之下,動物通常因為生命週期較短,還「來不及」變成這樣。像我們以前做實驗解剖老鼠,牠們都是實驗室飼養的,沒有吸入什麼汙濁的空氣,加上通常在數個月後即被犧牲,也還沒活多久,所以解剖開來,肺臟顏色都是很乾淨的粉紅或鮮紅色;菜市場常見的食用動物,通常也都沒活很久就被屠宰變成盤中飧,牠們的肺臟看起來也很乾淨。可是人類是很長壽的動物,肺臟經年累月處理這些伴隨著空氣吸入的粉塵微粒,因此不管有沒有抽菸習慣,每個大體老師的肺臟上面都佈滿黑點,跟學生們的想像差很多。

●一般人認為的「心臟居左邊」,其實也不盡正確,基本上,人體的心臟仍是位於胸腔中央,只是心尖偏左。

●近年來頗熱門的「腦腸軸」概念,說明了腸道與大腦間的連結與互動。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與腸神經系統是息息相關的,研究發現,腸道環境的狀態,腸道菌相的平衡與否也會影響大腦的狀態,部份研究甚至指出,憂鬱症、自閉症等,跟腸道菌相組成及腸道的環境是有關連的。

●早期許多人認為闌尾是一個沒有什麼用處的退化器官,割除並無大礙,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有研究證實,闌尾的功能跟免疫有關,它有許多淋巴小結,這些淋巴細胞及其抗體,能夠判別哪些細菌可以領有「良民證」,放行讓牠們安住在大腸裡;而當腸道因感染或疾病造成菌相失衡時,闌尾也可以幫助身體快速重建正常的腸道菌相。的確有研究指出,在腸道感染發炎並以抗生素治療後,沒有闌尾的人,相對那些有闌尾的人,疾病再復發率較高

●可能是某種莫名的「投射」,課堂上有些男學生對於要劃刀解剖睪丸,竟然產生心理障礙,感覺好像很痛似的,所以這部分經常由女學生操刀,這種微妙心理,還真不是我們女生可以理解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電視戲劇橋段影響,上到口腔這部分,常有學生會問咬舌自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嗯,我的答案是:「那應該是痛得要命而且還很難死的一種方法吧!」舌頭是很厚的骨骼肌,要用牙齒把它切斷是很困難的,加上舌頭具有豐富的神經支配,平常不小心咬到都痛徹心肺,更何況是要咬斷它?會想咬舌自盡的人,得非常耐痛才有辦法咬斷舌頭。就算有決心咬斷,能不能死成還很難說,舌繫帶兩側看起來好像各有些很粗的血管,但其實那已經是血管末稍了,要流血流到可以致死的量,可能要花非常多時間,如果凝血機制好一點,結果恐怕只是痛得半死而已。


【書摘/心得】遊戲力 : 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的熱情與自信(2)

●每當有大人說,孩子做這做那「只是想引起大人注意而已」,我都會覺得很驚訝。很自然地,那些需要注意的孩子會想盡辦法獲得注意力,那麼為什麼不給他們呢?

●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大人經常犯的錯,便是打斷孩子正在說的「無關緊要」「無意義」的事或者重複說的話。然後,我們又要求他們說一些我們想知道的事。這不太公平。即使孩子說的事似乎不重要或是很愚蠢,我們仍必須耐心地聽。他們很自然地會想知道我們是否認真在聽,會不會打斷或責罵他們,然後才會告訴我們一些重要的事情。

●兒童心理學家總會談及依附理論,但是這個概念尚未被父母充分瞭解。所以我想用一個比喻說明:倒滿和再加滿杯子。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就像孩子的蓄水池,是孩子探險出發和返回的地方。飢餓、疲累、寂寞或傷害會倒空孩子的杯子,然後他會需要照顧者用愛、食物、舒適和營養填滿他的杯子。除此之外,照顧者把杯子加滿的行為還包括在孩子生氣時安慰他、遊戲,和暢談快樂的事。像我們跟嬰兒玩的鏡子遊戲,把他的表情、微笑、聲音和感受回應給他。在嬰兒逐漸長大之後,他們會遠離基地去探險,但是那些杯子被填滿的孩子總是有強烈的安全感。他們有安全的依附關係。而那些沒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會較為焦慮和黏人,或是退縮、封閉。他們可能沒有安全感,即使對自己最親近的人亦然。他們無法自信地冒險;他們或許會表現得很具冒險性,但是沒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較有可能只是魯莽地冒險,而不是具有冒險精神。他們的杯子空了,裡面幾乎沒有東西。在孩子來回地填滿杯子時,有安全依附感的孩子可以安慰自己、處理自身的感受、可以專注、與同儕有很好的連結,而且對自己和世界有正向的感受。當孩子和陌生人或是托育人員在一起時,有安全依附的孩子可以儲蓄他們所有不快樂的感受,直到和主要依附對象重新團圓才表達出來。

心得:我覺得安全依附感的程度高低跟小孩的某些反應還要細分為是否是高需求、是否是高敏感,我覺得高需求高敏感是另一個「族類」。像這類別的小孩,我覺得要拉長觀察期。(要不然對照顧者跟孩子都是沒必要的壓力與不公平)

●孩子表現出無禮的行為而受罰,是當孩子眼見無條件的續杯已經無望時,所要求的一點點補充。我想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寧可要大人負面的注意力,也不要大人完全的忽略,畢竟劣質的補充物好過全空的杯子。不幸的是,常見的回應是忽略這些孩子,使得他們更絕望地要求續杯。

●遊戲式教養的其中一項重要原則:最好的情況就是,大人堅持要與孩子連結,但由孩子決定如何連結。

●如果連結這麼棒,為什麼它會如此困難?因為當人感受到斷裂時,他們必須使勁地穿越成堆的壞感受,恐懼、遺棄或是失去等,才能重新連結。重新連結帶來痛苦的情緒,所以孩子傾向避免它,寧可孤獨、把自己關到孤立高塔的更深處,也不要直接面對這些脆弱的感受。成人通常也會為了同樣的理由閃躲連結。以連結的重要性來說,調到孩子頻道可以加滿孩子的杯子,不調整則會倒空杯子。孩子需要感覺到連結和自信,才能做正向的改變。所以,即使百般地不願意,還是要坐在地上、玩他們想玩的遊戲、聽他們喜歡的音樂。


【筆記/心得】正版進天堂,盜版走四方

羅輯思維35

傳統的內容生產,價值沉澱在內容這個環節上,是內容可以直接兌換成錢。

而現在整個產業鍊的價值產生變化,不是內容值錢,因為內容太多了,東西一旦太多就不值

錢。

而人變得值錢了。

盜版使得製作「內容」的人紅了,雖然從內容本身賺不到版稅,但人紅了可以接代言可以產

生更大的商業利益。人的本身就是品牌,因此,不需要花力氣去打擊盜版,好好做自己的創

作,讓自己變有名,自然掙得到錢。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書摘】遊戲力 : 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的熱情與自信(1)

●孩子熱愛遊戲幾乎是從出生就開始的,兩三歲時最為明顯。遊戲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地點,它是一個平行的幻想與想像世界,孩子自由地選擇進出。對成人來說遊戲是休閒,但遊戲是孩子的工作,而且他們熱愛這份工作。遊戲也是孩子溝通、實驗和學習的主要方式。一個不想或是不能遊戲的孩子明顯有著情緒的問題,就像不能工作或是談話的成人一樣。受到嚴重虐待或是忽略的小孩通常還要教導他遊戲,才能從遊戲治療中療傷。

●黑猩猩,特別是成年的雄性,會彼此打架,但牠們也是和解的專家。當兩隻黑猩猩無法和解時,其中一隻會假裝在草叢裡發現什麼好玩的東西。牠會叫其他的猩猩過來看。不過因為實在沒有東西可看,其他的猩猩會一一離開,但那隻和牠吵架的會留下來,繼續假裝一起在草叢裡發現新東西,然後興奮地跳上跳下。最後當牠們停止遊戲時,雙方又開始整理對方的儀容,恢復了友誼。五歲孩子和黑猩猩,都知道如何利用遊戲來恢復情誼。但有時候要恢復連結並非如此容易。有時孩子感覺孤立時,會躲在角落,或是變得更霸道。他們會以惹人厭煩、無理取鬧或是激怒他人的方式來表示他們需要一些注意力及幫助。這些情況發生時,我們需要為孩子創造更多的遊戲時間,而非懲罰或是隔離他們。

●如果你不能運用遊戲幫助孩子平復,那麼他們可能會被情緒淹沒,像是暴怒。他們可能會把氣出在別人身上,到處頂撞他人,或是因為極小的挫折就痛哭。另外有些孩子會躲在房間裡,將所有的感覺封閉起來(像是呆滯地盯著電視看、強迫性地不斷地轉台)。他們看起來了無生氣,漫無目的。這一類情緒的問題經常會被大人忽略,因為封閉性的情緒問題很安靜,和「好孩子」沒有什麼兩樣。但是這種情緒並不好受。

●以下這些情況,孩子會需要多一些大人主動的參與和協助:
   ○當孩子很難與同儕或其他成人產生連結時
   ○當孩子似乎無法自由和自發地玩耍時
   ○當孩子的生活出現一些變動時(如上幼兒園、弟妹出生、有親人離婚或死亡等)
   ○當孩子處於危險時

●在遊戲式教養中,「放下身段」指的是到孩子正在遊戲的地方和他們一起玩。還包括比喻上的意義,也就是玩孩子想玩的遊戲。與年紀較小的孩子,我們要蹲下來和他們一樣高,面對面地玩耍。對年紀大一點的孩子,要到他們的「遊戲場」去,不管是百貨公司、球場或是電視、電腦旁邊。放下身段還意指加入我們大人寧願忽略或是消除的遊戲。我在一次關於兒童攻擊性遊戲的演講中,一位幼兒的母親提出她的困擾,她兒子玩的遊戲是切下格鬥戰士人偶的頭來,讓他們從樓梯上摔下來。她滿心期待我能建議她如何消除孩子的這類遊戲,但我給她的建議卻是:加入兒子的遊戲,而且充滿熱情地加入他的遊戲。如果孩子處於孤立中,重複性的遊戲是無法改變的。孩子需要我們先給予認可和熱情,才能從他們深陷的溝槽中脫困。因此,即使你的目標是讓孩子停止這種鬨力的遊戲,唯一有效的辦法是和他一起玩一陣子,在玩的同時提他支點來嘗試新點子,以及處理自己攻擊衝動的方式。

●增長的遊戲時間對幼兒的發展有莫大的助益,但是在青春期或成年前期我們差不多就停止遊戲,也忘了怎麼遊戲。我們以競賽性的體育活動或是休閒取代遊戲,但是這些活動的自發性、創造性及自由度都遠不及兒童的遊戲。因著缺乏練習的機會,以及成人過多的外務及憂慮,我們喪失遊戲的能力,也失去了與孩子相處的機會。

●或許我們曾經發誓,絕不會像其他大人一樣對孩子這麼嚴厲。但就正在孩子最需要我們的時候——當他們反抗、不乖和怒罵時,我們憤怒地處罰他們、覺得受傷或是把他們隔離。我們在當下忘記了孩子有多麼脆弱,就像他們也會忘記要合作、分享、冷靜或是守規矩一樣。當生活中有巨大的變動時,我們自己也有很多的情緒。孩子得不到需要的加倍關照,就會變得不講理,而我們仍然很難撥出精力照顧他們,就這樣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深,難怪教養工作是如此的困難!




【筆記】個人微創新

羅輯思維34筆記

兩種身法:

一、轉身

不要信他的嘴,一定看他的腿。搞清楚對方真正的心理需求。
從產品經濟轉為體驗經濟


二、立定

在個人崛起的時代,與其去把握更多機會,不如立定下來,站在固定原點上去成長

傳統→做大做強
個人時代→立定耕耘擅長的領域,擁有自己合適規模的客戶,就能自由富足一生

兩條心法:

一、大喊變成呻吟

有朋友勝過有喇叭:三兩好友勝過一台(電視台)的時代
靠自己身邊的人際傳播造成品牌影響力


二、躺倒

個人創業就得隨時感受市場,要有對整個環境精微信號的體察、接收能力
躺倒是放鬆的姿勢,放鬆是為了更容易被激發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心得】唾面自乾

羅輯思維32講到利用周邊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他是這麼說「唾面自乾」這個成語。說有人在你臉上吐口水,你不擦掉,而是讓口水自己乾掉,表面上好像是對對方極度容忍,不加反抗,但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要讓眾人都看到對方吐了口水在你臉上。當大家都看到你被欺負成這樣,這時累積出來打抱不平的力量就出來了,所以唾面自乾其實是一種利用周邊力量的方法。
聽到這裡我忽然想到身邊的實例。簡單來說就是AB雙方因故發生矛盾,A不斷公開批評B,而B都不反駁而採低姿態,結果B身邊的人都開始看不下去,後來導致不直接相關但認識AB雙方的外圍人士C也默默疏遠了A,而A原本是想用C的關係牽線讓自己達到某個目標,這下子C不理A了,而A也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集節目中說什麼是管理?並非一定是要在組織內部才叫管理,只要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試圖影響他人的行為或意願的都叫管理。在上面的例子裡,A或許是想用公開批評,來彰顯自己的權威,想在該領域與B定高下(並非爭高下,而是A早已自認為高),這也是試圖用管理的力量來運作。可惜要管理要先懂人的心理,A不懂,而B順勢而為「唾面自乾」,反而影響了眾人對A的觀感。像這種時候,即使擁有EMBA的學位也未必能把握「管理」二字。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心得】哲學種子系列

作者:布莉姬‧拉貝 
 出版社:米奇巴克
●為什麼想為孩子撰寫哲學書?
「因為一件讓我生氣的事情。」幾年前,當我還是公司的高階主管,我到巴黎索邦大學哲學系進修,結果竟然有四分之三的課程我完全不懂,如果我才二十歲,還可以接受,但我已經三十六歲,這一定不是我個人的問題。後來,我分析讓我不懂的原因,問題就在哲學艱澀的學術用語。這些哲學課讓我享受到智慧的樂趣,對生活非常有幫助,但是艱澀的學術用語讓一般人無法接近哲學,真的很可惜。於是我想到孩子,我有個八歲的女兒,她很早就提出一些人生的大問題。所以我想,如果能將哲學的精華,以淺顯文字寫出來與人分享,即使是孩子也能理解,那該有多好。
心得:
因為是給八歲以上孩子看的,所以內容真的都非常生活化,絕無艱澀用語。在「工作與金錢」這個主題談到「異化」這個概念,這大概是我唯一遇的專有名詞吧?她是這樣簡單解釋的:「當工作讓一個人變得像機器一樣,不會思考,不會創新,不會反省,只會一直重複同一個動作,我們就說這是一個『異化』人的工作。這種工作會讓人的心靈逐漸枯萎,就像癌症讓人的器官慢慢壞死一樣。」
看到這個解釋我覺得超棒的!其實我們一般非專業人士,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的就是這樣易於進入狀況的解釋,讓我們能繼續好好讀完一本牽涉到哲學概念的書而已,但如果你拿這類的詞上網查,會得到一大篇讓人頭昏眼花的解釋,解釋裡面還含有大量的艱澀詞彙,如果要搞懂那篇解釋,還要再去查解釋…OMG…把讀者從原書被越拉越遠,這樣一本哪讀得完啊(摔筆)。所以我覺得這套書雖然是寫給孩子看的,但對大人來說,讀一讀也是很有益處的!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書摘】冤罪論:關於冤罪的一百種可能

●就算有一定的限度,也應該以探究真相、發現真實為目標。然而,這個追求受到一定的限制。真實的發現不得不在一定的範圍內為之,所以就無法把它當成裁判員審判中最重要的本質。審判最重要的本質已經轉變為賦予犯罪現象一定的社會意義。一言以蔽之,公民審判就是社會進行審判的場域。我們在有關公民審判的討論中強調,比起冤罪的實相,冤罪性的理念型或冤罪風險更為重要。這個主張與「從精密司法到核心司法」,以及「從發現真實的場或到社會進行判斷的場域」的趨勢,是相呼應的。

●眾所周知,自白其實有很大的弊害。理由在於,自白幾乎可以說是唯一能一口氣直接證明所有待證事項的證據,反而也造成偵查人員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想獲取自白。被告被強迫自白是刑事審判中證據法則結構本身的問題,而不單只是由偵查機關之素質所造成的問題。也就是說,這不是用偵查人員的良心就可以解決的現象。我們時常聽到「絕大多數的偵查人員是秉持良心且不眠不休地致力於消滅犯罪」;但是即便如此,這與不會強迫取是兩回事。有時候說不定正是因為「秉持良心不眠不休致力於消滅犯罪」,所以才強迫被告自白。

●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我們永遠都沒有辦法徹底釐清一個案件是否為冤罪。即使是再審無罪確定的案件,除了絕對的冤罪案件(例如足利事件這類判定DNA不符的案件)以外,也無法證明其為冤罪。我想指摘的問題點,並不是「冤罪不過是『灰色無罪』」這種否定意味的內容;而是個案究竟為冤罪與否,實際上已經脫離了公民應有的冤罪感覺。例如丸正事件,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各種真相、真實之間的爭論。我鼓起勇氣大膽地說,在審判的領域及司法的世界裡,並不應該追求絕對的真實。審判制度並沒有釐清真相的能力。無論是法官、還是專辦冤罪的律師,都沒有這樣的能力。以具有這種能力為前提努力不懈釐清真相,在方法論上是種錯誤。我認為根本沒有努力不懈的價值,或者可以說越是努力不懈,將使真相更加混亂。

●警察權力對公民挑毛病,進而使公民與某個犯罪扯上關係,就算在日本這樣的法治國家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有多少人被刻意挑毛病後,也不會找到一點犯罪嫌疑呢?犯罪嫌疑就潛藏在我們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

●偵查機關由於要維護國家治安,不得不在犯罪偵查過程對真犯人窮追不捨,並迫使犯人自白,因此讓偵查機關帶有權力性質並非毫無作用。然而,讓職業法官帶有權力性質,就是無用且有害的了。我們必須要對職業法官進行無止盡的、徹底的權力性批判。如此一來,審判的認識論才會更加接近於本來應有的認識。如果對法官的權力性批判稍有鬆懈的話,那麼公民們將成為必須承擔「冤罪製造責任」的共犯了。這就是裁判員制度,也就是公民的司法參與所必然發生的情況。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轉貼】自主而學,學而自由

王翠儷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982671681759727&id=100000507136472

自主而學,學而自由
第一次參加均優學習論壇時,與會的來賓對自學的孩子提問:「以後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這麼問,想來有幾個包裹:
1.自學生離群索居,"群性"受質疑。
2.自學生離經叛道,所學何用?
3.自學生感覺良好,社會卻觀感不佳。
4.自學生自籌經費,社會卻要求回饋。
自學生不卑不亢的會答,很令人激賞:「就算成人如你,能知道自己的志業為何嗎?何況年幼如我,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或能做些什麼⋯當然,現在的我有些興趣,正在學習中,希望以後繼續努力,也許會是某些行業的一員。至於對社會的關懷,是我現在當志工的動機,不知是否算是證明?」
當時的我,衷心為這個孩子喝采,也才明白,體制內外的孩子,在思惟上的不同。
現在來看這個問題,我會這麼說:「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就是社會科學的人體實驗,每家為每個孩子設計的學習策略,都是獨一無二的實驗計劃,而最終呈現出來的學習過程和觀察報告,都是珍貴的實驗成果,提供給社會各界做為教育參考。
假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是形容學習的快樂境界,何以學校的孩子,從來不會因為學習而感到滿足、快樂?這個觀察,引申出自學家庭對教育的種種想像。
我們都是平凡的家長,也許比較多一點勇氣,放下職銜、放棄高薪、放手去做,所以才能比一般在校生的爸媽,多一點時間觀察、陪伴孩子的成長。我們自省,不專業又不專注的教育門外漢,是不是真的能幫上孩子的忙?選擇不能重來,但我們至少實現許多孩子的願望:「希望爸媽多陪我玩!」
身為自學生的家長,我們自學如何自學,也看見自學的孩子,真的做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不僅僅是屬於自學家庭的快樂,也應當是翻轉教育現場的例證。
我們再次重申,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自學不需要推廣,自學是一種選擇,自學是一種能力,自學是基本人權!自學的家長不一定比學校老師做得更好,但是透過我們的實驗,來做為翻轉教室的思考,卻是可為。自學家庭也不是反社會傾向人格的社群,我們只是看見、面對、解決孩子的問題的爸媽,也許方法不一樣,但初發心都是不求回報的愛。
愛,就是讓他自由。請打開門,讓孩子自主而學,學而自由。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育兒雜記

●幼兒的記性比我以為的好太多了。
今天路過一個賣菜苗的攤位,小子就問:那個大的烏龜在哪裡呀?如果大人自己記性不好的話,可能一時不知道他在問什麼,性好我對兒子這種五四三的事情通常都記得住。大概是很多個月之前(應該有超過半年吧)我們在另一個地方也看到一個賣菜苗的攤位,當時擺攤的人還帶了他的寵物大陸龜在那裡,我覺得新奇就帶小子去看,沒想到他從此把菜苗攤跟大烏龜作連結,好像有菜苗攤就應該要看到大烏龜。就像之前帶他搭區間車,在柳營站看到雞,從此就把火車站跟雞連結在一起,一旦要坐火車,他就會期待看到雞XDDD


【轉貼】心流

鄭伊廷
https://www.facebook.com/xdite/posts/10154727090708552?pnref=story
最近在研究上癮、卓越。都提到如何進入心流
要進入心流要有
1. 強大的動機
2. 明確的目標
3. 即時反饋
4. 自己有主控權
好。
仔細回想爸媽是怎麼樣監督小朋友的學習的呢?
1. 你要去上學是因為爸媽認為你要去上學
2. 上學是為了什麼?因為爸媽希望你好,希望你考上學校,希望你當「醫生」。
3. 首先上學這動機就不是我們自己的。
4. 學校只告訴了我們要考上國中,高中,其餘的是不重要。這算哪門子目標
5. 我們讀的知識沒有即時反饋。小考那根本不算反饋。反饋是指我們讀了,並且立刻能跟知識「互動」,產生連結,與應用。
6. 學生在學習當中並沒有主控權,在學校你可以超前學,落後學,複習學嗎?老師只會覺得媽的,你別整我好嗎?
然而,如果我們想要自己有
1. 強大的動機
2. 明確的目標
3. 即時反饋
4. 自己有主控權
比如說寫程式,比如說讀金庸、倪匡小說,寫小說,畫畫,去打籃球,去練跆拳道。
下場是什麼,壞小孩。
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後再檢討為什麼台灣出不了卓越的人。快笑死了。

【轉貼】關於自然的能力

鄭婉琪
https://www.facebook.com/wangi100/posts/1468689279813700?pnref=story
講一些例子,讓大家更好吸收理解,什麼叫做自然能力。
自然能力(整體能力)與文明能力(分析能力)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同時可以存在不同的年齡層,但是相對來說,幼兒的自然能力較強,成人的文明能力較優。
幼兒的自然能力較強這件事情在幼兒教育上是相當重要的概念。
幼兒教育,不是小學預備教育。(小學教育當然也不是國中預備教育。哈哈。)在幼兒階段,他們有很厲害的自然能力,是感知世界,發展主體思考,累積主體經驗,在環境中探索互動學習著。
教育上,因此要安排的事真實而複雜,複雜而有規律的環境。例如大自然的環境,例如充滿真實語言的環境,例如藝術,例如音樂,也例如兒童文學的浸潤。
其實連幼兒互相的對話,因為情境是真實的,對於一個真實的主體來說,相對於從別人傳遞而來的抽象概念,都是更到位的學習。
觀察幼兒講話是一件有趣的事。例如黃武雄在書中講到他兒子用台語問他「世間有鬼嗎?」他回說沒有。兒子又問:「那大間呢?」
孩子就是在這整體的情境中,以他抓取到的概念,加以運用並修正。這就是「整體抓取-部分取代」的概念。
我在我們的通泉草幼兒園中,因之會用一些全語言教學的方式佈局在我們的教育情境中,讓孩子自然對於語言有敏銳度,也會有「讀寫萌發」的情形發生。
而在幼兒階段,把時間用來學小學的注音符號或是紙本的數學,就是有點可惜的一件事。這個時間沒有把自然能力發展與保留下來,有如感覺統合的關鍵發展沒有到位,之後,其實是會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轉貼】親職教養的四個軸線

鄭婉琪
我漸漸瞭解到親職教養的四個軸線。
1 能否接納孩子的情緒。
2 能否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3 能否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
4 能否對於人生有所思考
這四個軸線,第一軸是心理學中的課題,第二軸是倒是要從管理類的學問來理,第三軸一般則是在教育專業中著墨較多。第四軸,要從哲學與藝術之中去探究。
竟然沒有考試與升學?我想以上四個功課做好時,考試與升學只是一些路徑而已。

底下留言回應:
SinYi Huang 我覺得教育、親職教養有三個雙股螺旋和一軸線。

1 能否接納自己&孩子/學生的情緒。

2 能否擁有/培養自己&孩子/學生的自主能力。
3 能否了解自己&孩子/學生的發展階段。
4 能否對於人生有所思考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書摘】小朋友的哲學大哉問

作者: 野矢茂樹 
出版社:大塊文化

●承襲事實並超越事實正是人類存在的本質構造。事實無法帶來超越事實的力量,能帶來這種力量正是藝術的本事。

●如果想知道你面前的人是不是哲學家,只要問這個問題就好。「你覺得甜甜圈在旋轉的時候,中間的洞也在旋轉嗎?」回答「不要問這種無聊的問題」、「重要的是你功課寫完了沒」,或是「這入學考會考嗎?」的人,都不是哲學家。如果回答「對耶,我都沒想過。到底是哪邊在轉」,或是「到底有沒有在轉呢」 ,然後雙眼發亮開始思考的人,就是哲學家。假設一年多後再見面,一開回就說「啊,對了!那個甜甜圈的洞,我還是覺得它沒在轉」的人,就是真的哲學家。因為他竟然思考了一年!

●我們哲學家會挖洞,而且是特地在沒有必要的地方挖「洞」,讓路變難達或是讓自己掉進去,有時候還會挖過頭而爬不出來。然後,我們拼命從「洞」裡掙扎爬出來,或是把「洞」填好以免有人掉下去,或是將它回復原本平坦的大地。有時候,我們爬不出來就算了,乾脆一直待在「洞」裡,或是繼續挖下去。

心得:
哲學書根本很難寫心得。不過反正就逼自己一定要留下記錄,摘了我最有感的三段文字分享給大家。
關於藝術,雖然我最後沒有走上專職藝術創作的道路,但關於藝術的意義,還是真的認真想過的…摘錄的第一點的詮釋很得我心。
至於哲學家嘛,我們小時候都是呀,長大就被弄壞了,得自己修好。現在有孩子,要好好保護他們萌芽中的哲學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