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書摘】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發展正向性格,培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恆久能力

保羅.塔夫 著
親子天下 出版

摘:
●p84
與其把非認知能力當作是可以教授的技能,我的結論傾向把它們看作是孩子成長「環境」的產物,這樣會更精確也更有用。目前已有充分的證據顯示,這符合兒童的早期發展;近幾年來我們已經愈來愈了解,惡劣環境對兒童早期發展的衝擊。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即使在初中及高中,孩子的非認知能力絕大部分是出身環境的反映,這環境也包括他們就讀的學校。

●p94
對於大多數兒童,最重要的環境因素是他們經驗到的關係,比方說大人平日(特別是生活有壓力時)與他們互動的方式,至於孩子居住的硬體建築反倒屬次要。

●p114
決定日後成功的大腦發展,大部分在出生後三年就大抵定案。早期幾年發展的能力,可能較難從幼兒就學準備度的測驗看出,但認字母跟數字是可以測得的,而且這些技能牽涉到執行功能,也就是學者近來確認是幼兒園與日後成長中非常珍貴的能力:專注於單一活動並且持續一段時間的能力,理解和遵循指令的能力,處理失望和挫折的能力,能與其他學生交流的能力。

只要是想伸出援手,協助低收入孩童的早期非認知能力培養,都會面臨這個挑戰:孩子在學前教育裡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並無助於執行功能的培養。反倒是透過環境中與父母跟其他成人的日常互動,才能幫助孩子建立執行功能。

●p148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幼兒園的第一天,代表了形塑與影響成長的環境出現重大改變。從那天開始,多數孩子清醒的時間是受到老師看顧,不再是由父母主導。這個轉變有兩個重要含意。首先是實務層面,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介入五歲之後的弱勢兒童環境,應該把焦點放在學校而不是家庭,這會是比較容易且有效的著力點。其次,從發育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孩子過去承受惡劣環境的成長壓力,現在面臨新的領域,這些壓力會浮上檯面,而且被放大。

●p156
我們看到孩子或青少年行為不當時,往往出現下列直覺判斷–––他們已經理性考慮到行為後果,並且盤算出這些行為的好處大於壞處。於是我們的反應通常是試著升高不當行為的代價,像是加重處罰。但除非孩子是經過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並且選擇行為不當,否則這種處罰毫無意義。其實,神經生物學研究提供的主要洞見之一是,青少年經常受到情緒、心理,以及荷爾蒙的力量擺布,而非基於理性思考,而出身逆境的孩子更是如此。

●p168
菲爾之類的獎勵研究,面臨到一個苛刻的現實:對於出身貧困環境的孩子,已經看到良好教育能得到多少林林總總的物質回饋了。具有高中學位的大人,生活過得就是比高中沒畢業的好。平均來說,這些人不只收入更高,家庭也更美滿,身體更健康,被逮捕入獄的可能性更低。具有大學學歷的人平均來說,生活同樣過得比大學沒畢業的要好。青少年都知道這一點。然而,當他們面臨各種關鍵決定,牽涉到他們追求更高學歷的可能性,出身逆境的少年卻常做出違背自己利益的選擇,於是出人頭地之類的目標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p172
人類三大需求:自主性、勝任感、自我連結

●p176
想要學生培養出這些積極學習的習慣,最重要的是,盡可能把時間放在營造環境,讓學生在此有歸屬感、獨立性和成長性上

●p186
如果孩子在學校得到歸屬感,得到大人傳達出正確的訊息,讓他們知道自己有潛力,並且帶著同理與尊重的態度關心他們,在某種程度的同情和尊重下加入他們,那麼學生會更願意上課,更能夠堅持面對困難的功課,也更有韌性去處理日常學習的各種瑣碎氣惱與挫敗。

●p190
幾乎沒有證據顯示,從學生的恆毅力或堅持度直接下手改變,就能有效改善學生的課業表現,雖然某些學生可能比其他同學更加努力完成任務,或表現自律,但如果學校或課堂環境幫助學生培養正面心態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每位」學生都可能表現出恆毅力與堅持。

●p192
這些積極學習的行為是怎麼來的?
法林頓的答案是個人品質,她稱之為「學術堅持」,這是持續積極學習的傾向。法林頓認為 具備學術堅持的優秀學生,與他人不同的是,他們面對失敗依舊屹立不搖,就算沒考好,也繼續努力讀書;碰到複雜難解的課業,會找出新的鑽研方式,不輕言放棄。在法林頓的公式中,學術堅持與非認知能力有一些共通點,如恆毅力,自我控制以及延遲享受。但是這些個人特質已得到心理學家證實,經乎是經久不變的穩定特質;而學生的學術堅持,依照法林頓所寫,其實要取決於環境。學生可能在十年級時展現堅持不懈,而不是十一年級,他或許特別鑽研數學,對歷史就沒那麼積極;他甚至可能在星期二特別有學習精神,但星期三就未必。法林頓引用的研究,並沒有證據顯示特定介入措施能改變學生內在的恆毅力強弱,但有很多證據指出,學生對學習科目的堅持,很容易因為學校或教室環境改變而增減。

●p193
這裡有個重要的區別:如果你是老師,在培養所謂恆毅力這種特定基本性格上,你可能永遠無法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恆毅力的人。但你或許有辦法讓學生表現有恆毅力的行為,採取有恆毅力的行動。法林頓認為,這才是重要的。堅持不懈的行為能讓成績進步,這是你(以及學生跟整個社會)期望看到的。

有什麼能讓學生堅持自己的行動?法林頓從研究中得到結論,堅持鑽研課業的關鍵因素來自學生的學術心態–––每個孩子與青少年具備的態度與自我認知。法林頓將學生心態的大量研究凝練成四個基本信念,這些信念對學生能否堅持求學最為重要:
一、我屬於這個求學圈子
二、我的能力和效能會因為努力而增加
三、我有辦法做到;以及,
四、這個科目對我很重要。

●p202
老師的評語是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從許多弱勢學生的角度來看,信任問題會影響評分的可信度:老師批評我的作業是想幫我進步,還是因為他討厭我?老師是朋友還是敵人?出身良好背景的學生就算碰上這個問題,最多不過翻個白眼。我才不在乎老師怎麼看我呢。然而,對於弱勢學生,特別是那些壓力回應系統受到童年逆境影響的學生,這個問題可能相當要命而且急迫,同時決定了他們對上學感受的好壞。

●p224
EL學校的核心前提是,品格及個性無法經由老師的指令或教學來建立,必須透過挑戰性高的課業,讓學生體會何謂堅持學習的經驗。

●p225
只有歸屬感是不夠的。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動力,喜歡在校學習,他必須體認到自己正在做一件重要的事,這件事充滿挑戰、嚴格,而且有深度。

小組會議以及克服有意義的學習挑戰,對於發展法林頓所說的正面學術心態十分關鍵,像是「我有辦法做好這件事」,「我的努力可以讓自己更厲害更能幹」。其實這就是法林頓所說,讓孩子培養積極心態最有效的方式,對於弱勢孩子更是如此;碰到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想辦法處理(並且得到同伴合力幫忙,老師提供協助,或是兩者兼具),最後終於想出解決辦法。如果學生有機會體驗這個過程,那麼誰都不必找什麼抽象道理或理論,說服孩子要培養成長心態。因為他們直覺相信,這樣的努力會幫助大腦成長,孩子之所以相信的理由很充分:他們感覺到自己正在感長。

●p235
許多採用深入學習原則的學校,遵循這樣精神–––歡迎同學的批評、改正,與調整;學生的作業會參考老師及同學的回饋建議,修改好幾次,持續一整個學年。提倡深入學習的人,奉行這個基本信念:常常接收批評,一再修訂作業,堅持完成長期報告;處理來自實作經驗的挫敗情緒,這些實際經驗不只幫助學生發展內容知識和智力,還能增長他們的非認知能力,也就是法林頓所說的學術堅持,其他的說法還包括恆毅力與韌性。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書摘】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安德斯.艾瑞克森 羅勃特.普爾 著
方智 出版

關鍵字:心智表徵

關於天才的研究,確立了要成為頂尖專家,練習是比天賦更重要的因素。
既然確定了練習的重要性,就要知道怎樣的練習法才是最有效的。這本書就在闡明如何刻意練習。

延伸閱讀:《萬萬沒想到》裡的p114〈練習一萬小時成天才?〉

摘:

●p32
無論天生基因在那些「有天賦」的人的成就中扮演何種角色,他們擁有的主要天賦,其實是「人類大腦與身體的適應力」,而這項天賦,我們每個人都有,那些佼佼者只是比其他人更善於利用。

●p35
投注足夠的時間以正確的方法練習,才能有所進步,別無他法。

●p52
研究顯示,大體而言,一個人的表現一旦到達「可接受」的程度,動作成自然,再多花幾年「練習」也不會進步。若真有影響,那些有二十年經驗的醫生、教師或駕駛人相較於只有五年經驗的,狀況很可能更差,因為那些已經自動化的技能並未透過刻意練習精進,反而逐漸退步。

●p59
克服障礙之道不在於「更加努力」,而是「嘗試新方法」,也就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p60
克服障礙最理想的做法,就是以不同方式應對。

●p67
研究顯示,學習新技能相較於持續練習已習得的技能,更能使大腦產生結構性變化,但逼得太緊或時間過久,可能讓人筋疲力竭,導致學習效果低落。大腦和身體一樣,在被逼出舒適圈,但不是離開太遠時,改變最快。

●p82
想要掌握身體的恆定傾向以激發改變,可以這麼做:鍛鍊的難度夠大、時間夠久,身體便會有所改變,好讓挑戰變得輕鬆些。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變強壯了,耐力、協調性也變好。不過得注意一個問題:代償性變化發生後,例如長出新的肌肉纖維且變得更有變率、長出新的微血管等,身體便能應付先前覺得困難的體能活機,於是又覺得舒適了,不再有所變化。為了持續改變,就得不斷付出,跑得更遠、更快、更努力。若不持續逼迫自己,身體就會安於當下的恆定狀態(儘管是和之前不同程度的恆定狀態),不再進步。

這就是為什麼要待在舒適圈外面:你必須不斷挑戰極限,好讓身體一直發生代償性變化,但若把自己逼得離舒適圈太遠,又可能造成傷害,反而導致退步。

●p104
心智表徵的一項重要特色是「領域限定性」,也就是只適用於正在培養的技能。以史提夫.法隆為例,他為記憶長串數字發展出來的心智表徵,對記憶長串字母毫無幫助;同理,棋士的心智表徵無法讓他在一般的視覺空間六力測驗中更具優勢,跳水選手的心智表徵也無法用在籃球場上。

這大致說明了專家級表現的一項重要事實:所謂「通用技能」並不存在。

●p107
專家與一般人的主要差異在於長年的練習改變了專家腦中的神經回路,製造出高度特化的心智表徵,進而在記憶、模式認知、問題解決等方面表現驚人–––想要躍上自身專業領域的顛峰,這些高階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p120
刻意練習的主要目的在發展有效的心智表徵

●p129
刻意練習的黃金法則
刻意練習和其他有目標的練習有兩大差異:第一,該領域必須發展得相當成熟;第二,需要有個老師提可以幫助學生改善表現的練習活動,或是以該領域頂尖專家的經驗為師。

●p131
這些領域有許多共同點。第一,能以客觀方式(例如非輸即贏的棋賽,或是兩人或兩個隊伍之間的比賽),或者半客觀的方式(例如請專家評審評分)衡量表現。這點想來合理:如果對表現的好壞沒有認定標準,也無從得知如何改變才能改善表現,很難發展出有效的訓練方法,甚至近乎不可能。若是對進步的定義模糊,又怎麼發展得出改善表現的方法?第二,這些領域的競爭激烈到讓從事者擁有強烈的練習和精進動機。第三,這些領域大多十分成熟,相關技能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第四,這些領域有專業人士擔任教師和教練,隨著時間過去發展出日益精深的訓練技巧,讓該領域的技能穩定提升。技能精進和訓練技巧的發展相輔相成,新的訓練技巧能讓人更上一層樓,進步又會促成訓練上的創新(又是一種良性循環)。

●p140
要成為傑出的小提琴家必須投入幾千個小時練習,沒有捷徑,也沒有花少許時間就能達到專家程度的「天才」;就算是這些被德國頂尖音樂學院錄取的小提琴資優生,投注極大量時間練習演奏技能的人,其表現平均都優於練習時間較少的人。

●p143
刻意練習和其他有目標的練習有兩大差異:第一,該領域必須發展得相當成熟,佼佼者的表現水準和新手有極大差距,例如音樂演奏(顯而易見)、芭蕾和其他舞蹈、西洋棋,以及多種個人和團體運動,尤其是針對運動員個人表現評分的項目,如體操、花式溜冰或跳水。哪些領域條件不符呢?幾乎沒有或不具直接競爭性的活動,例如園藝和其他嗜好,以及現今職場的許多工作,如企業經理人、教師、電氣技師、工程師、顧問等。這些領域因為缺乏評估表現是否卓越的客觀標準,難以找到有關刻意練習的累積知識。

第二,刻意練習需要有個老師提供可以幫助學生改善表現的練習活動。當然,要有這樣的老師,代表得先有人透過可以傳授的學習方式,達到某種技能水準。

●p144
刻意練習的特色:
□刻意練習培養的技能已經有其他人知道該怎麼做,也已建立成效頗佳的訓練技巧。
□刻意練習只在跨出舒適圈後才能奏效,需要學生不斷嘗試去突破現階段的技能水準。
□刻意練習必須有定義清楚明確的目標,且往往涉及改進想要達到的表現的某個面向,而不能只設定模糊的整體改善目標。
□刻意練習是「刻意」進行的,也就是必須全神貫注,有意識地行動。
□刻意練習包含意見回饋,並根據該回饋調整努力方向。
□刻意練習能產生有效的心智表徵,也仰賴心智表徵運作。
□刻意練習幾乎等於加強或調整先前習得的技能,必須著重該技能的特定面向,努力改善;而隨著時間過去,這一步一步的改最終會打造出專家級表現。

●p153
找出專家後,就去弄清楚這名專家做了些什麼和其他人不一樣的事,足以解釋他為何有傑出表現。就算他做的許多不一樣的事和傑出表現也許並無關連,但這至少是個起點。

條件允許的話,最理想的方法永遠是跟著優秀的教練或老師學習。

●p157
刻意練習和設計來達成特定目標的相關練習法,都包含個人化訓練,這些多得獨自進行的訓練活動就是為了加強某部份的表現。

●p159
你之所以必須投入一萬小時或更多時間練習,以成為世界頂尖的小提琴家、西洋棋棋士或高爾夫球員,是因為與你比較或競爭的人各個都投入了至少一萬小時或更大量的時間練習。

●p198
老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協助學生發展個人的心智表徵,才能針對表現自我監控和修正。

●p200
開始分心或覺得輕鬆好玩時,大概就代表沒有進步。

●p209
想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有效練習一項技能,建議記住三個重點:專注投入、意見回饋、解決問題。

●p218
科學至今仍難以證明有一種通用的「意志力」適用於所有狀況。例如,我們無法證明,為了準備全國拼字比賽而以足夠「意志力」付出無數小時學習單字的學生,若被要求練習鋼琴、西洋棋或棒球,是否也能展現同樣多的「意志力」。事實上,證據反而顯示,意志力是一種非常受情境影響的特質,人們往往發現在某些領域比較容易鞭策自己,其他領域則不。如果凱蒂努力研究琪藝十年後成為特級大師,凱爾只下了六個月的琪就放棄,這表示凱蒂比凱爾更有意志力嗎?假如我說凱蒂練了一年鋼琴就放棄轉而學習西洋棋,凱爾則是國際知名的鋼琴演奏家,你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變?這種情境依賴性讓人質疑,一個人可以數個月、數年、數十年日復一日地持續練習,是否真能歸功於某種天生的意志力。

●p220
若想加強某方面的技能,我往往會建議每天至少投入一小時全神貫注地練習,而要維持這樣做的動機,可從兩點切入:持續的理由和停止的理。會停下原本想做的事,是因為停止的理由終究強過持續的理由,因此想維持動機,可以增強持續的理由或減弱停止的理由,而要讓動機發揮效用,通常必須兩者兼具。

想讓停止的理由變弱,有許多做法,其中最有效的一種便是撥出固定時間並排除其他所有義務和令你分心的事,好好練習。

●p221
頂尖專家有兩個習慣雖然看似和動機無關,實際上卻有幫助。第一個是照顧身體:睡眠充足,並保持身體建康。第二個習慣是將練習時間控制在大約一個小時。

●p223
研究發現,這些專家年幼時,父母都會運用各種辦法讓他們不中途而廢。其中更有幾位專家提到,年輕時曾經因為生病或受傷而長時間無法練習,等到終於可以繼續練習時,表現往往不如從前,於是感到沮喪而想放棄,這時父母會表示想放棄可以,但至少要先練習到恢復先前的水準–––這就是祕密招數。這些未來專家練習了一陣子並回復以往的水準時,自然會發現持續進步的確有可能,之前只不過是一時挫敗。

●p224
建立和維持社會動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身邊圍繞著你努力時會給予鼓勵、支持和挑戰的人。

●p227
將這條漫長的路分成一連串可達成的目標,一次聚焦一項

●p237
許多孩子一開始有動機探索或嘗試新事物,是出於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或遊戲性,因此父母有機會以剛萌芽的興趣做為展開某項活動的跳板。不過,源自好奇心的初期動機還是需要補強,讚美對年幼的孩子而言效果奇佳。

●p249
來看看音樂訓練對大腦的影響。研究顯示,音樂家的大腦有些部位比非音樂家大,但其中某些部位的差異只顯現在自幼開始學習的音樂家身上。例如,有研究就從連結左右腦、擔任兩者之間通管道的胼胝體找到證明。成年音樂家的胼胝體明顯大於非音樂家的成人,但進一步檢視便會發現,這僅限於七歲前開始學習音樂者。這些研究結果在一九九0年代發表之後,研究人員又發現音樂家腦中有其他一些區域大過非音樂家,但這個現象只出現在某個年齡前就開始接受音樂訓練的人身上,而這些區域中,有許多都和肌肉控制有關,例如感覺運動皮質區。

●p250
大腦在剛進入青春期時灰質量最大–––灰質這種組織含有神經元、連結神經元的神經纖維,以及神經元的支援細胞–––之後大腦中的灰質便逐漸減少。而突觸(神經細胞之間的接點)在生命早期達到最大量,兩歲孩子的突觸可能比成人多出百分之五十。

●p258
創造力其實和下苦功及長時間維持專注的能力相輔相成,這些正是一開始造就他們專家級能力的刻意練習的要素。

●p306
老師在準備教案時,決定學生應該具備哪業能力,遠比決定應該具備哪些知識有效,因為學生在培養能力的過程中自然會得知識。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十)

最後一摘。這本書讀來實在太喜歡了,忍不住摘了一大堆我覺得很醒腦的段落,共有十篇(部份附有我自己的心得)以供將來回顧。

摘:
●p394
今天青少年所做的各種「當面」(in-your-face)的反抗,是我們社會的特色,因為我們送孩子去上學。在認為十四歲的女孩可以結婚、十四歲的男孩可以保衛家園的社會裡,就沒有這種反抗發生,因為這些十四歲的男、女孩已經被分類成大人了,他們沒有任何動機去說他們與大人不同。他們可能對某個大人不滿,例如把她當奴隸看待的婆婆或與他競爭妻子的父親,但是這些不滿中並沒有團體的意識在內,沒有的原因是在那些社會裡,青少年根本沒有機會與其他的青少年在一起,他們沒有青少年期的觀念,他們沒有團體意識,因為根本沒有團體存在。

當青少年聚集在一個地方(比如說高中)時,他們才形成一股力量。就像二千年前的高中生一樣。在紀元前四紀紀和五世紀時,有一些希臘哲學家以教育雅典的對手。蘇格拉底抱怨說學生不尊敬他,學生在他走進來時沒有站起來,他們在聚會中大聲談笑,把桌上的茶點一掃而光,恫嚇他們的老師。亞里斯多德也一樣對他學生的態度很不滿:「他們自以為了不起,對自己的想法堅信不移,這其實就是他們每一件事都做得太過火的原因。」這些哲學家也不欣賞他們開的玩笑。「他們喜歡笑鬧,所以就變得愛戲謔,戲虐使得他們沒有紀律。」

老師可能非常討厭他們,但是他們卻使第四世紀的雅典成為世界最熱門的地方,當你有一群既不是孩子又不是大人的人時,你就有了使社會快速改變的機制。

●p395
在只有兩個年齡團體的社會裡,文化可以一成不變地傳承下去。因為孩子還無力改變文化,他們還不夠獨立,而大人不會改變文化,因為他們是這個文化的捍衛者。改變文化的是十幾二十歲有自己團體的年輕人。團體意識使他們要跟他們的父母和老師不同,他們急於區辨自己與上一代,而且飢不擇食,但許多不同並沒有比上一代更好。的確,很多時候的改變更糟。他們採用不同的行為和不同的哲學,他們發明新字、新的裝飾方法,他們把這些行為、哲學等等帶入成年期。他們使得他們的下一代必須去找新的區辨方法。

●p408
童年是同化的時期,是孩子學習如何跟同年齡、同性別的人有一樣行為的時期,這是他們社會化的方式。在只有兩個年齡團體的社會裡,十四歲就已經可以生孩子了。在那種社會裡,男人和女人應該做什麼是很清楚的,其中並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但是童年也是分化的年齡。孩子學習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長得漂亮還是平凡,是強悍還是軟弱,快速還是緩慢,將自己和別人相比就會了解了。當他們準備好要進階到下一個年齡類別時,他們會把這個了解帶著一起過去。

●p437
全世界的父母都會用體罰,大多數的美國家庭也會用。甚至動物也有。我認為它是一個天生的父母行為。我寫這本書的一個目的,就是想將各種專家加諸到父母身上的一些不必要的罪惡感給去除掉。假如你偶爾發脾氣,打了你的小孩,你不見得就會造成他們什麼永久性的傷害,但是你可以傷害你跟他們之間的關係。假如你不公平,而且他們已經大到可以察覺到這一點的話,你會失去他們對你的尊敬。

但是你失去他們尊敬的原因,並不是如專家告訴你的那樣–––專家說,如果你打小孩,你只會使他們更愛打人、更有攻擊性。

這個邏輯非常具有說服力。你打你的小孩,等於是你讓他們看到一個攻擊性的榜樣;你正在教你的小孩「打人是沒有關係的,打人可以使那個人做你要他做的事。」

這許多年來,我對這樣的說法深信不疑,並且把它寫進我的教科書中傳授給讀者。我並沒有注意到,許多我們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我們卻同時提供他做這些事情的模範(例如,隨高興任意進出房子);而許多我們希望他做的事情,我們也提他們不要去做的模範(例如,吃綠花椰菜)

教養孩子的方式可以轉換得很快,上一代的專家很快就被現代的專家所取代了。假如新的專家不能告訴你什麼是跟上一代不一樣的地方,他就會關門大吉。在美國這個民族的大熔爐裡,有許多的次文化存在,每個文化都有每個文化自己的看法。亞裔的美國人和非裔的美國人比較不注意歐裔美國人的專家在說些什麼,所以他們對打孩子屁股並不會很反感。現在對於打屁股反對最激烈的,就是中產階級的白人。他們希望用「禁足」來替代體罰。

黑人父母比較不喜歡用這種方法來管教小孩。「不准出去玩對白人才有用。」他們對訪談者這麼說。

或許白人是太輕信別人了。大多數有關體罰的研究,就像魏勒斯坦的離婚小孩研究一樣,是沒有價值的,而這些專家就是根據這些沒有學術價值的數據在給你忠告。

【台灣的教養趨勢就是這樣跟風跟來的……我現在不會去理什麼不打不罵的教養理念(曾經很相信),但也不會去提倡打罵就是了,我覺得如何教養孩子,實在是跟家庭環境還有孩子本身的性格有太大的關係,不打不罵,或是又打又罵都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也就是說,我覺得選擇什麼教養路線並無高下之分。所以,倡導不打不罵的團體,其實真的也不用去攻擊這些覺得打小孩不會怎樣而且寫文公開分享的父母了(雖然「如何打小孩才不會有不好的效應」這個問題,根據本書來看這也是無意義的討論,根據研究,這對小孩的人格不會有什麼長遠的影響,有長遠的影響的只有親子關係好壞而已),畢竟他們也是一樣都是在分享一種他們覺得有用的、有意義的教養方式。不過如果就團體對立效應來說,提倡不打不罵的團體可能非常需要一個共同的敵人–––那些分享如何體罰小孩的家長–––這樣能有效激起內部團結。我認為做為一個不依從團體的人來說,我們的教養路線不用去跟誰團結,所以只要看懂這一層就可以了。】

●p439
體罰研究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不能告訴我們孰為因、孰為果。在某一個種族或某一個社會階級之內,有些孩子比較有攻擊性,有些孩子挨打的次數比別的孩子多。假如攻擊性強的孩子挨打的次數比較多,那麼是孩子攻擊性使得父母比較常打他呢?還是父母常打他才使他比較具有攻擊性?在大部份情形下,這個問題是無法回答的。

●p476
有人問:「你是說,我怎麼對待我的小孩,都沒有關係嗎?」他們從來沒有問:「你是說,我怎麼對待我的太太(或先生),都沒有關係嗎?」但是情況是相同的。我不認為我對待我先生的方式,會影響他明天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是我認為會影響他跟我住在一起時快不快樂,或是我們是否仍是好朋友。

●p480
假如大腦需要詩歌的閱讀和漂亮的走馬燈,才會使神經正常發展的話,那麼我們的祖先大腦都有缺陷了。傳統社會中的嬰兒帶給我們線索,讓我們了解發展中的人類大腦期待什麼樣的環境。那些社會中的嬰兒並沒有人讀書給他們聽,甚至也沒有人他們說話,但是每一個嬰兒都有很多東西可以看、很多聲音可以聽。雖然這些嬰兒在他們生命的前兩年當中並沒有學到什麼東西,但是這並沒有阻礙他們學習。當時機成熟時,他們自然而然地學會成為一個大人所必須知道的全部事物。

至於相關,我想你現在已經道該怎麼去想了。為什麼讀書給孩子聽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會比較聰明,那是因為他們是比較聰明的孩子–––智慧有一部份是會遺傳的。假如「父母唸書給孩子聽會讓孩子比較聰明」是有環境理由的話,我們不應該會在同一家庭長大、聽同一對父母唸書的收養孩子兄弟中,發現IQ會有相關。因此,唸書給孩子聽或給他們看漂亮東西會使他們變得更聰明,這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

●p481
父母本來就應該統御他們的孩子,他們本來就該掌管一切。但是現在父母對行使他們的權力非常猶疑,這個猶疑是專家加諸在父母身上的,這也是使得父母無法很有效地治理家庭。

●p484
你過去都遵照他們(專家)的忠告去做,但你現在怎麼了?假如你沒有公平地愛你的孩子(雖然那不是你的錯,自然使一個孩子比另一個孩子可愛),他們會使你覺得有罪惡感;假如你沒有花足夠的「有品質的時間」在孩子身上(雖然孩子寧可花有品質的時間跟朋友在一起),他們也使你覺得有罪惡感;假如你沒有給孩子一對父母,一男一女(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說明這會有長期的影響),他們會使你覺得有罪惡感。假如你打小孩(雖然大的類人猿打小的類人猿已經打了好幾百萬年了),他們會使你覺得有罪惡感。最糟的是,假如你的孩子到頭來一事無成、不成材的話,他們更會使你覺得有罪惡感。「怪罪父母」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他們是「容易射擊的目標」(sitting ducks),自從佛洛伊德點燃了第一支雪茄之後,父母親就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鼠了。

●p486
不要去管專家告訴你的話,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而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他們,盡可能地教導他們你所有的知識。放輕鬆點,他們將來會怎樣並不會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顧。你既不能使他們完美,也無法毀滅他們。他們不應該是你可以使其更加完美或加以毀滅的;因為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p486
體罰和批評、指責,已經被專家認定為不合法了。你不能告訴孩子他很壞,你只能說他所做的事很壞–––不,不,最好說,他所做的事使你覺得很難過。
【作者的超酸文風我真是太喜歡了!!】

小孩並沒有那麼脆弱,他們比你想像的強韌。他們一定得如此,因為外面的世界並不會因為他們是孩子而對他們特別優待。在家中,他們可能會聽到「你的作為傷透了我的心」,但是在外面的遊戲操場裡,他所面對的是:「你是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