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書摘】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大衛.K.謝普勒
時報出版

這是一本窮忙族故事集。我的心得是,有些人的故事是集合所有無法翻身的元素於一身,有些人則是有部份元素(但也夠慘了),這些故事一一告訴我們怎樣會變窮或終身待在貧窮階級並且傳給下一代。窮忙元素裡面,結構性的部份我們升斗小民解決不了,不過關於個人可避開的「持窮元素」我們就盡量避開。這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警訊,窮忙族的原生家庭通常總是踩在教養誤區(當然也有一些些不是,但百分之九十九就是),以致於成長於其中的人硬技能不足,軟技能更是完全沒有(其實很多人是很願意努力工作的,但是常常被制度耍弄,然後好不容易振作起來的意志力又被摧毀掉回原來的地獄,好幾個故事看了都好心酸)。我慶幸小孩還小,有親情友情支持;我也認真閱讀,多陪孩子,盡可能不要在孩子身上做蠢事。以下摘錄一些提醒自己的段落,因為其實我們也是台灣的窮忙家庭…

摘:
p155
這種自我懷疑的折磨潛藏在表面之下,但雇主只能看見表面的行為:員工遲到或是乾脆不來、缺乏「職業道德」、缺乏守時勤奮的「軟技能」,也沒有苦幹實幹的態度。有時候他們會看到消極的員工:跟同事關係惡劣、動不動就發火,老闆一吩咐事情就發脾氣。如果雇主可以選擇,低工資的員工具備「軟技能」甚至比具備讀寫或會數學等「硬技能」更重要。

軟技能應該是在家庭中學習到的,不過在很多情況下,家庭放棄了這個角色,丟給學校;反過來,學校又把這個角色丟給雇主,雇主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好的,所以我會試試帶著我的學齡前的小孩去當志工,提早讓他了解工作是怎麼一回事,我沒有想讓小孩一直過於天真…】

p166
她發現領過社會救助金的媽媽普遍都有兩個問題,一個是不相信任何人,帶著一種深刻的不信任感,另一個是相信退讓就表示軟弱。這兩種缺陷讓她的員工失去了管理憤怒的能力,無法在職場與同僚建立良好關係。如果我們可以幫助她們面對這個問題,我們的流動率問題也許就能得到改善了。

p169
這種單靠一家公司想出來的權宜之計只能治標(這是美國人偏好汽車所導致的問題),不能治本,應付不了經濟失調的問題。這種方法沒有解決勞工長期以來的劣勢,他們窮得買不起性能可靠的車子,也沒能把稅收從建設高速公路轉移到大眾運輸上。
【岔題的心得:所以我們台灣只有兩個城市有捷運,是向美國看齊嗎?其他的城市頂多有難搭的公車。我是常常帶著小孩搭公車的全職媽媽,深深感受到台南的大眾運輸之不便與不友善】

p169
在布萊恩看來,文憑並不代表你知道什麼,而是代表你有多努力。「看到人家有大學學歷,我首先會想到的是這個人很執著。如果你能念到大學畢業的話,就算拿的只是政治學學位,至少你畢業了,你成功了,那表示你可以在其他地方獲得成功。」

不過像執著這類的「軟技能」,得靠「硬技能」才能產生,而硬技能應該要在學校或是在職訓練中學習。沒有哪個覺得自己無能的人還會執著、守時、正面積極,或者是對於進步懷有任何實際的想望。

p171
研究顯示,能夠善用雇主提供的學費補助以及其他教育獎勵的工人,往往是那些原本教育程度就已經很高的工人。教育就像是資本,你擁有的越多,就能得到更多。剛擺脫貧窮的員工,或者是那些徘徊在險貧窮邊緣的人,鮮少有人能夠享受事先計畫的好處,也無法計算諸如健康保險、人壽保險和退休計畫等方案的影響和益處。「底層的人工作是因為走投無路或有需求,他們沒有職涯目標。」

p174
處在貧窮邊緣的女性當中,有為數驚人的性侵倖存者,就像是一筆龐大的債務,她們的創傷在事發多年過後仍舊壓在她們身上。但這又不像債務,不能用宣告破產來一筆勾銷。她們的未來變得殘缺不全,因為她們的過去會在她們解釋自己的身分時強行出現,有時候會在第一次討論時坦率地現身,有時候則要見面四、五次以後,才會拐彎抹角地表現出來。即使我從來沒提到那個問題,但大部份我採訪過的貧窮女性,遲早都會提到她們小時候被性侵的事情。

【所以,看看房思琪的作者…她是被家人、朋友、丈夫撐著的……可是最後還是撐不住了】

p176
眾所皆知的是,這種創傷會令人衰弱,就像是窮人身上常見的各種殘缺一樣。受到性侵的孩子容易有無力感,如果這樣的感覺延續到成年,就如同許多受害者所證實的,會摧毀人的信念,讓人不相信自己可以掌控生活,失去自己真的能夠作主選擇的信念,也不相信自己現在所做的決定,可以改變未來。令人麻痺的無力感湧入,混雜了其他侵蝕人心的困境,剝奪了那些置身貧窮或瀕臨貧窮者改頭換面的能力。

童年時期被性騷擾的經驗會破壞一個人成年後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也因此破壞了一個家庭的經濟潛力。

性侵是無法建立健康伴侶關係的原因之一,受虐兒的無力感會導致屈服,因而訴諸心理醫生稱為「解離」(dissociative)的逃避方法:受害者在心理上抽離出來,旁觀傷害的發生。同樣的現象也可以在其他創傷受害者身上觀察到,包括戰爭受創者,這種置身度外的經驗會給人一種被保護的感覺。冷漠與情感疏離在事發過後會持續好幾年,甚至一輩子都如此,而小孩特別容易受到傷害。「成年時期的反覆創傷會侵蝕已經形成的人格架構,」哈佛醫學院的心理醫生茱蒂斯.路易斯.赫曼(Judith Lewis Herman)指出,「但童年時期的反覆創傷會形成人格,扭曲個性。」

p177
在低收入家庭中,性侵也成為一種把貧窮傳給下一代的機制;儘管有錢人家也會發生性侵事件,不過富有的人有其他辦法推動自己的孩子前進。雖然內心的痛苦是一樣的,但父母的野心和高期望、成功的壓力、受教育的機會、追求專業成就的動力,全部混在一起,成為一種權力意識和機會,倖存者常會因焦慮而努力,想要取悅他人,這在某些家庭中就帶來了傑出的學業表現。

低收入家庭則大不相同,侵犯問題累加在堆積的多重壓力上。根據研究人員估計,每四或五個女孩中,就有一個遭遇過性侵,但是在低收入的單親媽媽之中,這個比例可能更高。報導福利改革的記者遇過許多貧窮的女性,她們都提及遭到性侵,向自己的母親尋求保護卻不受信任,安全感因此粉碎了,家庭所能提供的避難功能也沒了。

p187
父親與母親的罪行形式很多,不是只有性侵。施加在子女身上的虐待,可能會導致自虐;原本該有的自我價值成了一片空白,酒精與毒品迅速填補進去,很快就毀了一個正常的家庭。童年階段也會影響到成年階段,反覆迴盪,重新上演一樣的主題,年輕人受到忽視與殘酷對待的經驗,最終會形成她養育自己孩子的方式,傷害可能會一代接一代地傳遞下去。
p195
這並不表示貧窮的父母不如有錢的父母,這只表示失職的父母在貧窮的狀況下,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家庭就像房屋一樣,只能承受構造與維修可以禁得起的風雨,在窮人周遭肆虐的暴風雨,考驗著任何結構的韌性,從這個國家的高離婚率就可以知道,家庭實在是個脆弱的東西。

p196
在我對於貧窮邊緣者所做的研究中,沒見過幾個童年沒問題的成人,我把這些過往歷史看作原因也看作結果,這些問題與其他無數問題如金錢、住處、就學、健康、工作、社區交織,彼此又互相強化。

糟糕的養育方式會導致嚴重的行為問題,比如難以集中注意力。要心理很健康才能去上學,並且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身上。如果在乎老師的話,就會做功課,這樣的孩子是健康的;而糟糕的養育方式會讓孩子做不到這些。
怎樣才能避免糟糕的養育方式呢?如果你能充分的休息,當個好父母會容易得多。你請得起保姆,可以找人打掃房子。而那些心理資源足夠當好父母的人,常常也是財力資源相對足夠的人。

201
我們大部份人從來就沒有很明確地上過怎麼當父母的課程,我們所知道的都是耳濡目染學來的,在無意之中從自己的父母身上吸收而來,有時候會重覆他們的錯誤,有時候會為了反抗,把錯誤往反方向轉去——比如從疏於管教變成嚴格教養。我們所接受的養育方式,會影響到我們教養子女的各個方面。不論在哪個社經階級都一樣,行為不當可不是低收入家庭的專利。
儘管如此,經濟底層者在養育孩子方面還是很容易遭到許多困難力量的阻礙,貧窮的各項要素結合在一起,足以把人給拖垮,需要非凡的養育技巧,才能把孩子拉出泥沼。

203
良好的養育就像硬幣一樣有兩面:首先是可以學習到的養育技巧,再來是個人的幸福感受,這兩者能夠讓做父母的始終如一地教養孩子。當富裕的家庭碰上養兒育女的問題,想要獲得技巧和自信的話,可以花錢請人個別諮詢,或是參加育兒課程;而窮人就只能靠零散的建議和政府不定期出資舉辦的訓練課程。這枚硬幣的情緒面較難解決,許多窮人都是單親媽媽,患有憂鬱症卻沒有得到治療;許多人沒有對象可以傾訴他們的問題,因此反省與改變的能力成了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對於那些生活在貧窮邊緣的拮据父母而言,如果你本身在不良的養育方式下成長,教育程度很低,身邊也沒什麼親友,夜班工作時間很長,又沒有積蓄,麼你既沒有時間也沒有錢,更沒有必要的情緒資源可以替自己充電,或是評估自己的養育方式。如果你是個中產階級的家長,你可以比較容易擺脫掉你的小孩——花錢請保姆、去看場電影或是做個水療。如果能休息一下,你就可以神清氣爽地回去,車子不會在送小孩去哪裡的路上突然故障。中產階級的家庭裡,平均每三個月遇到一次危機;而貧窮的家庭裡,每個星期就有一次。危機會影響你能付出的注意力。

p218
讓經濟生活邁向成功的要素裡,所有的硬技能(比如閱讀、數學、打字、操作工具、推理)和軟技能(比如守時、勤奮、情緒管理),都不如親情重要。缺乏親情會加速生活崩毀,有了親情則可以減緩衰敗。

【我確實得益於親情甚多!】

p291
移民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沒能替他們打開視野,沒能讓他們看見寬廣無盡的可能性,除非他們剛好在一個非比尋常的天才教師班上,或者是家中有個非常有遠見的大人,否則他們受的學校教育只會限制他們,讓他們變得狹隘、封閉,就算提供了一條脫離困境的路,他們也看不見;就算將來會有回報,他們也算不出來。隨著教育機構年復一年地對他們加工,推著他們沿輸送帶走向畢業或沒畢業的結局,他們也失去了想像力,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些什麼。

p348
從書中這些人的身上可以看見,貧窮是由一系列的困難造成的,各個問題之間彼此互相加劇:不只工資低,教育程度也低;不只工作沒出路,能力也有限;不只存款不夠,消費方式也不明智;不只居住條件差,養育方式也不當;不只沒有健康保險,家人也不健康。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書摘】自閉群像 : 我們如何從治療異數, 走到接納多元

史提夫.希伯曼
行路出版

關鍵字:神經多樣性
很棒的一套書。我覺得跟特殊兒有關的書籍總能給我很多教養上的啟示。
這套書可以跟《背離親緣》搭配閱讀
本書分上下兩冊,不過我只摘錄下冊的部份(上冊就當歷史故事來讀)

●P258
就像所有新興次文化團體一樣,ANI也發展出一套黑話 其中最歷久彌新的一個詞叫「神經典型性」,首次出現是在他們的會刊上,用以指涉非自閉症族群。這個詞頗具臨床風格(有時縮寫為NT)不但把診斷目光射回主流精神醫學界,也有力反駁了「自閉症光譜族沒幽默感」的迷思,把他們挖苦、反諷的本事表露無遺。
自閉族蘿拉.提索尼克(Laura Tisoncik)更把這個哏玩到極致:她在一九九八年架了個有模有樣的官方網頁,掛牌「神經典型性人格研究中心」。裡頭正經八百地說:「神經典型症為神經生物性疾病之一,主要特徵為執著社交關係、優越幻覺以及拘泥合群。」「常見問答」部分更凝重宣告:「目前無治療方式」。

P263
我也永遠不會以為「女兒會洗手」天經地義,因為教會她洗手花了我六年。現在的我相信洗手是最耀眼、最偉大的事……我想說的是:我學會從很小、很小的事情上得到無與倫比的喜悅。

P267
一九九五年,一個「高功能」兒童家長團體請辛克萊協助,幫忙在下次會議中舉辦一連串活動。辛克萊公開向ANI-L會員徵求意見,會員們反應熱烈,想出不少能讓更多自閉族輕鬆與會的辦法。他們在會場旁安排了一間安靜的房間,讓人隨時能去那裡放空或靜一靜。他們還為一個複雜的問題找出簡單但高明的解決方式:即使是辯才無礙的自閉症成年人,偶爾也有講不出話的時候,在會場這種混亂又鬧哄的環境裡尤其如此。怎麼辦呢?他們發給與會一人一張名牌,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黃色,紅色代表「不要跟我互動」,黃色代表「只跟我認識的人互動,陌生者免」,如此一來一目了然,自閉家們不開口就能讓其他人知道自己的需求(後來又增加綠色標章,代表「我想跟人互動,但不會起頭,請起頭跟我互動」)。這些彩色「互動標」效果奇佳,漸漸被世界各地的自閉症活動參考採用。
【普通人聚會如果也能有這種名牌也很棒啊,內向敏感慢熱人也會感覺比較自在的】

P270
隨著自閉營之類的活動遍地開花,薄著無數自閉空間在網路上開疆拓土,一個新概念也漸漸成熟。事實上,亞斯伯格當年就已隱約瞥見這個概念的輪廓:雖然他照料的孩子總獨來獨往,也老是被世人嘲弄,但他們仍是人群的一份子,也將為這個蔑視他們的社會做出貢獻。一九九○年代末期,澳洲一名雙修人類學和社會學的學生給了這個概念一個名稱: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這名學生叫茱蒂.辛格(Judy Singer)她自己也有不少亞斯伯格特徵。

P274
一九九八年,布魯默在《大西洋月刊》中寫道:「神經典型性只是大腦的連線方式之一,在處理高科技事務時,這種連線方式很可能等級不夠……神經多樣性之於人類,或許就跟生物多樣性之於生命一樣重要。誰能斷定哪種連線方式更好呢?」

P301
什麼是自閉症?
高特弗里的祖母當年帶他到亞斯伯格的醫院,無非就是想為愛孫的行為尋找一個解釋,但八十年過去了,問題的答案仍舊沒有定論。不過,有幾點是醫生、家長和神經多樣性推動者都認同的。
目前大多數研究者認為:自閉症並非單一整體,而是一組基本傾向,這些傾向又促成一群獨特行為與需求,在不同發展階段以不同方式表現。要妥善回應這些需求,有賴家長、教育者和社群提供終生支持——正如亞斯伯格在一九三八年預言的一樣。

P302
研究者近年發現:大多數的自閉症案例,並不是因為罕見的新突變而起,而是與一些非常古老的基因有關,帶有這些基因的人口比例不容小覷,在某些家族又特別顯著。不論自閉症是什麼,都不會是現代文明的特殊產物。它是人類遙遠過去的奇特禮贈,經百萬年演化傳承不絕。

P303
了解神經多樣性的方向之一,是去掉「閱讀障礙」、「ADHD」等診斷標籤,把它理解成「人類作業系統」。畢竟大腦是適應力極高的器官,即使在重重限制之下,也能將自身效用極大化。
我們不會只因為電腦無法使用windows系統,就說它壞了;同樣地,非典型人類作業系統的特徵,也並不都是程式漏洞。以自閉者的標準來說,「正常」大腦反而太容易分心、太沉迷交際,而 有忽視細節和規律的毛病。因此,對自閉光譜上的人而言,神經典型人的世界極其混亂而陰晴不定,聲音永遠太大,對個人空間也缺少尊重。
【其實這樣的說法也適合高敏感族耶】

P305
《課堂上的神經多樣性》作者湯瑪斯.阿姆斯壯呼籲:早期童年教育是重中之重,因為孩子的學習傾向在此時露出端倪,而他們的學校經驗對往後人生影響甚巨。阿姆斯壯也指出,個人化教育計畫常以改善孩子的弱點為重心,以致老師們往往顧此失彼,無法投注足夠的心力發掘孩子興趣、協助建立自信。很多自閉者喜歡藉由動手做去學習,對自閉年輕人來說,創客運動的興起是一大福音。

P311

我從他老師那裡學到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多用心幫他發揮長處,而不是拼命改正他的短處。伯納跟我以前太在意他不會做什麼了——先是擔心「他不會說話怎麼辦?」然後他說話了,我們又煩惱「他不會閱讀怎麼辦?」可是等他發現自己喜歡藝術之後,什麼都會了!為什麼呢?因為發揮所長的感覺很好!
【這個觀念不只適用於特殊兒,我覺得每個孩子都值得被這樣對待】

【書摘】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克里斯.貝利
天下文化出版

有一項提高生產力的建議我還沒讀完本書立刻就實踐了:遠離網路。
我並不是完全不碰,也不像作者嚴格限制上網時間,只是把家裡超難用的光世代停掉了。起這個念頭的時候稍微盤算了一下會不會導致自己網路戒斷症狀很嚴重呢?結果停用至今第四天了,覺得還好耶,反正白天都能找到有免費wifi的地方上網,小孩順便也戒掉睡前一定要看卡通的習慣(我家沒電視,現在連網路也斷了,不過小孩還是能在阿嬤家看到網路或電視或DVD的卡通,其實也不至於對孩子太嚴苛)
其他的部份能實踐的就先做,礙於孩子糾纏而不能做的,就存著以後再看看囉。

摘:
p55
三重點法則
每天起床先寫下當天結束前想完成的三件主要的事

p117
如果你想變得更有生產力,那麼管理好精力和專注力才是首要之務,時間管理反倒變得其次。
p119
唯有在你了解自己一天有多少精力和專注力,並且決定你想要完成的任務之後,時間管理才會變得重要。

p182
你要做的不是塞滿事情,也不是把你的精力分散在許多不錯的事情上。你的精力最好只用在最棒的事情上面。
p248
多工處理會形成一個多巴胺成癮的回饋迴路,實質獎勵大腦因為不斷尋求外部刺激而失去專注力。
受到多工處理蠱惑的,不光是我們的大腦邊緣系統。
更糟的是,就連前額葉皮質也有喜新厭舊的偏好。這意味著它的注意力容易遭到新奇事物的劫持——誠如我們都知道要用鮮豔的玩意去吸引嬰兒和小狗小貓,原因就在於此。

p249
事實上,大腦不能同時專注在兩件事情上;它只是在事情任務之間迅速切換,因此創造出一個假象,讓你以為自己可以同時處理多件事情。

p331
追求生產力過程中善待自己的九大理想方法:
一、更常暫停生產力的行為:多休息
二、回想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讓大腦養成正面的習慣
三、記下你遇到的某個正向經驗:訓練大腦更快樂地思考
四、大任務拆解成小任務
五、尋求自己的意見:假設別人碰到與你相同的難題,你會給出什麼建議?
六、獎勵自己
七、相信自己會成長
八、建立一份成就清單【以我自己來說就是閱讀書單】

九、看動物寶寶的可愛圖片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書摘】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 全球瘋行的習慣改造指南

查爾斯.杜希格 著
大塊文化 出版

摘:
●p33
如科學家所言,習慣之所以浮出,是因人腦不想太操勞,老是在找辦法減少工作負荷。人腦會盡可能將所有例行行為變成習慣,這種「好逸惡勞」的本能是人類進化的一大優勢。

●p81
鄧吉不會要求球員學習新習慣或新模式,但他會改掉球員的舊習慣,要成功改掉他們的舊習,祕訣就在善用已存於球員腦袋的現成習慣迴路。依據習慣形成的三步驟,鄧吉只挑中間的步驟(慣性行為)下手。他根據過往經驗得知,想要說服一個人接納新的行為模式,較容易的做法是讓開頭(提示)與結尾(獎酬)保持原狀或對方熟悉的模式。

要改掉舊習,必須讓提示與獎酬維持原狀,但加入新的慣性行為。

●p110
若要永久改變習慣,就得相信改變不是遙不可及。戒酒無名會的做法成效卓著,仰賴的是團體的力量,靠著群眾說服個體學習相信。只要大家彼此幫忙,一樣可以發揮宏效。在團體中,人較容易相信。

●p128
若能專心改變或培養核心習慣,就能帶動廣泛的改變。不過找出或定位核心習慣並不容易,得知道從何找起,說穿了就是深入分析自己或公司的特色。核心習慣提學術文獻所謂的「小贏」,因為他們能協助其他習慣開花結果,也能協助營造文化與風氣,讓改變具有傳染力,快速散至各個層面。

●p130
波曼之所以能讓菲爾普斯優於其他選手,習慣是最大功臣。拜習慣之賜,菲爾普斯成了泳池裡心智的巨人。波曼無須控制愛徒各層面的生活,只要針對若干習慣進行重點訓練,這些習慣無關游泳,卻與培養正確心態息息相關。他設計了一套練習操,協助菲爾普斯在賽前保持冷靜與專注,找出略高人一等的優勢,畢竟在運動場上,輸贏只是毫秒之差。

菲爾普斯十多歲時 ,每次練習結束,波曼要求他回家後要「觀看錄影帶,睡前看一次,醒時看一次」。

錄影帶並非指真的錄影帶,而是用心在腦中顯現完美比賽的模樣。每晚睡前以及每早睜開眼,菲爾普斯想像自己從泳池跳台一躍而下,在水池裡以慢速、十全十美的泳姿前進。他想像戒動手臂的姿勢、泳池四周的牆壁、轉彎、終點線、身後的水渦、嘴唇浮出水面時噴濺的水滴、結束時摘掉泳帽的感覺。整個過程他躺在床上,閉上雙眼,「觀看」整個比賽、細查每個細節,一遍又一遍,直到牢記每個細節。

●p151
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告訴我,研究顯示,幫助學生成功、曾強意志力最好的辦法,就是習慣成自然。

●p157
意志力不只是一種技能,那是一種肌肉,就像是手臂或腿上的肌肉,用得愈多就會愈累,所以還要用在其他事情上面的時候,就剩得更少。」

如果你想做一件需要意志力的事,像是下班後去跑步,你在白天的時候就必須儲備意志力肌肉的精力。如果你太早就因為無聊的工作用完意志力,像是寫電子郵件或是填寫複雜又無聊的支出明細表,等你回到家的時候,所有的力氣早就耗盡。

【育兒實在是一件很耗意志力的事,難怪沒力做別的】

●p160
海瑟頓說:「那就是為什麼讓孩子上鋼琴課或參加運動那麼重要。這跟培養優秀音樂家或五歲大的足球明星無關。你學習強迫自己練一個小時或跑十五圈的時候,就是在增加自我規範的力量。一個能在五歲時追著球跑十分鐘的孩子,六年級的時候能夠準時寫作業

戴普提表示:「對很多員工來說,星巴克讓他們接觸到生平第一次的專業訓練。如果父母、老師一輩子都在告訴你該做些什麼,然後突然間顧客對著你吼,老闆又忙到沒辦法指導你,你可能會感到無法解決排山倒海的壓力。很多人無法跨過那個轉換,所以我們試著找出如何讓員工擁有他們在高中沒學到的自律。」

●p165
員工真正需要的東西是如何處理轉折點的明確指示,某種類似於蘇格蘭病患小冊子的東西,也就是他們的意志力肌肉無力的時候,可以遵循的固定流程。因此,星巴克制定新的訓練教材,詳細寫出員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採取什麼固定步驟。新手冊教導員工如何應對特定的提示,像是大吼大叫的顧客或大排長龍的結帳人潮。經理用角色演的方式訓練員工,直到員工能夠自動反應。公司找出明確的獎勵,像是感激的顧客或經理的稱讚,得到這些獎勵的時候,員工就知道他們做得很好。

●p167
意志力就是這樣變成習慣:事先選擇某個特定行為,然後轉折點來臨的時候就進行那套慣性行為。

●p169
為什麼舒茲後來的人生如此不同於操場上其他孩子?他的老同學們今天有的是布魯克林區的警察與消防員,有的在坐牢,他則身家超過十億美元,還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執行長。他是從哪裡找到那股決定、那種意力,從公家住宅爬上私人飛機?

舒茲告訴我:「我也不曉得。我的母親總是說『你會是第一個上大學的人,你會成為專業人士,你會讓我們全都以你為榮。』她會三個小問題:『你今天晚上要讀什麼書?你明天要做什麼?你怎麼知道考試已經準備好了?』這些問題訓練我設定目標。」

●p206
行銷人員與心理學家很早就發現,如果我們在「展開」購物之旅的時候,先放進一堆健康的食物,等一下經過多力多滋、奧利奧餅乾與冷凍比薩貨架時,我們買下這些東西的機率就會大增。

●p224
電台聽眾不想要每次電台介紹新歌的時候,都做出有意識的決定。他們的頭腦想要跟隨習慣。大部份的時候,我們其實不曾選擇我們喜歡或不喜歡一首歌,那會花太多腦力。我們其實是對提示(「這聽起來就像其他所有我喜歡的歌」)與獎勵(「跟著一起哼很有趣!」)做出反應 我們不經思考就跟著一起唱或伸手轉台。

●p225
DJ要如何說服聽眾不要轉掉〈嘿,你好!〉這樣的歌,直到那些歌變得熟悉?塔吉特要如何說服懷孕婦女使用尿布折價券,但又不會嚇到她們?
答案是新舊混搭,讓不熟悉的東西感覺熟悉。

●p251
如果參加該次密西西比活動,可能遭到逮捕(或遇到更嚴重的事)。面對這樣的預期狀況時,多數學生大概都會動搖。然而,有些人與社群的關係很深,社群的社會習慣(朋友的期待以及熟人的同儕壓力)迫使他們一定得參加,所以不管他們是否遲疑,他們都買了巴士票。其他關心民權的人,他們所屬社團的社會習慣則指向些微不一樣的方向,所以他們心想。也許我待在家裡就好。

●p276
然而,科學家檢視夢遊者的腦部後,發現夢遊與所謂的「夜驚」有著截然不同的地方。如果是夢遊,人們可能會下床開始做夢中的事或其他輕度衝動。夜驚發生的時候,人們腦部的活動與醒來、半清醒或甚至是夢遊的時候,有著顯著差異。處於夜驚之中的人,似乎被可怕的焦慮所掌控,但並不處於一般所說的做夢狀態。除了最原始的神經區域外,他們的腦部被關掉,包括所謂的「中央形式產生器」也是一樣。腦部的這些區域正好就是斯奎爾博士以及發現習慣迴路神經機制的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的研究範圍。事實上,對神經學家來說,正在經歷夜驚的腦部,看來和遵守習慣的腦部十分相似。被夜驚所擾的人,他行為就是習慣,不過是最原始的那一種。夜驚時中央形式產生器跑出來的行為模式包括走路、呼吸、被巨大聲響嚇一跳,或是抵抗攻擊者。我們通常不會把這些行為想成習慣,但它們其實就是習慣:根深柢固存在於神經系統的自發行為。研究顯示,這些行為幾乎不需要腦部更高階區域的指示就能發生。
然而,這些習慣發生在夜驚時,卻有一個關鍵的不同點:由於睡眠抑制了前額葉皮質區以及其他高階認知區,夜驚習慣被觸發時,意識無法介入。如果「戰或逃」習慣被夜驚提示,就沒有辦法用邏輯或理智來戰勝。

神經學家麥哈維說:「會夜驚的人,他們的做夢不是一般的做夢。他們的夢沒有你我惡夢裡複雜的情節。如果事後他們還記得任何東西,只會是影像或情緒,像是即將發生的厄運、駭人的恐懼、需要保護自己或他人的必要性。然而那些情緒十分強大。他們是我們一生中學到的各種行為最基本的一些提示。用逃跑或保護自己來回應威脅,是每個人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做的事。出現那些情緒的時候,腦部高階區域沒有機會思考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們的反應會是深層的習慣要我們做的事。我們會逃跑、戰鬥,或是遵循所有腦部最能掌握的行為模式。」
如果有人在夜驚過程中開始感覺遭受威或性興奮(兩種最常見的夜驚經歷),他們會依據與那些刺激相關的習慣來反應。

有些科學家猜測夜驚可能與基因有關,有些則認為帕金森氏症等疾病讓人比較可能夜驚。我們還不是很了解夜驚的成因,但對於一些人來說,夜驚與強烈衝動有關。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書摘】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羅怡君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摘:

p029
正面看待任何人的「情緒依賴」,那正是展現最柔軟之處的表現,也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而這些需求並不會因為行為獨立而消失。

p048
即使說得出學習目的或某種意義,那麼,對孩子而言有更好、更適合的選項嗎?
這裡的「更好」指的是以孩子為中心的思考方向,傾聽孩子的說法,但並非「完全聽孩子的意見」;孩子們沒有太多生活經驗可以提供比較基礎,嘴巴說的好或不好,要或不要,很可能只是當下情緒的反應,需要進一步討論釐清。也因此,如何尋找更好的選擇,關鍵因素在於父母是否夠了解孩子的特質和反應。

p056
若我們的生經驗不夠多元,就容易落入「片段」拼圖的模式,孩子也因為遭遇同類事件而反應雷同,這樣的交互循環不易被日常生活的規律打破,自然也就看不見孩子其他面向。這又回頭牽涉到父母平日對孩子活動的安排與選擇,若我們不自覺地偏向自己喜好或是孩子特長,那麼便難免落入「果然如我所料」的結論了。

p057
停留在某些片面印象對孩子並不公平(即使是屬於「好」的、「正面」的評價),我們應該主動提供多元的事件機會,協助挖掘孩子各種未知的立體面向。對於未知的擔憂不如化為實際的行動,用具體的事項幫助孩子延展試探的觸角,讓孩子完成更多小小的成功來支持自己。

p070
只是我認為我「沒有資格」直接告訴孩子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應該怎麼解讀,極力避免任何「視角遺傳」和「立場世襲」;不以父母的角度篩選資訊和活動,讓孩子過早對很多事情產生結論。

p103
事實上,我們不太了解孩子有多少能力,只是覺得他們需要幫忙;我們不太承認孩子可以判斷,一味認為他們缺乏經驗;我們甚至不太理會孩子的表達,只嚷嚷著說你們不懂。於是我們介入、我們規劃、我們指導、我們關心,我們巴不得孩子都願意聽我們的,才能稍感安慰、覺得放心。

p132
正因為長大之後他們自然都會了解世間事物的複雜,也會驚覺老師與父母並非完美萬能,於是此時此刻的這份純然信任之心,就格外地需要被珍視對待,而我們如何詮釋處理每一件「小事」,就等於向他們示範我們對自己和對這世界的態度。

p133
我們眼中的小事,是孩子們生活中的大事。孩子不會突然變了樣,之所以變了,是因為我們從未在小事裡覺察他們。孩子不會生下就是如此,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從未在小事裡協助他們。

小事之所以是小事,因為它頻繁發生又不會有立即危害,但或許我們應該更改對「小事」的定義–––發生最頻繁的事情,才應該叫「人生大事」。

p147
有許多孩子從小就生活在缺乏信任與信賴的環境,延宕獎勵這種事只是嘴巴說說而已,相信的人就輸了;也就是說,若孩子受過言而無信的欺騙,那麼等待就變得毫無意義,當然先拿先贏,不然萬一有人反悔怎麼辦?

p194
輸的時候,孩子難免不服氣,然而這時卻是最好的時機,點出「對手」優點,讓孩子看看別人贏的道理,即使孩子嘴巴不讓步,也別勉強孩子,他們心裡會默默消化這些中立客觀的資訊,成為下一次自我精進的養分。低調處理孩子的情緒,不指責、不隨之起舞,提供給他更多分析資訊,說完之後,雲淡風輕繼續過日子,孩子自然一次又一次地慢慢降低情緒強度。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書摘】我比別人更認真 : 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

柯文 著
天下文化出版

重點:正確的努力和及早開始比天賦重要

延伸閱讀:老師,我的孩子都不練琴怎麼辦?

摘:

●p051
在這些研究裡,所有研究對象都是我們稱之為「極有天賦」的人。然而研究人員一再發現,這些人在展開密集訓練之前,鮮少出現早慧跡象。早慧者確實偶爾有之,但絕大多數案例都不是。說到看似天賦很高的人,我們隨便都能想到幾個例子,但研究人員檢視許多高成就者後發現,至少在某些領域,大部份的頂尖高手並沒有早慧跡象。對音樂家、網球選手、藝術家、游泳選手和數學家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論。當然,這類結論無法證明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天賦,但它們代表一個凡人尋味的可能:即使天賦確實存在,它恐怕也不具關鍵影響力。

●p100
沒錯,總練習時數與卓越表現極度強烈相關。但是,假設第三組裡有個小提琴家在十八歲時立志朝國際演奏家之路邁進,以成為第一個帕爾曼或喬許瓦.貝爾為目標。他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就是,和他同齡的頂尖小提琴家(也就是他比須並駕齊驅或勝過的那些人),所累積的練習時數已經是他的兩倍多。如果他想趕上他們,就必須比他們練得更勤快,因為他目前的練習時間(一週九小時)遠少於他們(一週二十四小時)。因此,如果他想在壯年時趕上他們,他的練習時間必須增加許多倍,但這麼一來,等到了應該承擔成人責任、開始經濟獨立的年紀,他還是必須把這個耗費諸多資源的志願當成人生的全部重心。簡單講,理論上這些年輕男女都有機會躍上頂尖小提琴演奏家的舞台,但實際上幾乎不可能。第三組小提琴家的困境,隱含了一個重要課題,適用於所有個人和組織。

●p102
舒適區
學習區
恐慌區
只有學習區裡的活動才能帶來進步。這是我們還做不到的技巧和能力所在。我們在舒適區裡永遠不可能進步,因為這些對我們來說已經是輕而易舉的活動,至於恐慌區,那裡的活動難到我們連怎麼著手進行都毫無頭緒。找出學習區(這並不容易),然後隨著學習區的變化,強迫自己堅持下去(這更是難上加難),這就是刻意學習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特質。

●p242
隨著每個領域的卓越條件愈來愈高,潛在成就者從小所處的輔助環境也愈來愈重要。沒有人能憑一己之力而出人頭地,而卓越者的人生有個鮮明特質就是,他們在發展的關鍵時刻都得到寶貴的輔助。當然,有的卓越者必須對抗貧窮和阻撓,但這和缺乏輔助是兩件事。幾乎在每個例子裡,輔助環境都位居關鍵。

●p243
輔助環境有幾個層次,其中有些我們無能為力。雖然關於各層次輔助環境的研究也都提出有價值的見解,有助於塑造你能控制的環境。西蒙頓觀察到:「最高的專業水準最可能出現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例如,著有《文明的軌跡》的知名英國藝術評論家克拉克相信,偉大的藝術通常誕生於承平時代;坐困愁城的居民不會有豐富的雕塑或交響曲作品。西蒙頓的研究發現:「無政府時期較難孕育出卓越的創作者,但在政治分裂時期,當文明分裂成許多獨立邦國時,這種時代較可能人才輩出。」

如果文化位於輔助環境的一端,屬於最寬廣、不可變的部分,那麼另一端就是家庭。廣泛的研究顯示,家庭是目前最重要的輔助環境。環境能在人們拿手領域的發展造成重大差異。即使是童年時期過後才開始發展的商業和其他領域,針對有效的家庭輔助環境的研究,提出了能更廣泛應用的重要課題。

●p244
家庭輔助環境最大的價值在於讓一個人提早起步。我們在棒球投球和芭蕾等幾個專精領域看到,身體只有在小時候能力幅調整,之後骨頭長硬了,就不可能有所改變。

小提琴手的大腦貢獻給左手(也就是按壓音符的那隻手)的工作區塊,較一般人的大腦多,而且多於貢獻給自己右手的工作區塊 在很小就開始學琴的人身上,這個效應特別明顯。另一項效應和髓鞘質有關,也就是隨著練習的增加而緩慢包覆神經元周圍的物質,它能保護並強化大腦裡的重要連結。童年時期的練習所引發的髓鞘質生成反應,較成人時期的練習旺盛。一項針對專業鋼琴家的研究發現,十六歲前的練習愈多,大腦裡關鍵區塊的髓鞘質就愈多 早期起步具有人生後期難以重現的優勢。

然而,另一項因素比這些優勢都重要得多,說起來也很單純:時間和資源。一如我們不斷看到的,要達到世界級卓越境界,需要數千小時專注的刻意練習。對肩負家庭和事業責任的成人來說,要為只有成本、沒有收入的純發展活動投入這麼多時間,實在難以承擔。人通常只有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才有如此充裕的時間。

●p245
這個現實賦予提早起步另一項我們討論過的優勢。在任何可以從小開始發展的領域,起步太晚可能導致一個人永遠無法迎頭趕上。

輔助環境的特質顯然很重要,許多研究人員也已找出最重要的特質。

儘管這些人(各領域卓越者)父母的背景、職業和收入有許多差異,但他們的家庭通常是以孩子為重心。孩子在家裡具重要地位,父母願意為了幫助他們做許多事,幾乎是任何事。此外,這些父母有很強的工作倫理,也以身作則實踐這些信念。先工作再玩樂、負責、追求目標。
「追求卓越、克盡全力、努力工作、善用時間等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價值。」

●p246
在挑選領域時,這些高成就者的父母會在大方向強勢引導,但在具體項目的選擇方面,機遇就扮演重要角色。藝術家通常有藝術家父母、運動家通常有運動家父母、數學家和神經學家則出自博學的父母;父母在子女年幼時即鼓勵他們往這些方向發展。但是,孩子最後會因為剛好有一架鋼琴而選擇學鋼琴,因為游泳隊正好缺一名隊員而成為游泳選手。並沒有哪個明確領域對孩子產生難以抗拒的吸引力,父母也不會強迫他們。

父母的確會挑選老師,而隨著孩子日通精進,需要挑戰更高層級時,父母就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孩子碰到的啟蒙推手幾乎 都是就近取得,如地方教練、老師或親戚 但是等孩子進步到某個程度、勢必需要更好的老師時,後續的指導人選經常就沒那麼容易找到;父母必須投入許多時間和心力,打聽到適合的老師,開車送孩子上下課。最後,這些年輕人才拜入大師門下。要跨出這一步,父母及學生都必須犧牲許多時間、金錢和心力。

●p247
除了選擇適當的新老師,這項研究計畫裡的父母也會追蹤觀察子女的練習,保留練習時間,也確認子女按時練習。這點值得多所著墨,不只因為練習是成就的重要關鍵,也因為孩子似乎特別討厭練習。

●p248
一個具啟發力的環境能提供許多學習機會,並寄予孩子高學業成就的期望。具輔助力量的環境則是一個規則和分工定義清楚的環境,對於誰該做什麼沒有太多爭議。啟發力和輔助力兼具的家庭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表現遠較積極、專注和機敏。

●p251
行為財務學研究發現,相當年幼的孩子可以接受機率和統計學的商業應用,而這些知識對優質經濟決策、避免常見非理性錯誤特別重要。

●p272
更根本而言,學習某個特定領域的技能是刻意練習的主要目標之一,它有時能受惠於外部激勵,尤其是在學習早期。即使是布魯姆研究裡的頂尖人物,在幼時入門階段也需要許多外部激勵。父母都會要求他們練習,然而這些案例有意思的一點是,當父母迫不得已祭出威嚇手段時,他們經常採用的手段是訴諸學生的內在動機。他們不會說「你不練鋼琴,我們就不發零用錢給你」,而是「我們要把鋼琴賣掉」。如果這孩子真的不在乎鋼琴或游泳,這些威嚇就不會見效。

●p278
故事被拍成「天生小棋王」的西洋棋神童衛茲金提出一個解釋:「大部份西洋棋天才兒童都會凋零。別人告訴他們,他們是贏家 於是,當他們進入無可避免的撞牆期時,就會被困住,然後以為自己一定是輸家。」

相反的,頂尖成就者小時候鮮少是神童。商業界絕對能驗證這點;威爾許、奧格威和洛克斐勒在年幼時,幾乎不曾顯露未來會出人頭地的跡象。

布魯姆研究裡的二十四位鋼琴家都「有人督促他們」上鋼琴課,和幼兒時期就迫不及待坐在鋼琴前的孩童正好相反。

這些卓越者有一個共同現象:過了受人督促練習的年紀後不久,這些未來的成就 者在某一個時點對自身領域的態度出現重大轉變。他們的驅力轉變為內在層面。

●p280
熱情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漸次發展而成,就像高超技能本身一樣。世界級的成就者在一股動力的驅策下精益求精,但他們並非一開始就如此,例如音樂和運動,大部份未來的卓越者一始必須有人督促。

●p281
乘數效應:在某個領域的一個極小優勢,能引爆一連串產生更大優勢的事件。
例:假設有個人的手眼協調、前臂力道和反射動作等能的略優於常人。一開始,他可能會因為棒球打得比學校同儕稍微好一點而獲得滿足感。……這份滿足感可能讓他做更多練習、更積極找人在下課後及週末一起打球、參加球隊甄選(不只是校隊,還有暑假聯盟)、尋求專業指導、觀看並討論電視轉播球賽等等。他可能因此融入一個內涵日益豐富的環境,以磨練棒球技巧。……早期儘管看似薄弱的因素,就這樣隨著時間不斷擴大。

乖數效應歷程,與布魯姆研究裡那些明日之星的實際經驗十分類似。他觀察到:「不管在哪個領域,這些年輕學生在啟蒙老師眼中,大部分都有快速學習能力。……他們是否真的比別人學得快,尚屬未知。……然而,在啟蒙老師心中占有『快速學習者』地位,是激勵的重要來源。老師很快就視他們、待他們為『特殊』學習者,而學生非常看重這點。」

●p284
在任何年齡,鶴立雞群都是贏得注意力和讚美的絕佳方法,它能啟動乘數效應,卻不必仰賴任何天生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游泳選手、體操選手、西洋棋士、小提琴家和鋼琴家的研究顯示,成就愈高的人,起步的年齡越早。

●p285
一個啟動乘數效應的類似方法是,在缺乏競爭的地方開始學習技能。在一個只有一百個同齡孩童的小鎮,比在十萬個同齡孩童間容易出頭,而被封為數學神童。

許多少年得志者都有相同經驗:他們原本是地方名人,等到進入更高層次的競爭時,才發現人外有人。一名鋼琴家憶及他進入一所菁英音樂學校時的情況:「這就像震撼彈。當你與世隔絕,環境在在都讓你以為自己是一號人物時,你不容易發現有人鋼琴彈得真是好。」但沒有關係,到了這個時候,這些人已經培養了持續不懈的動力。

●p287
 最重要的是,我們瞭解到,熱情是漸次發展而成,並非一開始就全盤到位。我們也看到一些線索指出,在啟動自我驅策力發展的過程中,童年尤其扮演重要角色。

艾瑞克森對此的研究極為深入,以至於能說出下列這番話:「教養問題是研究的蠻荒地帶。對孩童催逼太甚,他們憤怒反彈。你必須培養一個自行選擇為該領域投心力的獨立個體,讓他覺得能憑自由意志達到這些層次,並意識到卓越之路將是漫長的歷程,這是身為家長能做的事。」

●p288
你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事物是重要的本質,因為刻意練習是一項重大的投資。卓越之路需要你付出畢生最大的投資,你必須為個人目標耗費人生多年光陰,而只有抱持強烈動力想要達成這個目標的人,才能做得到。

嘉德納在研究了那七位成就卓越者後發現,「通常,創作者要犧牲個人領域的正常關係,做為能夠繼續努力的手段。」這種人「對自己的工作走火入魔。幾乎沒有實質的社交生活或嗜好。」

●p289
這就是為什麼信念是宿命的限制。每位卓越者一路上都會遭遇艱困。無一例外。如果你相信,只要做得對,就能克服問題,那麼你至少有機會再接再勵,更上一層樓。但若視挫敗為自己缺乏必要天賦的證據,這些人就會放棄:以他們的信念而言,放棄相當合乎邏輯,而他們也永遠無法達到原本可能實現的成就。

心得:想到我自己升國中前的美術班考試失敗…就是信念錯誤導致我認為自己缺乏必要天賦(然而又不甘心。既不甘心,又沒自信)。總之這把年紀也無法挽回什麼。就專注在幫助自己的孩子吧。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書摘】教育扭轉未來:當文憑成為騙局,21世紀孩子必備的4大生存力

東尼.華格納,泰德.汀特史密斯 著
時報出版

我覺得本書批判的東西,大部份放在台灣也相差不遠,可能我們台灣喜歡跟著美國的腳步走,所以該嘗的惡果也差不多。裡面提到在美國如果不上大學,有其他的路,比如完善的技職教育可選嗎?書中的答案是美國沒有。台灣一樣啊!技職體系被弄爛了,一般大眾除了去擠大學,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如果不想再讓孩子嘗到一樣的惡果,要等教育體制改變也太慢了,要變就只能個人自己變了。

●p029

只要問父母對孩子有什麼期待,他們的回答幾乎無一例外:「只要他們過得快樂就好。」但是我們看過太多例子,父母與學校都是採用毫無建設性的方式對待孩子。我們根據與生活技能無關的內容評鑑孩子的能力,通常還會告訴孩子,這是不容迴避的挑戰。我們會對孩子說,如果不能順利從高中畢業,將來一定會過著窮途潦倒的日子,但是我們卻沒辦法讓孩子在讀高中時接受有意義、有參與感的挑戰。我們讓孩子打從心裡相信,進入知名大學讀書是通往成功人生的致勝之鑰,但接到幾所大學回絕入學申請的通知後,卻又訝異孩子怎麼會覺得自己是個徹徹底底的蛇。

●p059
不知是什麼緣故,社會大眾都認為接受十二年養成教育的學生,如果不曉得某些學科的重要內容(比如十九世紀的克里米亞戰爭)就會終生遺憾。如果這還不嚴重,想想當一位學生從內布拉斯加州搬家到伊利諾州,一定會重複上過兩次克里米亞戰爭,顯然教育體系一定有很大的問題。現在推行「共同核心科目」(Common Core)目的,是更大程度把教學內容標準化,以便讓學生依照相同的順序學習,如此就能讓學生準備好進入大學了。

●p068
父母和老師可以幫助孩子維繫熱情,或發掘對新事物的熱情,而且最重要的,協助他們將這股熱情轉化成發展關鍵技能的途徑。一位能在求學階段擁有使命感並全心投入的孩子一定是能長期累積學習成效、記住所學知識的學生。

●p069
七大生存技能:
一、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二、透過網絡合作並以身作則
三、機敏靈活,隨遇而安的調適力
四、積極主動的創業家精神
五、有效的口語、書面與多媒體溝通能力
六、掌握資訊進行研判的能力
七、好奇心與想像力

●p082
很多在低所得社區被視為成功案例的特許學校,其實相當倚重像傳教士般犧牲奉獻的年輕老師,需要靠他們長時間工作,一直消耗到這些老師撐不下去為止。如果不可能無限量供應如此無私的師資,就不可能擴大特許學校的成功案例。

●p132
統計學的用途顯然比微積分廣,而現行數學課程需要修改的範圍絕不僅於此。假設我們可以把數學課程、教科書、測驗考試、教學計劃,和家庭作業通通打散重排,而且學生都能像成年人一樣擁有豐富的資源,包括筆記型電腦和 khan Academy、WolframAlpha應用軟體,則新版的高中數學課程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一、前期準備階段:透過學生的智慧型手機,教他們學會各種工具進行數學運算,讓他們知道指數、方程式的運算是怎麼一回事。確認所有學生都能理解基本的數學運算,並使用圖像讓這些運算方式一目了然。

二、後期準備階段:導入代數、幾何、三角函數和微積分的概念,讓學生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想出有創意的方法處理問題。

三、高一階段:導入機率、統計、決策分析,和倫理/價值的觀念。

四、高二階段:導入估算、數學模型、設計演算法,和資料分析的課程

五、高三階段:自主進行跨領域研究,運用數學概念提出高階研究計畫,學習如何找出適當的數學觀念解決問題,在實作中達到學習效果。

●p140
說話和寫作的說服力是一體兩面,能在大眾面前用一貫思維闡述的人,多半會用寫作方式磨練自己的演說技能。

首先,學生要能維持寫作的習慣。提升寫作能力就跟其他技能一樣,需要花很多時間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其次,學生寫作的訴求對象必須是真正的閱聽人,這樣才能給學生定期的回饋意見。對閱聽人寫作,而且是寫自己掌握或在意的事,才是讓學生從中培養正式發聲、表達意見的關鍵因素。

●p155
現在的孩子已經有能力接觸浩瀚無邊的書面資料,我們應該鼓勵他們順著自己熱愛的議題,盡可能大量閱讀,不論是自然、體育,還是小說《哈利波特》。

●p158
二十一世紀的模式
邁向成功的語言技能:
□活用充份的字彙
□閱讀多樣化的書面資料(小說、詩篇、劇作、散文、新聞)
□能利用不同的媒介和不同的風格進行清楚的溝通
□擁有獨立且經得起檢驗的有力觀點
□提出深思熟慮的問題
□參與有建設性的辯論

●p164
邁向成功的歷史技能:
□謹慎分析歷史事件和資訊來源
□對於歷史動態發展與啟示有一套獨立的觀點
□寫出思路清晰、發人深省的歷史論述
□透過詰問進行有建設性的辯論
□將歷史發展過程與塑造我們所處世界的時事建立連結

●p172
邁向成功的科學技能:
□理解世上萬物運作的方式
□有能力提出科學假設加以驗證
□有能力看出深層的問題並設計實驗找答案
□根據科學原理建立世界觀
□將所學原理跨領域運用
□發揮科學創意

●p180
邁向成力的外文技能:
□真正能說一口流利的外文
□了解文化差異,並能了解之間差異
□有能力進行跨文化團隊合作
□運用科技達到多語通的境界

●p188
提升競爭力的十個關鍵
一、學會如何學習
二、有效溝通
三、和他人有效達成具有生產力的合作模式
四、運用創意解決問題
五、化失敗為助力
六、推動組織和社會三改變
七、做出完善的決策
八、規劃專案達成目標
九、建立堅毅不拔的人格
十、發揮熱情和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p238
美國的教育體系有一個大缺口需要改善:年輕世代如果不讀大學,就沒有其他好的替代選項可供選擇。在芬蘭、德國有四五%的高中畢業生選擇不進入大學就讀,改接受各種行業的訓練,通常能在職場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但是在美國不進大學的年輕世代,大概只能去麥當勞報到了。

●p249
關於講課這回事,有個流傳已久的說法描述得最傳神:所謂講課,就是老師把筆記摘要交接到學生筆記本上的一種儀式,而且在儀式進行時不用動到大腦–––兩邊都不用。

●p252
很多人以為學生大腦會在晚上入睡時進入昏昏沉沉的狀態,實則不然……大腦最接近休眠狀態的時刻,其實是在課堂上聽講的時候。

●p266
當老師的,無論是多麼專業的老師,都會想著要教別人。他們會預先設想好共學團的學生素質處在某一水準–––而且通常不是朝向班上最聰明的,就是會朝向最駑鈍的一方傾斜–––然後針對這個預設的程度講課,而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在聽講的時候其實沒有多大收穫。換成我們社工上場時,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共學團的學生在疑惑中設法弄懂學習的內容,等到鄉們有能力請真正的專家來班上幾次的時候,再請他們釐清學生是否誤解了某些基本概念,而不是請專家來上課。社工對學生最大的幫助其實是在課堂之外,對於印度低收入戶的孩子來講,這才是成年人最需要替他們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