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書摘】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 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

作者:丹尼爾.席格  蒂娜.布萊森
出版:地平線文化

☆與其說「教孩子」還不如先教自己。大人的大腦未必有好好開發跟整合過。
摘:
●我們要幫助孩子整合大腦,這樣他們就可以協調地發揮整個大腦的功能。例如,如果孩子橫向整合得很好,左腦就可以和右腦協調運作–––左腦負責邏輯,右腦負責情緒。如果縱向整合得很好,上層大腦就可以和下層大腦協調運作–––上層大腦三思而行,下層大腦則與衝動、直覺和求生本能有關。

●大腦缺乏整合的原因很簡單:時候未到。事實上,在二十五歲之前,人的大腦都不能算發展成熟,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不管孩子在學齡前有多麼聰明,他不會擁有十歲孩子的大腦,而且幾年之內都不會。大腦成熟的速度主要受基因的影響,但整合的程度是可以透過一天天的教養去影響的。

●心理健康就是有能力使自己保持在一條「幸福之河」的中央。我們總是在兩岸間來回移動,尤其是我們學著做父母的時候。越接近混亂或刻板的河岸,我們就離健康的心理和情緒越遠。避開河岸的時間越長,就越能夠享受河水的寧靜。

●你可以這樣想,左腦關心法律條文,而右腦關心法律精神,注重人際關係中的情感和體驗。左腦關注文字,右腦關注語境。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尤其是三歲以前,右腦占據主導地位。他們還沒有掌握用邏輯和文字來表達感受的能力,完全活在當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會毫無顧忌地蹲在人行道上看小甲蟲爬行,或者上課遲到了也毫不內疚。邏輯、責任,還有時間觀念,對他們來說還不存在。但是當一個孩子開始不停地問「為什麼」時,你就知道他的左腦開始運轉了,因為左腦想知道世間萬物線性的因果關係,並用語言把邏輯表達出來。

●左腦熱愛並且渴望秩序,是邏輯的、求實的、語言的和線性的。而右腦是全面的、非語言的,它發送並接收臉部表情、眼神、語調等信號,使我們得以和他人溝通。

●孩子煩躁的時候,邏輯往往不管用,除非我們回應了他右腦的情感需求。

●一旦與兒子右腦對右腦地連結,「左腦對左腦連結」和理性處理問題就變得容易許多。然而這並不代表聆聽和關注永遠管用。

●複述故事的力量很大,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讓他們平靜下來,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強大力量背後的科學原理。右腦處理情緒和自傳式記憶,左腦為情緒和記憶賦予意義。左右腦一起工作會治癒我們的痛苦經驗。一旦孩子學會關注並分享經驗,就能以健康的方式回應所有的事情–––小至擦傷手肘,大到重大的失落或精神創傷。孩子需要的,往往是理清事情經過,尤其是在他們體驗了強烈的情緒時,更需要有人幫助他們運用左腦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弄明白強大又可怕的右腦情緒,能讓他們有效地處理這些情緒。這就是說故事的作用:整合左右腦來理解自己和所處的世界。
☆心得:父母效能訓練裡面的積極聆聽,背後的原理應該就是整合左右腦

●對待拋出上層怒火的孩子,父母需要快速設定牢固的界線;而對待下層怒火,則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慰。就像第1法「用右腦聆聽關注,再用左腦重新引導」裡探討過的,父母要先跟孩子建立連結,幫助他們冷靜下來,通常撫摸和舒緩的語調就能做到。如果孩子錯得離譜,有可能傷害到自己、他們或損毀物品時,你就要緊緊抱住他,心平氣和地說服他,將他拉離當時的情境。你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嘗試不同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安慰他,引導他離開混亂的河岸。這時候跟他談論後果和不恰當行為是沒有用的,當他還處在下層怒火之中,他根本無法處理任何資訊,而理性的談話需要運轉正常的上層大腦來聆聽和吸收資訊。所以,在孩子的上層大腦被下層大腦劫持時,你的首要任務是幫助他平息杏仁核發揮的巨大作用。

●記憶不過是聯想。大腦做為聯想機器,處理當下的某種資訊時(一個想法、一種感覺、一股氣味、一個形象),會將這種經驗與過去類似的經驗聯繫起來。這些過去的經驗會對我們產生強烈的影響,影響我們對現在所看到的或感覺到的東西的理解。這種影響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大腦中各種神經元(或腦細胞)相互連結在一起,共同形成了聯想機制。因此,從本質上說,記憶就是過去影響現在的方式。

●神經元會隨著我們的經驗持續不斷地被連結(和斷開),因此每一種經驗都會確實地改變大腦的物理結構。

●在你追溯一段記憶的同時,你也改變了這段記憶。你回憶起的東西可能跟真實的事情非常接近,但每一段回憶都有改編的成分,有時甚至與真相大相逕庭。科學地說,回憶所啟動的神經叢(neural cluster)與事發當時編碼而成的神經叢很相似,但並非同一個。因此,不論你如何堅信自己記得很清楚,記憶都是扭曲的,只是這種扭曲有時輕微、有時顯著而已。

●記憶不過是大腦中的鏈結(而非排列整齊、隨時可用的檔案夾),被我們事後喚起的記憶是脆弱的,很容易被扭曲(而非過去事件的精確再現)。

●讓你不假思索就能換尿布的記憶叫做「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讓你回憶起第一次學習換尿布的情景(或其他具體場景)的記憶叫做「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

●有時候父母會希望孩子將經歷過的痛苦經驗「忘掉」,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教會他們以健康的方式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將痛苦的經驗轉化為力量與自我理解的泉源。

●大腦裡有個部位的功能,就是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這個部位叫做海馬迴(hippocampus),我們可以把它當成記憶提取的「搜尋引擎」。海馬迴與大腦的不同部分共同運作,將內隱記憶中的所有腦海中的畫面、情緒感受、感官知覺會合在一起,組合為完整的圖像,形成對過去經驗的外顯式理解。

●我們可以將海馬迴想像成一個專業拼圖高手,負責把內隱記憶的碎片拼湊起來。當過去經驗的形象和感受只是內隱形式、還沒有被海馬迴整合時,它們各自獨立地分布於大腦中,完全亂成一團。內隱記憶以散亂的拼圖碎片形式存在,而非一整套清晰完整的拼圖。我們的經驗明確定義了我們是誰,然而我們卻對它缺乏清晰的了解。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只以內隱形式存在的記憶仍會繼續塑造我們看待當下現實的方式。它們始終影響著我們對自我形象的感知,而且我們根本意識不到它們影響了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大腦具有可塑性,會隨著體驗和注意力的改變進行調整,而新建立的神經連接也會反過來改變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大腦的物理結構會根據我們注意力的指向而發生改變,因此,專注可以重塑大腦。

●談論大腦,就是在發展大腦。

●未經審視和理解的生命敘事會限制當下的我們,也可能導致我們用一種反射式的方式來養育子女,並且把這些早年傷害過我們的痛遺傳給我們的孩子。想像一下,你的父親有一個艱辛的童年,也許他的家庭是一個情感沙漠,他的父母在他害怕或悲傷時不能安慰他,家庭成員之間冷淡疏遠,他只能獨自承受生活的艱辛。如果你的祖父母毫不關注你父親和他的情緒,就會給他留下很深的創傷。因此,成年之後,他可能沒有能力給做為孩子的你所需要的溫暖。他可能沒有與人相處和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可能不懂得如何回應你的情緒和需要,在你感到悲傷、孤獨或害怕的時候也只會叫你「堅強一點」。這些都可能來自於他自己都意識不到的內隱記憶。然後,當你成人並且為人父母之後,也有把同樣的破壞性模式傳遞給你的孩子的危險。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如果你理解了自己的經歷,了解父親的創傷和他在人際關係方面的限制,你就能打破這個傳遞痛苦的迴圈。你可以反思這些經歷和對你造成的影響。你也可能會直接採用跟父母相反的教養方式來教你的孩子。但正確的做法是,開放地反思你與父母的關係如何影響了你。你可能需要處理那些在你無意識的情況下影響你的內隱記憶。

●你並不需要成為完美的父親或母親,或者遵守什麼固定的模式,讓你的孩子成為完美的小機器人。你會一直犯錯(就像我們一樣),你的孩子也會一直犯錯(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但是全腦情緒教養的美妙之處就在於,它讓你明白即使錯誤也是成長和學習的機會。這種方式要求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和目標保持主動,同時接受我們只是普通人這個事實。我們的目標是有意識和專注,而不是僵硬、嚴厲的完美主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