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書摘】這樣問話,教出會思考的孩子

作者:狩野未希
出版:采實

☆心得:很好閱讀的一本書,各種讓孩子思考的點子應該也是很可以嘗試的,以下摘錄一些我比較有感的部份。

摘:
●思考能力重要的不是提出原創答案,而是提出自己可以接受的答案,因此「如何思考」是重要關鍵。

●為了讓孩子了解「你不是孤軍奮戰」,不妨這麼告訴孩子:「照你的決定去做,要是進行得不順利,再跟媽媽或其他人說請幫幫我。只要你盡力去做該做的事,就算開口求救,也不是懦弱而是很棒的一件事。沒問題,大家都會幫你加油。」

●我認為優點或缺點,只是某種個性在某個場合表現出來的狀況而已,優點及缺點並不是在一個人身上各自呈現獨立的特質。同一個性,在某個場合看起來是「優點」,到了另一個場合可能變成「缺點」。
☆心得:這段話對我來說是個重要的提醒。帶到愛哭的小孩容易放大他的缺點,覺得受不了,覺得天要毀我之類的…不過其實快速反應激烈的小孩,出門在外也有諸多好處的…

●身為父母親重要的是了解「就是因為這孩子有這個優點,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變成『缺點』,不論表現出什麼樣的態度,都是我家無可取代的孩子」,並且努力去理解孩子的個性。為了理解孩子的個性,平時就不要把焦店光是關注在「缺點」,有必要好好地看著孩子。不要受到父母描繪的「理想子女的圖像」所影響,信任孩子也是件重要的事。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書摘】學習的王道

作者:喬希.維茲勤
出版:大塊文化

摘:
●父母和師長在孩子面前扮演的是「引導者」而不是「權威人士」,不要用技術性的教材或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扼殺孩子對學習的好奇和熱情。

●不妨讓孩子(或成人)享受一下勝利的滋味。當孩子為勝利而生躍歡呼時,家長不需要無情地抹殺興奮的時刻,還掃興地對孩子強調長期學習過程的重要。當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後獲得成功,當然可以品嘗成功的甜美滋味。在我看來,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認清,成功的滋味之美好,正在於其稍縱即逝;就在我們享受的同時,那滋味正逐漸飄散遠去。我們不妨在享受勝利時深吸一口氣,隨後緩緩吐出,細想從中所學到的經驗,接著往下一個考驗和冒險邁進。

●當丹尼落敗時,母親的反應更為重要。眼看兒子啜泣著走出比賽會場,母親深知兒子全心投入這場比賽,卻不幸敗北,這時應該如何處理?首先,母親不該說輸贏不重要,因為丹尼並不是天真無知的小小孩,哄他說勝負無關緊要,等於讓他一個人飽嘗失敗的痛苦。如果輸贏不重要,那他何必學棋、何必努力求勝、還把許多個週末花在參加比賽上?輸贏當然有關係,而且丹尼也很清楚這個事實。對母親來說,同理心是個很好的出發點。我認為丹尼的母親應該上前擁抱兒子,如果丹尼還在哭,就讓他趴在自己肩上盡情地哭。母親不妨告訴丹尼,難過沒有關係,她了解他的心情,而且她很愛他。失落沮喪是走向傑出優秀所必經的經驗之一。再過一會兒,母親可以輕聲問丹尼,比賽時有哪裡不對勁嗎?若親子之間的對話有足夠的默契,丹尼會知道母親問的是賽局中的心理變化,而不是棋步(幾乎所有錯誤都有技術與心理因素–––技術部份應該留待丹尼和指導老師討論)。是因為不專心嗎?是因為一不小心犯錯後面就接二連三地走錯棋嗎?是因為太過自信還是定力不夠?是不是被對手不斷用言語干擾而分心?還是體力不繼?經過這樣的反省,丹尼便能明白自己在心理層面犯了什麼失誤,而日後的短期目標,便是針對這個問題做改進–––這類的反省思考可以是非常健康的調適機制。與母親交談過後,丹尼便能學到,每一場敗仗都是成長的機會。往後他在心理方面將會益發敏銳,也更能察覺自己的不良習慣。
☆心得:希望將來孩子面臨考試或是類似的競賽後,我能當個稱職的大人……

●在表現訓練上,我們首先要學習如何順應突如其來的各種意外;接著我們要學習如何化意外為優勢;最後,我們要學習如何完全自給自足,創造自己的小地震,讓思考過程不斷湧現具有爆發力的靈感,進而無需依賴外界的刺激。

●你全神貫注於手邊進行的工作,就在這時,突然發生了什麼事。你的第一個反應,將視你的專注狀態而定–––如果你整個人高度緊繃,手指塞住耳朵,全身神經緊張,想要抵抗讓你分心的事物,那麼你就處於表現心理學所謂的僵硬區(Hard Zone)。在僵硬區裡,你認為一切事物都要和你配合,才能順利運作。然而,此時的你就像枯枝一樣,脆弱不堪一折,只要承受壓力,便會讓繃緊的神經猛然斷裂。事實上,你可以讓自己平靜而極度專注,表情看來放鬆祥和,但內在心靈活動卻十分活躍。你順著迎面而來的各種變化調整,將生活中的點滴波紋都納入你的想像和創作。柔軟區韌性極強,就像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草葉一樣,在颶風中折彎了腰卻屹立不倒。

●碰到令人不自在的時刻,我的反應不是避開,而是常會與不適共存。

●如果我在艱難的困戰中感到意志消沉,我有時會乾脆離開比賽會場,到戶外去跑個五十公尺。在觀賽群眾看來,這樣做或許很怪,卻能讓我重拾活力。隨後我重返會場,雖然可能汗流浹背,但就像換了個腦袋一樣。
☆心得:如果用腦科學來看這個例子,出會場跑步正是在整合大腦(參考丹尼爾席格的書)。如作者所說的,還真的換了個腦袋,因為主導大腦的部位換了。

●當我們面對現實,我們與時間的移動齊頭並進,但當我們犯了錯而停駐於原地,我們就落後時間。時間繼續前進,而我們靜止不動,就好比我們突然間閉上眼睛過日子、下西洋棋,或過馬路。就在此時,計程車向我們疾馳而來。

●高階學習者往往能「習數以忘數」,也就是將技術資訊整合吸收後,內化為像本能般的知識能力。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會反映在表現或比賽上,所以要從心理層面深入發掘自身的問題。
☆心得:就像丹尼爾席格舉的例子:能不假思索的做出某些流暢的動作靠的是內隱記憶,習數以忘數應該就是內化成為內隱記憶,而照天才密碼裡所說的,如果達到習數以忘數的境界,那麼應該就是髓鞘生成得夠多,迴路夠紮實了。

●高層次學習有個關鍵要素,就是培養在壓力下迅速復原的能力,可以說就是更成熟、更有意識的「童稚之心」。我認為,要轉變為有覺察力的高階表演者,最關鍵的要素之一,就是你追求目標的努力與你的人格特質必須和諧一致。我們每個人有些時候不免需要嘗試新構想,需要拋開既有的認知去接受新資訊–––但同樣重要的是,我們要在不扭曲自我的前提下去整合新資訊。如果失去了自我風格,在我們努力克服障礙的過程中,很可能也會失去讓我們保持平衡的重心。

●那些抽象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事實上是經過了嚴謹精準的寫實派訓練後,才提出那些革命性的概念。抽象表現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的波洛克擁有高度技巧,可以把景物繪得像攝影一般逼真,但他卻選擇用狂野而情感洋溢的手法揮灑顏料。他先鑽研型態後,才跳脫型態的束縛。他的作品看似背離古典結構,卻隱約包含了正統訓練的精髓–––但又不受其限制。

●在我看來,學習與表現都是在探索灰色地帶,或說是追求某種不過於極端的中間領域。要持續地督促自己進步,也要小心維持平衡免得自己難以承受。肌肉和心靈都要拉緊才能伸長,但如果繃得太緊,肌肉與心靈便應聲而裂。競爭者必須養成「過程導向」的心態,時時留意尋找比自己更強的對手來刺激自己成長;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擁有許多打勝仗的經驗以維持自信。我們必須拋開既定的觀念才有辦法接受新知,但不能連自己的獨特天分也放棄了。活潑又有創意的理想派,也需要講究技術的實際面來調和折衷。

●我一直深信,不論是哪個領域的學習者,只要能避免重蹈覆轍–––不管是技術面或心理面的錯誤–––一定能脫穎而出,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當然這只是理想的假設,因為我們往往會犯同類型的錯誤,或許是因為有許多錯誤的類型並不是那麼明確,也不容易辨識出來。

●對某些人來說,他們的問題根源在於誤把「保持一致性」與「千篇一律」畫上等號。

●表現卓越的學習者,能進入深度的專注狀態,並且能讓潛意識自在流動,使意識更能專注在少量的資訊,因而產生「看得少卻看見更多」、「時間慢下來」的感覺,以擁有更多優勢。而要讓潛意識發揮作用,就要從基本功開始,讓自己在鑽研的領域打下扎實的根基,逐步建立自己知識網絡。久而久之,便能強化自己的直覺和感受力。

●辨識對方的意圖,最終目標是控制對方的意圖。

●想要脫穎而出,關鍵在於訓練自己時常進入「千鈞一髮」的狀態。練習時越是投入,真正上場時就更能全力以赴–––不論是在比賽、會議室、考場、手術台,或是大舞台。如果我們期望自己表現出色,即使在壓力下也能展現本領,就必須讓自己的生活態度更積極自律。最終目標是,把專注力訓練得像呼吸一樣。



sp線這裡買---高雄市聯全鈕線行

各種粗細的 sp線材都可以打電話到這裡訂購
不用上網買貴得要死的價格
(之前上網找聯全的線,該賣家12股的每顆賣到150,9股的賣到120元…真的差很多呢!)
12股的每顆80元
9股的每顆65元
此外也有6股的但我沒買所以沒問價錢
以上都是用同一本色卡
此外店內還有各種其他的手工材料
真的是手作人的天堂喔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嫩江街109巷32號
電話:07-321-5171  312-2279
高雄後火車站出站步行約十分鐘就可到達



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書摘】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 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

作者:丹尼爾.席格  蒂娜.布萊森
出版:地平線文化

☆與其說「教孩子」還不如先教自己。大人的大腦未必有好好開發跟整合過。
摘:
●我們要幫助孩子整合大腦,這樣他們就可以協調地發揮整個大腦的功能。例如,如果孩子橫向整合得很好,左腦就可以和右腦協調運作–––左腦負責邏輯,右腦負責情緒。如果縱向整合得很好,上層大腦就可以和下層大腦協調運作–––上層大腦三思而行,下層大腦則與衝動、直覺和求生本能有關。

●大腦缺乏整合的原因很簡單:時候未到。事實上,在二十五歲之前,人的大腦都不能算發展成熟,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不管孩子在學齡前有多麼聰明,他不會擁有十歲孩子的大腦,而且幾年之內都不會。大腦成熟的速度主要受基因的影響,但整合的程度是可以透過一天天的教養去影響的。

●心理健康就是有能力使自己保持在一條「幸福之河」的中央。我們總是在兩岸間來回移動,尤其是我們學著做父母的時候。越接近混亂或刻板的河岸,我們就離健康的心理和情緒越遠。避開河岸的時間越長,就越能夠享受河水的寧靜。

●你可以這樣想,左腦關心法律條文,而右腦關心法律精神,注重人際關係中的情感和體驗。左腦關注文字,右腦關注語境。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尤其是三歲以前,右腦占據主導地位。他們還沒有掌握用邏輯和文字來表達感受的能力,完全活在當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會毫無顧忌地蹲在人行道上看小甲蟲爬行,或者上課遲到了也毫不內疚。邏輯、責任,還有時間觀念,對他們來說還不存在。但是當一個孩子開始不停地問「為什麼」時,你就知道他的左腦開始運轉了,因為左腦想知道世間萬物線性的因果關係,並用語言把邏輯表達出來。

●左腦熱愛並且渴望秩序,是邏輯的、求實的、語言的和線性的。而右腦是全面的、非語言的,它發送並接收臉部表情、眼神、語調等信號,使我們得以和他人溝通。

●孩子煩躁的時候,邏輯往往不管用,除非我們回應了他右腦的情感需求。

●一旦與兒子右腦對右腦地連結,「左腦對左腦連結」和理性處理問題就變得容易許多。然而這並不代表聆聽和關注永遠管用。

●複述故事的力量很大,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讓他們平靜下來,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強大力量背後的科學原理。右腦處理情緒和自傳式記憶,左腦為情緒和記憶賦予意義。左右腦一起工作會治癒我們的痛苦經驗。一旦孩子學會關注並分享經驗,就能以健康的方式回應所有的事情–––小至擦傷手肘,大到重大的失落或精神創傷。孩子需要的,往往是理清事情經過,尤其是在他們體驗了強烈的情緒時,更需要有人幫助他們運用左腦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弄明白強大又可怕的右腦情緒,能讓他們有效地處理這些情緒。這就是說故事的作用:整合左右腦來理解自己和所處的世界。
☆心得:父母效能訓練裡面的積極聆聽,背後的原理應該就是整合左右腦

●對待拋出上層怒火的孩子,父母需要快速設定牢固的界線;而對待下層怒火,則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慰。就像第1法「用右腦聆聽關注,再用左腦重新引導」裡探討過的,父母要先跟孩子建立連結,幫助他們冷靜下來,通常撫摸和舒緩的語調就能做到。如果孩子錯得離譜,有可能傷害到自己、他們或損毀物品時,你就要緊緊抱住他,心平氣和地說服他,將他拉離當時的情境。你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嘗試不同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安慰他,引導他離開混亂的河岸。這時候跟他談論後果和不恰當行為是沒有用的,當他還處在下層怒火之中,他根本無法處理任何資訊,而理性的談話需要運轉正常的上層大腦來聆聽和吸收資訊。所以,在孩子的上層大腦被下層大腦劫持時,你的首要任務是幫助他平息杏仁核發揮的巨大作用。

●記憶不過是聯想。大腦做為聯想機器,處理當下的某種資訊時(一個想法、一種感覺、一股氣味、一個形象),會將這種經驗與過去類似的經驗聯繫起來。這些過去的經驗會對我們產生強烈的影響,影響我們對現在所看到的或感覺到的東西的理解。這種影響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大腦中各種神經元(或腦細胞)相互連結在一起,共同形成了聯想機制。因此,從本質上說,記憶就是過去影響現在的方式。

●神經元會隨著我們的經驗持續不斷地被連結(和斷開),因此每一種經驗都會確實地改變大腦的物理結構。

●在你追溯一段記憶的同時,你也改變了這段記憶。你回憶起的東西可能跟真實的事情非常接近,但每一段回憶都有改編的成分,有時甚至與真相大相逕庭。科學地說,回憶所啟動的神經叢(neural cluster)與事發當時編碼而成的神經叢很相似,但並非同一個。因此,不論你如何堅信自己記得很清楚,記憶都是扭曲的,只是這種扭曲有時輕微、有時顯著而已。

●記憶不過是大腦中的鏈結(而非排列整齊、隨時可用的檔案夾),被我們事後喚起的記憶是脆弱的,很容易被扭曲(而非過去事件的精確再現)。

●讓你不假思索就能換尿布的記憶叫做「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讓你回憶起第一次學習換尿布的情景(或其他具體場景)的記憶叫做「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

●有時候父母會希望孩子將經歷過的痛苦經驗「忘掉」,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教會他們以健康的方式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將痛苦的經驗轉化為力量與自我理解的泉源。

●大腦裡有個部位的功能,就是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這個部位叫做海馬迴(hippocampus),我們可以把它當成記憶提取的「搜尋引擎」。海馬迴與大腦的不同部分共同運作,將內隱記憶中的所有腦海中的畫面、情緒感受、感官知覺會合在一起,組合為完整的圖像,形成對過去經驗的外顯式理解。

●我們可以將海馬迴想像成一個專業拼圖高手,負責把內隱記憶的碎片拼湊起來。當過去經驗的形象和感受只是內隱形式、還沒有被海馬迴整合時,它們各自獨立地分布於大腦中,完全亂成一團。內隱記憶以散亂的拼圖碎片形式存在,而非一整套清晰完整的拼圖。我們的經驗明確定義了我們是誰,然而我們卻對它缺乏清晰的了解。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只以內隱形式存在的記憶仍會繼續塑造我們看待當下現實的方式。它們始終影響著我們對自我形象的感知,而且我們根本意識不到它們影響了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大腦具有可塑性,會隨著體驗和注意力的改變進行調整,而新建立的神經連接也會反過來改變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大腦的物理結構會根據我們注意力的指向而發生改變,因此,專注可以重塑大腦。

●談論大腦,就是在發展大腦。

●未經審視和理解的生命敘事會限制當下的我們,也可能導致我們用一種反射式的方式來養育子女,並且把這些早年傷害過我們的痛遺傳給我們的孩子。想像一下,你的父親有一個艱辛的童年,也許他的家庭是一個情感沙漠,他的父母在他害怕或悲傷時不能安慰他,家庭成員之間冷淡疏遠,他只能獨自承受生活的艱辛。如果你的祖父母毫不關注你父親和他的情緒,就會給他留下很深的創傷。因此,成年之後,他可能沒有能力給做為孩子的你所需要的溫暖。他可能沒有與人相處和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可能不懂得如何回應你的情緒和需要,在你感到悲傷、孤獨或害怕的時候也只會叫你「堅強一點」。這些都可能來自於他自己都意識不到的內隱記憶。然後,當你成人並且為人父母之後,也有把同樣的破壞性模式傳遞給你的孩子的危險。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如果你理解了自己的經歷,了解父親的創傷和他在人際關係方面的限制,你就能打破這個傳遞痛苦的迴圈。你可以反思這些經歷和對你造成的影響。你也可能會直接採用跟父母相反的教養方式來教你的孩子。但正確的做法是,開放地反思你與父母的關係如何影響了你。你可能需要處理那些在你無意識的情況下影響你的內隱記憶。

●你並不需要成為完美的父親或母親,或者遵守什麼固定的模式,讓你的孩子成為完美的小機器人。你會一直犯錯(就像我們一樣),你的孩子也會一直犯錯(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但是全腦情緒教養的美妙之處就在於,它讓你明白即使錯誤也是成長和學習的機會。這種方式要求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和目標保持主動,同時接受我們只是普通人這個事實。我們的目標是有意識和專注,而不是僵硬、嚴厲的完美主義。

【書摘】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作者:岸見一郎
出版:天下文化

☆雖然是在講照護失智父親的種種想法,但很多時候其實跟照顧小孩也沒有差很多,當然,心境上還是會很不一樣,我覺得這裡更多的是在講怎麼對待一個人,他在照顧的過程中怎麼覺察自己與調整自己的心境。

摘:
●我認為用生產力判定人生價值,是錯誤的想法。認為只有生產才有價值的人,等到年邁什麼也無法做的時候,就會因為悲傷而決心逃避現實,這正是失智的心理因素背景。

●協助罹患失智症的父母時,子女必須先接受他們什麼也不會做了,不再以生產力高低的角度看待他們。我們評斷人的價值時,不應該以做得到什麼為標準,而是著重對方的「存在」。

●曾經因為生病而無法動彈的,應該可以了解,無法動彈又需要人照顧時,相信自己還有生存的價值,需要極大的勇氣。雖然自己處於需要照護的情況下,可能很難認同,然而人生的價值就在於任何時候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悅,而非終有一天能恢復到年輕的狀態,再次像以前一樣工作。

●我認為協助患者度過人生最後的日子,也是醫師和護理人員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醫護人員不了解病患住院之前過的是哪一種人生,便無法提供協助。

●失智症患者的清醒,並不是想起過往的記憶,而是了解自己身處何處和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然而,能常保親子關係良好的人並不多,與父母累積了許多不愉快的子女,對雙親的感情往往十分複雜,當父母需要照護時,子女是被迫重新面對雙親的。更糟的是,父母可能已忘了過往一切,但這並不代表恩怨都煙消雲散了。糾結往事的子女,面對忘了一切的父母,恐怕更多的是絕望的感覺。

●雖然我說要「建立良好關係」,但剛開始照護父母時,不需要設定這麼高的目標,不妨先從「平穩過日子,不要發生大問題就好」開始。

●子女和伴侶無論有什麼狀況、是否生病、是否和我的理想不同,都是我所重視的人。我們不應該依照腦中的理想給對方打分數,而應該看著對方真實的模樣,體認到對方是無可取代的人。尊敬雙親也是一樣。看著雙親真實的模樣,看著雙親獨一無二、無人可以取代的模樣;不刻意加以美化,不帶著理想的有色眼鏡給以又親扣分。

●為了將來不要後悔,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想起和對方一起生活、感情融洽的時光,便是所謂的「尊敬」。

●我們照護雙親時,能做的事情之一,便是放下理想的雙親形象。

●如果無法認同「靜靜待在對方身邊」,具有意義,便會覺得每天的照護工作十分辛苦。靜靜陪在身旁就有意義,就是一種貢獻。

●親子相處時,父母或子女其中一方,最好是雙方,都能戴上朋友的面具,說話方式也會因為改變。

●就算一心想要把父母照護得更好,或是不斷思考該如何照護父母,在該做的事、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之間,子女真的做得到的,還是只有能做的事。如果無法明確區分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恐怕很難持續彷彿看不見終點的照護。

●罹患失智症的父母,彷彿自由翱翔於時空當中。子女唯一能做的,不是將父母拉回時間共通的社會,而是要走進父母獨自的世界當中。

●照護父母和育兒一樣,要把重心放在做得到的事,而非做不到的事。雖然很難,但是這樣比較容易注意到父母原本做不到的事情,現在居然能做到了。

●如果父母連自己是誰都忘了,就當作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見面,時間從「當下」開始,兩人之間便沒有過去。

●假設人生是一條有起點也有終點的道路,有效率地走在這條路上–––換句話說,有效率地過日子,然後死亡,根本沒有必要也沒意義。途中不時繞遠路,有時甚至走點回頭路,玩到忘記時間或是等到發現時已經不知不覺走得很遠,也是人生的常態。

●高中教我們倫理社會學的老師,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他上課時常常對我們描述老年生活:「那些老人(表示老師不覺得自己是老人)年輕時只知道賺錢,其他事情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要讀書。等到退休,身體也無法自由行動了才知道,只要懂得享受閱讀之樂,就不需要怕老啊!我退休後要好好來讀年輕時囤積至今的書。」



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書摘】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 : 失敗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作者:潔西卡.雷希
出版:天下文化

這是一本苦勸大家不要當直升機父母的書,確有其道理。我覺得第一章的美國教養簡史很值得整篇讀(所以就不摘了),可以幫助大家跳脫親密、百歲二分法的思考,去看到這些流派的背後成因。以下摘的都是我用來自我提醒的:

摘:
●為了幫助孩子從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學習,爸媽必須開始放手,並專注在三項全新的目標上:擁抱失敗的機會、從失敗中找出學習的方法,以及創造正面的家庭與學校關係。

●若想讓你的孩子不再主動做功課,就在他考高分時給予獎勵吧!

●任何被人類視為帶有控制成分的因素,都對長期動機有害,因此,也對學習有害。想要監督你家小孩,確認他們有乖乖一筆一畫寫作業?有害。想把自己的期待強加在他們的學習上?有害。忍不住想對你兒子的科學計畫大綱設下最後期限?有害。

●在一項遊戲、主題或實驗中,扼殺小孩興趣最快的方法便是:把你的意志強加在對方的學習上。

●要是我們無法收買、監督小孩,也沒辦法給他訂下目標或期限,那當爸媽的還能做什麼呢?相信嗎,答案就是袖手旁觀。

●自主跟獨立是相似的野獸,但它們的字根透露出極大的不同。獨立(independence)的相反詞是依賴(dependence),但是自主還有更多的含意。自主(autonomy)來自於希臘文的「自動」(auto)與「準則」(nomos),前者指的是「自我」(self);後者指的是「慣例」(custom)或「法則」(law)。所以,要能自主,孩子必須內化一套能讓他們獨立生活的規則體系。為了推動自我規則成形,父母必須幫助孩子想出一套可依循的原則系統,就能在進行創意性思考與解決問題時,仍確保這些想法的可行性。

●當父母過度控制,孩子就不會去想為什麼他們要這樣行動,又該如何在這個世界裡行動,而只會選擇回應或不回應我們所訂下的規則。

●獎勵對於重複性、不複雜或無聊的工作,是有效的,可一旦涉及創意及細緻的學習時,獎勵就是差勁的激勵元素。

●在你沒有任何期待時,獎勵所帶來的興奮與驚喜,能大大提升學習的動機;不過在此要再次強調,只有當獎勵不是例行公事時,才會有用。

●你承認自己失敗了,正是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要以怎樣的行為與態度來面對失敗。

●比較容易提取的資訊,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較短。所以你必須以新奇的方式來提取與應用知識,方法越困難,知識的編碼就愈持久。

●青少年仍會表現出跟學步兒類似的測試循環,譬如一再測試宵禁時間,我們說就是十點鐘,然後他們放鬆;一再測試我們是否能接受男孩女孩一起過夜,我們說就是不行、不允許,然後他們放鬆;一再測試我們立下的行為標準,我們說還是希望他們要客氣、懂得尊重,然後他們放鬆。這樣的循環永無止境,直到青少年終於被踢出家門,或者開始上大學了。
☆心得:看來不用指望教養有說一次就解決問題的好事了,而且從學步期到青少年期都一樣。喔,應該成年人也還是一樣。感覺我們得訓練自己成為一個重複播放的循環帶…

●孩子測試父母的限制,是測試自己獨立與否的方式,這是好事,即使常搞到我們時把叉子插進腦袋裡。沒錯,這很累人,卻是打造獨立孩子的必經過程。有個方法能讓測試過程好過一點,那就是對孩子的行為建立明確的期望,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堅持這些期望,並在這些期望未獲滿足時,讓孩子看到後果。設下限制,絕對是支持自主型教養的要素。限制會讓孩子感到安全與照顧。
☆心得:成長中的孩子真的是一體適用


●巴納德學院院長石德葆:「身為學院院長……我每一年都要監督大約六千份精心製作的申請書審查,我向你保證:我們並不關心。讓我看到你家孩子數學很強,或者她真的很愛拉大提琴。告訴我他編過高中文學雜誌,還擁有十九世紀俄羅斯小說的豐富收藏。但是,到偏鄉僻壤的昂貴旅行?一週七天裡參加了五十二項活動?說實話,這並沒有幫助。給我一個熱愛學習的孩子,展現他的自主性與動機。給我一個了解自己想法的孩子。如果這孩子從一出生就被照顧得好好的,就很難養成這項能力。

●西北大學給家長的網頁上就提供了以下的提醒,告知家長孩子在就讀大學期間真正需要他們配合的事:
   ◎孩子需要你放手。
   ◎孩子需要能夠犯錯。
   ◎孩子需要知道你相信他們。
   ◎孩子需要知道你關心他們,而不是打擾他們。

●青少年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尤其受到挑戰,因為青少年的睡眠週期有「睡眠週期延遲」(phase delay)、或者是褪黑激素(melatonin)釋放延後的困擾。簡單來說,青少年會比成人晚兩個小時想睡,也因此比較容易晚起。

●你對待教育的態度,便會是你家小孩的態度。同樣的,你對為學習而學習的熱誠,也會讓孩子耳濡目染。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書摘】引誘科學 : 在分心時代,如何抓住眾人注意力,讓世界聽你的、看你的,甚至願意掏錢買單?

作者:班.帕爾
出版:三采文化.

用在教育教養上,我覺得重點還是放在獎勵不要亂用,否則一不小心把小孩的學習動機弄壞就得不嘗失了。其他部份對一般人有用的地方就是學會看清楚人家是怎麼操弄你的注意力的,試著隨時保持清醒的腦袋。以下摘錄一些我覺得想留下重讀的資訊:

●我們為什麼會專注於新奇的事物?關鍵就在控制大腦獎勵中樞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缺乏多巴胺並不會抑制快感,但會影響動機。這麼一來,將間接導致快感降低,因為沒有多巴胺,你還是會覺得巧克力好吃,但你不會特地出門買巧克力回來吃。當我們探索新鮮或新奇的事物時,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是因為多巴胺對於我們的生存極為重要;也就是說,沒了多巴胺,我們就缺乏學習新事物的動機。短期注意力(專注)是動機的直接結果,沒了多巴胺,想要專注的動機就不見了。
心得:
☆學校教育真的是很消滅多巴胺........
☆我人生大部份時間應該都很缺多巴胺.........比如:雖然覺得人家網路po 的食物餐點很好吃,但就是不會想去買來吃;雖然覺得像某些人那樣好像很不錯,但是就不會想去做……
有小孩以後可能是我多巴胺最暢旺的時期...........

●當人處於導向式注意力疲乏時,會覺得心情疲憊、易怒、易分心,且更容易出錯。各位不妨想一下,如果你從早到晚所看到、感受到或碰觸到的每樣事物,都需經過意識的處理,令你再也無法集中注意力,我相信你一定也會發瘋的。
心得:
☆全職育兒就是這種狀態嘛..................

●大腦有兩個主要系統負責獎勵我們從事它想要的行為。第一個系統:想要(wanting),是由多巴胺控制,負責提供動機使我們採取行動。這個系統會給我們欲望,當你想要吃東西、性交或嗑藥,多巴胺就會在大腦裡流動。第二個系統:喜歡(liking),由另一種神經傳導物質「類鴉片」(opioid)控制,負責提供愉悅及滿足感,並完成整個獎勵循環。

●意外驚喜及不可預測性,是外源性獎勵奏效的關鍵,當受試者對外源性獎勵感到意外時,其大腦的獎勵系統會較為活躍,獎勵的可預測性愈低、大腦會愈開心。我們大腦天生就會對違反我們預期的事物給予注意,所以驚奇與獎勵之間的關聯是有道理的。

●我們該如何啟動想要機制,以活化我們的注意力呢?答案是心像(imagery,是意識中形成的一個圖形,可代表某個人或某件事)。心像促使人們熱切師求獎勵的威力勝過其他激勵手段,例如:一張骨瘦如柴的非洲貧童照片(心像),肯定比統計數據更能激起人們的惻隱之心。

☆要讓員工感到開心並效忠公司,重要的是內源性獎勵和外源性獎勵的平衡

●七大吸睛法則:
一、自動誘因:顏色、聲音、氣味……利用感官線索,使人們自動產生反應
二、框架誘因:改變人們想法慣性,跳脫原有的架構,他們就會更重視你
三、顛覆誘因:打破常規,違反人們的期待,出奇不意會更惹人注意
四、信譽誘因:靠專家、意見領袖、群眾的名氣,影響力更勝品質
五、懸念誘因:製造神秘、吊胃口、待解之謎……讓人的完成強迫症發作
六、肯定誘因:想被認得、想被賞識、想被同理心對待,肯定別人你就值得被關注


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書摘】孩子與惡 : 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

作者:河合隼雄
出版:心靈工坊

摘:
●對自己的姊姊、弟弟而言,母親沒有任何「惡劣」之處。這是家庭關係,以及人的「命運」(除了這樣說,很難找到別的說法)不可解的地方。有時候兄弟姊妹之中,只要有某個人確實扮演「反抗」的角色,其他的孩子就不再需要反抗。家族作為整體,常常背負著某種命運。

●刻意去做大人視為「惡」的事情,是對大人一種近似宣戰的行為。它所表達的是:「我可不要照大人的期望活著!」我想應該有很多人在長大成人以後,回想自己的孩提時代,赫然發覺到自己自立的契機,在某重意義下和「惡」是有所關聯的。這當然是一件危險的事。如果處理得不好,當事者將會墜入完全的惡途。但是我們必須說,世上幾乎沒有不危險、卻具有意義的事,不是嗎?

●為了成為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在小的時候必須玩過打打殺殺的遊戲,或者有過殺死小蟲子之類的經驗。透過這些遊戲或經驗,可以切身體會和平是什麼,殺生是怎麼一回事。從經驗中學習這些事,是必要的。在養育孩子的方式中排除一切具有攻擊性的事物,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心得:#遊戲力 一書裡也強調過,如果完全不讓小孩玩攻擊性的遊戲,並不會根絕小孩玩這類遊戲的慾望,只會讓小孩用別的你不知道的方式來玩。與其如此,不如跟父母一起玩。

●孩子以立刻就會被發現的方式偷東西,是在向父母或老師發送某種訊息----這樣的推論經常是符合事實的。如果我們根據偷來的物品、偷竊的對象等等狀況來判斷,也經常可以了解孩子的訴求。在告誡孩子偷盜是一件壞事的同時,也要想辦法發現孩子的訊息,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敞開心胸,一定可以聽到孩子的心聲。

●孩子和孩子打架、使用身體的蠻力,和體罰是不同的。大人和小孩、老師與學生之間,上下關係非常清楚,身體的暴力是單方向的。這是不正當的事情。

●對孩子隱藏情感、不讓憤怒或哀傷自然流露、製造表面和平的家庭,試圖養育「好孩子」,只會讓孩子成為「塑膠製品」。

●有了規則以後,並不是讓孩子們遵守規則就好,或者只是透過規則來明確地判斷善惡----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我們應該以規則作為中心點,讓人與人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圍繞著它發生。規則不應該是人拿來隱藏自己的盾牌;規則應該是一個線索、一個施力點,藉著它,人可以坦露自己。這才是規則的意義所在。

●有時候,當老師因為學生開的玩笑而成為笑柄、進而發怒的時候,反而會失去做老師的權威。但如果老師可以欣賞學生的玩笑,和他們一起開懷地笑,學生和老師之間會產生一體感,會感覺更為親近。「 笑」具有開拓新地平的力量,可以使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提升到不同的層次。

●有時候對同一件事情會有對立的兩種看法,很難說哪一邊是正確的。以這裡的情況來說,一個看法認為就算能力比其他的孩子強一些,也應該稍微等一等,配合大家的步調;另一種想法則認為,應該讓能力強的孩子依照自己的速度,盡可能前進。事實上我覺得,並沒有哪一邊是絕對「正確」的;但一個社會或文化,卻往往只認同單方面為善。這樣一來,立場、想法不同的人,就會被視為惡,或是成為霸凌的對象。

●日本的大人有一種傾向,對所謂的「嚴格」的教育,只是熱心於瑣碎地規範孩子的行為,至於自己本身是否具有嚴格的態度與精神,卻十分馬虎。如果大人有堅決的態度,能夠像一堵堅實的牆一樣站在孩子的面前,明確告訴他們「這是不可越過的界線」,將會成為孩子的護身符。就像我們說過的那樣,青春期的孩子一旦行為開始脫序,是沒辦法自己制止自己的。有一些青春期的孩子,當大人們制止了自己的「惡行」的時候,表示「鬆了一口氣」。

●我們必須用心去理解孩子的「惡」,但那絕對不表示我們應該縱容。乍看之下「理解」和「嚴格」是無法相容的,但事實上理解越是深入、深刻,越是會認識到嚴格的必要性,嚴格也才會像柱子裡的鋼筋一樣,成為我們的支柱。沒有理解作為基礎的嚴格,是脆弱的。

●我認為,大人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就需要延緩、保留善惡的判斷,並且承受善惡相對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身為大人,必須要有足夠的力量與強度才行。

●自我實現的萌芽,時常是以惡的形態顯現的。

●就算讓孩子知道這些殘酷的故事,他們也不會因此變得殘忍。那麼,如果不讓他們接觸任何這類殘酷的故事,孩子們會有什麼反應?首先可以想見的是,他們會自己創造出殘酷的故事來。事實上這是極為健康的反應。大人之中,應該也有人記得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吧。當父母親一味地只提供「健康無害」的故事,孩子就會自己幻想殘酷的故事,或者從別人、從其他的來源,尋找這樣的故事。孩子們的靈魂欲求無限的自由。如果父母只拿「健康無害」的故事餵養孩子,而孩子沒有足夠的力量反抗,被養育成人工化的「好孩子」,這樣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會突然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甚至會對父母行使「殘酷」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