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書摘】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安期拉.達克沃斯 著
天下雜誌 出版

如果你為人父母,想培養小孩恆毅力的方式(恆毅力是通往的必要條件),本書主張採取嚴厲支持型教養。然後給小孩參與課後活動的機會,並且不能輕易說不繼續參加就不繼續參加。鼓勵全家都設定自己的挑戰…諸如此類。

延伸閱讀:興趣,不只是「而已」

摘:

●p120
當我們找到人生理念,學會在被拒絕與挫折後再努力、學會區別低層與高層目標,我們的恆毅力確實會增加。這套「成熟」說法的主張是: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會漸漸培養出長期懷抱熱情和毅力的能力。

●p125
成熟的恆毅力典範共同擁有的心理特質有四個,這四個特質通常是依序逐漸成長的。
第一個是興趣(interest)。熱情始於真心喜歡你所做的事。
第二個是練習(practice)。每天盡可能把事情做得比前一天更好,這種日常的紀律是種堅持力。
第三個是目的(purpose)。深深相信你在做的事很重要,熱情才會成熟。
第四個是希望(hope)。是指一種能夠面對各種處境的毅力。

●p140
科學的結論是:工作的熱情來自於一點點的發現,加上大量的培育發展,以及一輩子的深度耕耘。

首先,童年時期想像長大後要做什麼,通常言之過早,追蹤數千人的長期研究顯示,多數人是中學時期才開始對某些職業感興趣。

第二,興趣不是經由內省發現,而是透過和外界互動時被激發的。

第三,發現興趣之後,接著是更漫長、也更需要積極投入的發展階段。很重要的是,一旦接觸到新的興趣,接下來必須持續地發展,一再地重新吸引你的注意力。

●p143
下苦功前,先學會玩

●p144
虎媽蔡美兒:「你熱愛某個東西,不表示你就可以變得很厲害。」「如果你不努力,就無法變卓越。多數人其實並不擅長他們熱愛的事物。」

●p145
多方嘗試也是「交叉訓練」肌肉和技能的機會,對之後較轉精的訓練是有幫助的。

●p153
對初學者來說,新奇是從未遇過的事物;對專家來說,新奇是細微的差異變化。

●p158
有些人有二十年經驗,有些人只是將一年經驗重複了二十年。

●p169
舞蹈家葛蘭姆描述她刻意練習的感覺相當生動,甚至有點誇張:「跳舞看起來很迷人、輕鬆、愉悅,但要達到那種天堂般的境界,過程並不容易。你會非常疲累,感覺身體連睡覺時都在哭泣,有時會陷入極度的沮喪,每天都歷經小小的死亡。」

艾瑞克森發現,刻意練習通常會產生極度辛苦的感受。即使是世界頂尖的表演者,在他們職業生涯的顛峰期,每天頂多做一小時的刻意練習就需要休息,一天總共只能做三到五小時的刻意練習。

●p174
恆毅力高的人做比較多的刻意練習,也體驗到較多次的心流。這句話並不矛盾,原因有兩個。第一,刻意練習是一種行為,心流是一種體驗。

刻意練習是為了準備,心流則是為了表演。

●p235
現實情況是,多數人的內心除了有成長思維的樂觀,也有固定思維的悲觀。認清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們很容易犯下只改變頭說法,但肢體語言、臉部表情和行為都沒改變的毛病。

所以我們該怎麼做?第一步是注意自己是否言行不一。當我們無意間落入固定思維時(每個人都會),只要承認「跳脫悲觀、固定的世界觀」真的很難就好了。

●p245
如何靠自己學會懷抱「希望」:
成長思維→樂觀的自我對話→不屈不撓地克服難關

●p252
恆毅力究竟是在持續不斷的嚴酸考驗下汁練出來的,還是在溫暖的關愛支持下培育出來的?身為科學家,我很想這樣回答:這個議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目前有很多親子教養的研究,也有一些恆毅力的研究,但是還沒有同時兼顧教養和恆毅力的研究。

●p268
看到家長訓斥孩子時,先不要妄下評斷。多數情況下,你沒有足夠的脈絡資料去了解那個小孩如何解讀當下的親子互動,真正重要的是小孩的體驗。

【照樣造句:看到家長穿著羽絨外套但小孩穿吊嘎的時候,先不要妄下評斷;看到家長在直播畫面上彎著腰把小孩拉走,先不要妄下評斷】

●p307
錢布利斯指出:「所以我認為培養恆毅力有困難的方法,也有簡單的方法。困難的方法就是完全靠自己,簡單的方法就是運用從眾的力量,也就是人類想要融入團體的基本動力,因為當你周遭都是恆毅力很強的人,你也會在潛移默化下,變得更有恆毅力。

【孟母三遷有智慧】

●p310
如果你想要了解恆毅力很強的人,應該了解他所在的文化與身分。預期的成本和效益無法解釋他們的選擇,從身分認同的邏輯才能解釋清楚。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書摘】分心就該這樣教 : 從優勢能力出發,找出學習新方向


彼德.簡森  愛德華.哈洛威 著
遠流 出版
丁凡 譯

我覺得這本書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會那個概念:一是優勢取向模式,二是了解自己和孩子的心意動能。雖然這本書是在寫如何幫助ADD小孩,但我覺得這兩種方法適用每一個小孩。

摘:

●p53
不論你的建議多麼善意或有建設性,提出任何建議之前,都要先建立某種良好關係。建立關係的最佳辦法就是讓對方知道:你瞭解他每天面對的是什麼,即便只是一點點也好。

●p64
用優勢取向的方式告訴孩子他有ADD
例:「我要跟你說,我有很棒的消息要告訴你和你的父母。」
「你的腦非常棒,就像法拉利跑車一樣。」
「可是有一個問題。你只有腳踏車的煞車系統。你的煞車系統不足以控制你的跑車頭腦。所以你看到紅燈停不下來,轉彎的時候也慢不下來。你想專心的時候常常無法專心,你無聊的時候常常無法遏止自己發呆或惹上麻煩。」
「好,我是煞車專家。我會幫你強化你的煞車系統,你想慢下來的時候就可以慢下來了。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在賽車中獲勝,而不是轉彎的時候車子飛出去,或是闖紅燈撞到別人了。」

●p71
有時候,你就是會發脾氣、大吼大叫、很想打孩子,這很正常。這並不表示你不愛孩子,這只表示你是人,而養孩子本來就不容易。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太嚴厲。發過脾氣之後,跟孩子道歉,以後你要求孩子道歉的時候,你的道歉會是個好榜樣。

●p77
道德模式折磨孩子也折磨成人。以前,憂鬱症或躁鬱症成人會被「診斷」為失敗者,他們在上帝與魔鬼的鬥爭中落敗了。大家認為這些人被魔鬼附身,所謂的「治療」就是監禁或死刑。不聽話的小孩不斷被打,如果還是不聽話就越打越兇。如果家長打不下去,也會有別人鼓勵他打。畢竟,孩子的靈魂有危險了,不打不成器啊。靠著道德論,多少世紀以來對精神病患的汙名化得到了正當性。從心理層面上看,這一切都很能理解。大家不知道如何協助精神病患,只好做一般人會做的事:責怪並處罰那些讓他們覺得無助的人。如果你是小孩,就會被狠狠打一頓;如果你是成人,會被關在地窖裡,用鐵鏈鎖上,星期天或過節時,被帶到廣場上遊街示眾。在十八世紀的星期天下午,快樂正常的家庭可能先帶孩子去看遊街的神經病流口水、自言自語、扭來扭去、尖叫,然後全去看死刑行刑。

●p80
就像哥白尼(Copernicus)宣稱地球不是太陽系的核心一樣,醫學模式讓很多人覺得困擾,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有些人寧可相信一個人只要願意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想要學習就可以學習、想要快樂就可以快樂。

●p84
只要仔細看醫學史就會發現,如果你有新點子,要小心了!你會被誹謗、逐出教會、被解除神職、被輕視。新的觀念總是先被取笑、輕視,然後才被大眾接受。醫學史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p97
強調正向不是表面工夫,不是在作業上蓋個笑臉一樣的小伎倆。強調正向的家長不是一直當啦啦隊而已。強調正向需要特別的技巧,你需要很有觀察力、有洞見、明智、大膽,才能做得對。啦啦隊只要求你跳上跳下、揮舞雙臂、大喊大叫,任何人都可以當啦啦隊。但是強調正向需要特別的視野、特別的投入。

你必須超越這一片混亂,看到那個製造混亂的、充滿創意的腦。

●p98
你不但要看到孩子整個人,你必須不斷強調孩子的優點和強項,讓自己能夠勇敢面對孩子的阿嬤不斷的批評、親戚堅持你應該好好打孩子一頓,或是學校不斷提出警告,好像若不敢快好好管管你的孩子,一切就會無藥可救了。你必須很堅定,當孩子永不放棄的忠誠盟友。當孩子看你的時候,他永遠會在你的眼睛裡看到微笑。同時,別讓孩子用ADD作為藉口,降低期望標準或放棄努力。

●p105
最實際的做法就是教這些學習風格不同的孩子和家長如何有效管理學校系統,而不是等待學校學會如何教導各種不同學習風格的孩子。

●p120
優勢循環:第一步是最重要的,為孩子創造一個有連結的環境。第二步是玩耍。第三歲是練習。第四步是掌握技巧。第五步是得到認可。

●p128
我說的認可不一定是得獎或得第一名,我是指有人注意到你的進步。有人–––老師、隊友、家長、朋友–––拍拍你的背,或對你點點頭、說些話表示他看到並重視你的進步。這樣的認可會讓孩子信心和自尊心大增,動機更強,也會讓孩子和這個人產生連結。

大部份的壞行為–––偷竊、破壞、說謊、欺騙、暴力行為–––都來自缺乏連結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受尊重、沒有價值、不受歡迎、被排擠、被錯待、被誤解、被忽視的孩子。有效的道德教育應該強調連結。連結良好的社區犯罪率會比連結不良的社區來得低。

●p132
心意動能(conation)能決定你如何解決問題或做決定。心意動能是天生的,無法改變。心意動能無關智商,也無關好壞、高低或強弱–––就像頭髮顏色或慣用右手或左手一樣。心意動能和你的情緒風格也無關,它們在心智世界裡有自己的專屬區域,形成柯布說的天生的工作模式(modus operandi,MO)–––你和世界互動、解決問通、採取行動的方式。即使是幼兒,你都可以看到他天生的工作模式。這是為什麼一個幼兒看到時鐘會拿起來仔細研究,另一個拿起時鐘就亂丟,另一個走過去根本沒注意到時鐘,另外一個幼兒看到鐘就笑了。你的心智決定了你的行為,而不是別人要求你怎麼做或你覺得應該怎麼做。如果能夠用自己的天生風格做事,大家的表現都會比較好;如果不能照自己的工作模式行事,大家會覺得很挫折,表現也比較不好。

【所以如果一個內向敏感者被要求要用外向活潑者的工作方式,想必會耗損很多能量,而且是過多了……】

●p136
柯布將這四種心意動能特質稱為徵信力(Fact Finder)、持續力(Follow Thru)、啟動力(Quick Start)和執行力(Implementor)。

【參閱p138的解說。坦白說只按照字面看,很難理解每一個特質有什麼含義。比如說持續力高的人意思是喜歡安排跟照表操作…中文翻譯字面完全無法連上線,看英文本身還比較能理解】

●p147
如果孩子能夠適應老師的心意動能,在班上的表現就會比較好。你可能希望老師學著適應孩子的心意動能,但光是希望無濟於事,你和孩子需要有效策略,學校才不致成為辛苦而挫折的地方。

●p163
和學校建立正向的關係–––主要是和老師–––是你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多年來,我看到很多例子,因為沒辦法花時間和老師建立正向關係,而讓孩子在學校過得很慘。我也看過許多例子,因為家長肯花時間在建立親師關係上,於是很糟糕的一年變成很棒的一年。

對,學校不應該如此運作,家長不應該靠自己為孩子爭取應有的對待,但是說這些話都沒有用。如果你花時間和老師建立良好關係,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會更好,也會更喜歡上學。這就是現實。

我學到的第二個教訓就是「特殊教育」常常中看不中用,能免則免。學校提供的特殊教育有時很好,有時等於只是提供保姆服務而已。如果你覺得學校的特殊教育不好,又負擔得起的話,最好是自己請家教。

●p182
診斷ADD不應該從測驗開始,而是應該從生命歷史開始,從孩子、家長和老師那邊聽到的故事開始。

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九)

摘:

●p308
人們教養孩子的方法是他的鄰居、他的朋友都在做的方法,並不是他父母曾做過的方法,而且這不僅僅在我們媒體氾濫的社會中是如此,當人類學家拉文夫婦在一九五0年代研究非洲的迦西人,這族人餵嬰兒的方法是把嬰兒的鼻子捏住,使他為了呼吸而不得不把小米粥吸進去,當拉文和他的第二任太太莎拉在一九七0年代重新回去非洲訪問這個部落時,這個危險又浪費的餵食方法已經不存在了。所有的母親都改用奶瓶,把稀飯倒在奶瓶裡,用橡膠奶頭來餵。

奶瓶在第三世界大為流行,但是這個改變不一定就是好的。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馬雅婦女,她們小時候流行的是傳統的育嬰方式–––喝母奶,但是她們現在都是用奶瓶餵奶了。這些嬰兒的祖母並不贊成奶瓶…(略)…研究者問道:「為什麼猶加敦的父母要放棄古老、有適應性的哺乳,而改用新的、不適應的奶瓶餵奶呢?」因為他們的朋友鄰居都是這麼做,所以,媽媽以前不是這樣做又怎樣?她不贊成又怎樣?

●p309
餵嬰兒方式的流行、害怕畸型的恐懼、認為敵人詛咒孩子等等,都是從一個婦女透過「母親支持網路」(maternal support network)傳到下一個婦女的

【所以上一代在嘲笑這一代父母緊張兮兮如何可笑,其實是沒用的,因為同儕都這樣啊(本書作者本人對女兒的勸說就無效…)。就像上上代應該也看不順眼他們的下一代的教養方式。所謂一代不如一代,其實是一代看不順眼一代罷了。反過來也是下一代看不順眼上一代,這樣說來好像也蠻公平的。】

●p322
這些孩子是怎麼回事?我們給他們不含性別的中性名字,我們給他們穿兩性都能穿的中性衣服,我們告訴我們女兒說她可以去做卡車司機,我們告訴兒子說玩洋娃娃沒有關係,我們自己也儘量給他們做個好榜樣,在整個北美洲和歐洲,爸爸都會換尿片而媽媽都會開車。

但是我們的孩子還是有這種老掉牙的想法。大人的觀念都已經改變了,小孩子的還沒有,在過去的一百年裡,大人的文化愈來愈兩性平等了,只有小孩的文化還有性別主義。

大家通常都責怪父母、老師或文化,認為是他們的錯才造成孩子性別上的歧視。但是假如大人的社會已經比孩子的社會更沒有性別歧視的話,這個效果怎麼會是從大人傳給小孩的呢?假如你看這本書一直看到現在,你一定知道我的答案:這根本不是大人的問題,這是孩子自己的錯。
【可以參考《男孩與女孩:娃娃家的超級英雄》】

●p324
佛洛伊德認為孩子用認同父母的方式來習得行為;男孩認同父親,而女孩認同母親。但是證據並沒有支持佛洛伊德的理論,男孩的男性特質和女孩的女性特質與他們的父親或母親的性別特質並沒有關係。在沒有父親的家庭長大的男孩,和女同性戀家庭長大的女孩,他們的男子氣概和女人味並沒有比傳統家庭長大的男孩或女孩差。

在孩子個性形成的歲月裡,男孩變得更像其他的男孩,而女孩變得更像其他的女孩。比較粗野的女孩文靜了下來,比較膽小的男孩勇敢了起來;性別的差異開始變大了起來。本來兩條「鐘形曲線」(bell curves)上還有相重疊的地方,現在重疊的地方愈來愈小了。這是孩子自己造成的改變。他們認同其他的孩子,而不是認同父母。

【護家盟者流可以看看這段】

●p329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刻板印象」這個字是有負面意義的。它帶有歧視的意味在內,表示你很快就對某一個人有種不利的看法。但是威廉斯和貝斯特對刻板印象的看法是對一組人的類化看法,不過不一定是壞的類化。我們不但對別組人有刻板印象的看法,對我們自己人也有,只不過我們對自己人的刻板印象多半是正面的。這是第七章所講的偏好自己團體、歧視外人團體的結果。

使用刻板印象真正的危險並不在於他們是否正確,而是在於刻板印象沒有彈性。當我們在說男人比較常居領導地位、不太會猜測別人心意時,我們可能是對的;但是假如我們認為所有的男人都是這樣,我們就錯了。我們通常對估計團體平均值的差異很在行,但是對於組內變異性的估計很差勁。類別使我們把同一社會類別中的成員,看得比他們實際的情況更相似,這種情形在對「別的」團體的成員做判斷時,尤其是如此。

●p331
對孩子來說,大人和小孩是屬於不同的物種,這就好像把母牛和母雞放在一起、把公牛和公雞放在一起一樣。孩子可能知道男孩長大後會變成男人、女孩長大後會變成女人,但是這個知識一定要有人告訴他或他自己要去歸納出來;對孩子來說,這不是一個明顯的事實。

團體社會化最重要的時期是六歲到十二歲,也就是所謂童年的中期。在這段時期裡,我們社會中的孩子會把所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都花在與他們同性別的朋友一起玩上面。他們相互社會化,而且把自己社會化成男孩或女孩。這個性別的社會化不僅是與同性別的同伴玩耍的結果,它更是自我分類的結果。一個女孩子把她自己歸類成「女孩」,一個男孩子把他自己歸類成「男孩」,然後他們從他們所收集的這些社會類別的資料中得到靈感,了解他們自己該怎麼做,才是男孩或女孩這個類別中的一員。他們從出生起就開始收集這些資料了。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八)

摘:

●p275
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孩子是在童年中期開始了解自己的。自己有多強壯、有多好看、跑多快、有多聰明,他們是從比較自己與同儕團體中的成員來了解自己。

童年中期是孩子人格定型的階段,他們可能自己選擇某種角色,、別人提名,或被別人強迫變成某種角色。當角色選定後,孩子的特性開始發展,而且常常是誇張地發展。

●p290
轉碼的孩子的兩個文化其實是不平等的。移民的孩子會把朋友的文化帶進家來,但是他卻不會把父母的文化帶去學校,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在家中說一種語言、出外說另一種語言的孩子,他們家中的語言會停留在勉強跟父母溝通的階段,而外面的語言卻會突飛猛進。

●p291
當家庭外的文化與家庭內不相同時,家庭外的贏

「我現在才了解語言是你屬於哪一個部落的會員證。」說話的人是蘇珊.謝勒,美國手語的老師和翻譯員。美國手語是美國聾人所用的語言,是他們文化的會員證。謝勒花了一些時間才體會聾人的團體意識,聾人文化中「我們VS.他們」的觀點。

        對一個認同聾人文化的人來說,想要聽到什麼是可笑且荒唐的欲望。我開始接觸聾人時,並不了解這一點。我對聾人文化的無知,使我無法了解手語的笑話,把它翻譯成英語也沒有用,因為我還是把聾人當成聽不見的人,而笑話是跟文化差異有關的。後來,當有一個人在說一個有關聾人娶一個聽力正常的太太的笑話時,我終於懂了。

●p292
研究雙語兒童的學者發現,家中所使用的語言最後會被家庭之外所使用的語言取代,很多人都把這個現象怪罪到語言的優勢上。例如,他們說墨裔美人的孩子後來不再說西班牙語只說英語,是因為西班牙語沒有特權–––在外面世界沒有價值。研究者說:「一個在經濟上、文化上比較優勢的團體的語言,會取代少數團體的語言。」

在這個國家裡,許多年來被誤導的聽人教育家,儘全力去提供聾人一個有經濟和文化地位的語言:英語。然而,這些聾人並不感激,他們堅持學手語,雖然有些學校禁止使用手語(甚至是以處罰的方式禁止),他們還是偷偷地用;雖然老師努力教他們讀唇語,練習說話,手語還是變成他們的母語–––一個他們用來思想、用來做夢的語言。

【這部份可以搭配背離親緣上冊的講聾人的那章,有些父母不願意自己的聽障孩子學手語,因為他們感覺小孩離他們越來越遠。當然越來越遠,因為那已經是另一個文化的人了,可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小孩有認同同儕的需求………想到這裡,真是蠻寂寞的呢。所以一個文化能不能保存就要看一個語言的保存;而一個人要透過語言來和同儕相處,如果同儕都使用少數團體的語言,那麼即使不是在經濟文化上佔優勢的語言還是能夠成為孩子思想、做夢的語言。也就是說,如果你找不到那樣的同儕,而只在原生家庭裡使用母語,最後母語的程度還是只能停留在和父母勉強溝通的階段。同儕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有時候同儕的組成份子不見得是我們父母能力能干預的,那必須很多條件配合之下才可能。以前對孩子的母語這塊是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的,現在清楚認知到以前太天真(就是《恆毅力》裡說的「樂觀幻想」),我能力不足以干預到這部份,做自己能做的就好了】

●p297
文化是由兒童的同儕團體傳承下去的,也就是我的團體社會化理論的要義。我的理論結合了三個不同的學術研究領域:社會化、人格發展,以及文化傳承。這些都以同一方式發生在同一地方:同儕團體。孩子與同儕共享的世界是塑造他們行為和天生性格的地方,所以同儕團體決定了他長大以後會是什麼樣的人。

小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大人,就像一個囚犯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獄卒。小孩子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孩子。

●p298
小孩並不是大人社會中無能的分子,他是他們社會中能幹的分子,他們的社會有他們自己的標準和文化。就像犯人文化和聾人文化一樣,孩子的文化跟他們所身處的大人文化是很相似的,但是它改變大人文化以適應他們自己的目的,所以它包括一些大人文化所沒有的元素,而且這個創造是團體性的,孩子不能發展自己的文化,除非他在一群孩子的團體裡,就像孩子不能發展自己的語言,除非旁邊有別的孩子在一起

【上述我畫線的部份應該就是年輕一輩總是被老一輩看不順眼的因素吧,因為每一代都創造了上一代沒有的元素,然後上一代因為不熟悉,就感到不舒服,然後就會貶抑這些部份。我相信我們這代還是會繼續看不慣下一代的啦,放心好了,人類就是這樣跳脫不出來,可是無論你要不要跳出來,下一代都還是會改變的,只是無法預期會變成怎樣罷了】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七)

摘:
●p258
團體和個人關係不但是各自獨立地運作,而且還相互對立。我以前一直不明瞭為什麼有人會認為「我有一些好朋友是猶太人」這句話是無禮的。後來才發現,說這句話的人是在區分友誼–––這個私人的關係–––和他對團體的感覺。他可以喜歡他的朋友而不喜歡他朋友所隸屬的團體,這句話讓人有這種感覺。
【「我有一些好朋友是_________。空格可以代換成任何什麼身份,這算是現在論戰的起手勢了】
我的理論是,我認為團體意識會使孩子社會化,而他們的性格是環境在修飾的。團體意識影響孩子行為的長期改變。負責管理私人關係的大腦部門,可能會對強烈的情緒起反應,但是它所改變的行為是暫時的。

●p259
這本書的主要精神是–––孩子如何社會化?他們如何變成他們社會所接受的正常分子?是什麼力量把初生嬰兒的脾氣雕塑成大人的人格?聽起來,這好像是兩個不同的問題–––的確,它們可以被分開成為兩個不相干的心理學派–––但是對我來說,它是一體的兩面,同一件東西。對孩子來說,社會化是學習在別人面前如何表現自己。而大人的人格本來就包括他在別人面前如何表現自己。對人這種群居的動物來說,大部份的行為就是社會行為。我現在雖然獨自一個人坐在這裡,但是我的行為仍然是一個社會行為,假如你根本不去讀我打進電腦的東西,我坐在這兒幹什麼呢?

●p260
小孩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找出自己是哪一種人,屬於哪一個社會類別,然後他們才可以學習去做像那個社會類別的人。

孩子依照團體中她認為「像我的」人的行為,來修正她自己的行為。假如是這樣的話,你可能會想,那其他的人又怎麼知道他該如何表現、該跟誰學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兒童遊戲團體的「多數裁定原則」(majority-rules):什麼人的行為與這個團體人多數人的行為不一樣時,這個人就要改變他的行為。


●p262
同儕團體可以不接受一個孩子,但是不接受並不能阻止學童對這個團體的認同。

有沒有朋友不會在人格上留下永久的烙痕。但是,認同團體、被團體排斥或接納,卻會留下永久的影響。

●p263
有的時候,友誼好像有長期的效應,那是因為大部份持久的友誼是存在於同一個心理團體的孩子之間。

【原來我從來沒有一個持久的心理團體(雖然都在過團體生活,但總覺得團體的榮辱跟我無關…雖然有朋友,但心理上從來沒有認同過哪個團體,所以一畢業就散了,會跟各別朋友聯絡,但對團體完全沒有認同感。所以社會化得蠻差的吧】

●p264
因為他們在這個團體裡,他們希望像這個團體裡的其他成員,所以小女生希望像其他的小女生,而不要像小男生;小男生希望像其他的小男生,不要像小女生。
【這裡可以參閱:《男孩與女孩:娃娃家的超級英文》】

你的意見對你女兒來說是不重要的,我朋友四歲的女兒根本不管她的父母認為穿球鞋是沒有關係的,她的意見根本不是基於她聽到父母在說什麼。比如說,父母從來沒有說「男生噁心死了」或是「他不能跟我們玩,他是男生」

【這裡就是在說,小孩就是想跟他的心理團體一樣,才不管父母灌輸什麼價值觀。最近果凍筆很紅,如果一個小孩認同的團體都在用果凍筆,無論他實際上能不能得到,他都會想要得到一枝果凍筆。就算他父母平日傳遞給他的價值觀是儉樸的,能用就好的,就算他很懂事,不會吵鬧,都仍然會想要一枝果凍筆,尤其是如果這個小孩的心理團體是用擁有某些物質與否來決定是否接納一個人入團。那就要反過來問,為何有些小孩就是真的不會想要人家有我也有?可能是因為本身對這類心理團體的依賴相對不重吧】

●p267
自我分類最糟糕的一點,就是不喜歡自己不在裡面的族群。族群間的敵意並非不可避免的分類結果,但它是一個最常見的結果。

【突然想到以前曾經短暫加入的一個親子團體,這個團體設了一個網路社團,可以交流一些議題的想法–––但實際上會回應的也總是幾個–––然後因為有一個教養主張跟這個親子團體背道而馳且不在這個團體裡的媽媽po了她的某些作法,於是網路社團裡就拿這個來討論,其實是攻擊給團員看。回想起來,是很有意識地在製造敵我分際,目的之一是要造成團體凝聚感,目的之二是要讓對團體理念還猶疑不定的人發揮影響力:你們看喔,如果你心裡有一點認同那個媽媽的做法,我們這個團體可是會視你為XX的喔。對於共識有點鬆散的團體,這點製造共同敵人的策略可能還是很必要的。可是可能我個人對這個團體組成分子沒有太高的共感,所以不欣賞這種做法…】

●p269
人類團體意識真正開始作用,是在童年的中期。所謂中期,就是小學的那六年。在這段期間,孩子社會化、人格發生永久改變。

【所以要孩子早點社會化,上小學以後就送去寄宿學校可能是個好點子(要有心理準備的是孩子的很多狀況你未必跟得上就是了)。古代有錢人的小孩七、八歲送進宮廷做貴族隨侍,窮人的孩子去做學徒或僮僕。這個時代的話,就是送去貴族寄宿學校】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六)

●p237
這其實是一個很可悲的矛盾現象,虐待反而會增加孩子對母親的依附
受虐的孩子會去找施虐的人尋求安慰,這種現象在別種動物身上也可以看得到
一位研究鴨子銘印(imprinting)機制的研究者發現,假如他無意間踩到一隻對他銘印的小鴨子的腳時,這隻小鴨子會跟牠跟得更緊。

【讀到這段突然想起房思琪……受虐的人跟施虐的人跟得更緊】

●p238
第一個提出「母子關係是以後人際關係之樣板」的建議者,是英國精神科醫生約翰.包爾比(John Bowlby)。由於教養的假設的風點火,這個想法就蔓延開來了。包爾比說,嬰兒發展出與他母親關係的某一種「內在的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一種概念),然後期待他的人際關係–––如父子的、兄弟姊妹的、保母的–––也會跟隨這個模式。這是一個相當吸引人的理論,但卻是個錯誤的理論。在嬰兒的腦海中很可能有一個母子關係的工作模式,但是這個模式只有在媽媽在的時候才會跑出來。

●p239
發展心理學家麥可.藍姆(Michael Lamb)和艾利森.奈虛(Alison Nash)在仔細檢視了安全依附的數據後,下結論說:

                 雖然一直有人說「社交能力的質」受到「早期母子依附關係之質」的影響,但是這           個說法其實並沒有實際數據能夠加以印證。

●p254
小孩子很早就決定男人和女人應該做不同的事情。我的女兒在五歲時就曾宣稱爸爸不應該煮飯。
「那麼媽媽也不應該用鋸子和槌子囉?」我問她。
「對。」她說。不過她至少為這句話覺得不好意思。在我家,我先生負責掌廚,而我做所有用鋸子和鎚子敲敲打打的工作。
孩子可能會從故事書或電視裡得到這個念頭,但是他們會在假想遊戲中試驗看看這想法是否正確。當他們在玩扮家家酒或救火員時,他們並不是在假裝扮演他們的父親(即使爸爸真的是救火員);他們扮演的角色是典型的那種角色,是所有兒童都同意的救火員應是那樣的角色。這種遊戲在傳統社會中比較少見,因為在那裡沒有隱私權,每一個人都曉得其他人在做什麼。在一個所有女人都做同樣事情、所有男人都做同樣事情的社會裡,小孩子沒有必要去決定哪個工作應該是什麼樣。

●p256
發展心理學家李恩.伯契(Leann Birch)注意到學前兒童非常挑食,父母無法強迫他們吃他們不喜歡的東西,或他們以為自己不會喜歡的東西。在這種情形之下,父母的威脅、利誘、宣傳,或遊說都是無效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把他放在一群喜歡吃這種食物的孩子當中,讓所有的孩子都吃這種東西給他看。

【我兒極討厭水果及果香,如果把他放在一大群愛吃水果的小孩中間大家一起吃水果,不知道會不會崩潰…】




【心得】EQ : 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

丹尼爾.高曼 著
時報出版

【時至今日才看老書EQ。坦白說閱讀的過程感到無聊,但又怕說這個元老級的書裡面有沒有什麼別的亮點要是沒看到會不會很可惜這樣。
但結論是對我來說沒有。

可能是之前很多更新出版的書都已經講很多了,這概念講了二十幾年,就算沒看原書也都知道了。
雖無亮點,但有不滿的點XDD。

我不太滿意書裡面提傑若米凱根的研究是拿來強調小孩一哭媽媽就抱而且抱得比另一群對照組媽媽還多的,是表示沒有讓小孩漸進式地學會安撫自己。其實同一個實驗用別的角度來看就差很多。凱根的研究在很多別的書也都有提到,如果孩子是內向性格,請不要糾結在這裡,多去看談內向性格的書。】

【丹尼爾.席格說:談論大腦,就是在發展大腦。所以還是要放一些跟大腦有關的書摘】

摘:

●p64
神經科學家以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一詞代表為解決問題而記住相關訊息的專注能力,而職司工作記憶的正是前額葉皮質區。但由於邊緣系統與前額葉有路徑相通,焦慮、憤怒之類的強烈情緒訊息,可能會干擾前額葉維持工作記憶的能力。正因如此,我們在情緒不佳時總會覺得無法思考,持續的情緒低潮更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

●p359
成功的情緒教育必須緊密配合孩子的成長階段。嬰兒一出世便哇哇啼哭,顯示天生具有強烈的感受能力。但人腦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完全成熟,誠如第十五章所說的,神經系統的成熟階段橫跨整個童年以青春期初期,屆時孩子的情感能力才算完成發展。因此,嬰兒與五歲孩童相較感受能力自非常幼稚,後者與青少年相較又相形見絀。而成人往往對孩子的成熟度有錯誤的預期,忽略了情緒的發展有期生物時序。舉例來說,一個四歲孩子在自吹自擂時可能被父母責備,其實謙遜的意識大約要到五歲才會出現。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五)

摘:

●p214
當我們聽到「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時,我們會聯想到青少年期,但事實上,與別人一致的壓力,在童年期才是最強的。到了青少年時期,已經不再需要去處罰那些不肯同流合汙的人了。青少年不是被逼去附和別人、跟別人一致的;他們是被拉去的,被他們自己心中想變成這個團體一員的欲望所拉去的。


●p223
一般來說,夫妻的相似性還是比邱比特隨機亂射的配對來得相似。夫妻的相似性在於種族、宗教信仰、社經地位、智商、教育程度、態度、人格特質、高度、鼻子寬度,以及眼睛的間距等。夫妻不是因為結婚久了才相似,他們是早在結婚之初就相似了。

我認為人類之所以會被「與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是源自演化早期「辨識親戚」的能力。假如你在狩獵採集的社會裡,一個跟你長得很像、說跟你相同語言的人,很可能就是你的族人–––更可能就是你的親戚。假如你是一個受過教育的北美洲人,你會發現你自己比較願意去相信一個長得像你、談吐像你,連思想也跟你一樣的人。

【異族戀、異國戀可真是有緣千里…】

●p224
我欣賞的是泰納的自我分類理論。泰納說,我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分類自己,也可以把自己分成許多層次;從「我,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一直到非常大的「一個美國人 ,或是更大的「一個人」。自我分類也可依時間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更會隨著社會情境–––我們在哪裡、跟誰在一起–––的不同而不同。我們會採取這一種自我分類而不用另一種分類,則完全取決於在當時比較顯著突出的是哪一種社會分類而定。
p225
「顯著突出」(salience)是指最能吸引你注意的那一點,但這是一個界定不清楚的概念,很難能定義明確且不落入「自我循環的推論」(circular reasoning)中,在學術界當中,這是一個無所不在的陷井。你為什麼會選擇某一個自我分類?因為它比較顯著。我們怎麼知道它比較顯著是不是因為你選了它?

於是,泰納設定了一個情境,以跳離這個永無止境的循環,那就是同時呈現一個「對立的類別」(contrasting category),或是「可比較的類別」(comparable category)。所以,在一個充滿了大人的房間裡,「成人」這一個社會類別並不是一個顯著的類別,但是一旦有小孩子走了進來,它就變成顯著的類別了。

當某一個社會類別是顯著的,而你把自己歸類為它的一分子時,這就是團體對你最有影響力的時候,這也是組內的相似性最可能會增加組間差異性的時候。

泰納把它稱為「心理團體」(psychological group),以前則稱為「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這是指你在某一個特定時間裡所認同的團體。下面是泰納對它的定義:

所謂「心理團體」,指的是對它的成員而言,有心理上的顯著性。這些成員主觀地與它接上關係,以習得常人行為的準則和價值觀…… 。從那裡,他們學會了有關恰當的行為和態度的規則、標準和信仰……,並轉而影響他們原來的態度和行為。

p226
習得常人行為的準則和價值觀,以及恰當行為的規則、標準和信仰,並影響他們原來的態度和行為–––這正是家庭應該影響孩子的地方,這也正是社會化的描寫!

有時候,家庭也會使他們的孩子社會化,但是大多數的時候並沒有。

●p228
當人們自我分類時,會把自己拿來跟與自己相同的人比較。小孩子不會把大人看成跟他一樣的人;對孩子來說,大人可說是另一個種族(像猴子、猩猩)的一分子。

【我看了這段以後,重新理解我的三歲兒子為何說他不想長大,因為長大了就不是他了】

●現代的孩子因為教育法的關係,提供他們現成「像我的」(like me)團體–––他的同學。現在的孩子只有在家的時候才有機會與家人互動,但是當他們在家時,家庭又不是一個顯著的社會類別,因為門關起來之後,只有他們一個家庭存在。當他們在家的時候,家庭分裂成大人和孩子,而更小的家庭則更分裂成個體。每一個人都在找尋他的認同及個人空間。

【現在在家自學合法了變體制內的選項了,孩子被帶回家裡,是否更能做自己而不必忙著像誰?】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書摘】窮理查年鑑

富蘭克林 著
柿子文化 出版

因為讀了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才來借這本的。會說自己窮的人都超富有。
以下摘一些覺得有意思或能提醒自己的格言。

摘:

●少年時的一技之長,會為成年帶來萬貫家財

●從來不曾親眼目睹,經常移植的樹木或經常搬遷的家族,能繁衍得像定居者一樣富庶

●窮困同時又誠實,(雖然很光榮)實在不是件易事:空布袋很難站得直,要是站得起來,一定很堅實!

●主婦能持家,理財有妙方,就是把錢存在她們完全碰不到的地方。

●致富的訣竅,主要是在於節儉。人不可能得到同樣多的錢,但每個人都實踐這項美德對能力。

●一個窮字百樣缺

●借錢給敵人,能化敵為友;借錢給朋友,很快就沒朋友。

●你的心腸要和你的地位權力成正比,否則上帝就要按你的心腸來排定你的階級

●不刺探秘密是睿智,不揭露祕密是誠實

●少說,多做

●愈愛唱高調,愈是辦不到

●閱讀會讓人更豐富,沉思能夠令人有深度,討論則使人思路更清楚

●想要一生平安順遂,別把一切所知都拿來說嘴,也別把一切所見都當成絕對

●什麼樣叫強?把自己惡習改光光
什麼樣叫富?對自己所有能感到滿足

●智者從他人受的傷害當中學習;傻子從自己所受的傷害中得教訓

●當覺得自己正確無誤的時候,你很可能錯得離譜

●許多人都抱怨自己的記憶不行,卻很少有人抱怨自己的判斷不清

●人人都自認,自己是好人

●真正的友伴,是最好的財產

●挑朋友要慢,要比換朋友更慢

●造訪當短,如冬日晝短,免得你太快就惹人厭煩

●友誼靠著拜訪可增溫,但是不要常上門

●魚兒三日臭,訪客三日腥

●拜訪伯姑嬸,但是不要天天登門;探訪兄弟姊妹,但是不要夜夜見面

●援手給得適時,等於給了兩次

●最受期待的禮物,是回報而不是施捨

●客套不是禮貌;禮貌不是客套

●誘之以利,勝過說之以理

●謬思女神愛早晨
【但我覺得有的人的謬思女神愛三更半夜耶】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整理】內向者系列


完整讀過了《安靜,就是力量》,所以其他講內向者的書就看目錄跳讀即可
其他內向書有:《用安靜改變世界》《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內向者求生術 : 內向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其中,用安靜改變世界 是外向人寫的(對,其他作者都是內向人,可以讀到高度同理心XD),因為這個原因,《用安靜改變世界》這本書我也有整本讀完。下圖就是整本書要講的東西,整合成一張圖,因為覺得這張圖太好了,所以留它做為這個內向主題的摘要。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四)

摘:

●p154
我孫女的出生真的讓我感到時代是變了。一九六0年代當我在照顧我的孩子時,每次她們一哭、我把她們抱起來時,心中都充滿了罪惡感。史金納曾經親自教過我,他說,把她們抱起來會增強她們的哭,使她們愈愛哭。但我不再相信這一套,所以我準備好要告訴我女兒,假如珍妮佛(我的孫女)哭的話,抱她起來並不會寵壞了她。但是這些話從來沒有機會講;相反地,我發現我一再向女兒說,偶爾讓嬰兒哭個幾分鐘是沒有關係的。

☆心得:看到這段也是笑出來,回想剛生小孩的時候,關注的育兒話題脫不了親密還是百歲派的爭論(畢竟網路上充滿了這些,尤其是ptt某板,現在回想,精華區其實充滿了廢文)。對作者來說,大概都很荒謬吧。我現在也覺得超荒謬。無論你試了哪一派成功了(就是變好帶了),都不能代表什麼啊(你哪知道那是環境還是基因的關係?),拿自己的某派經驗去建議別的媽媽也是毫無意義的……這就是我現在的想法。
然後我可以從我兒身上得證,哪一派做法都沒有讓他變好帶。而且子––親效應超強。

●p162
我們社會中的孩子必須去聽長篇大論的解釋,他們應該怎麼做或他們那樣做為什麼不對。在一些「沒有文字的社會」(preliterate society)中,語言的解釋和語言的回饋是很少見的。在墨西哥的真崁德可(Zinacanteco)族中,女孩是以觀察長輩織布的方法來學習織布,但北美洲的人完全不適應這樣的教學。一位美國的大學生形容她的真納崁德可老師如何教學:

       當我跟一位真納崁德可的老婦人學習織布兩個月之後,我開始感到憂心焦慮,因為我只是在觀察,而她卻以為她在教,我並沒有實際去操作織布機,遇到難織的地方,她只是口頭上叫鄉注意、叫我仔細看,或是在完成某一步驟後,她會說:「妳已經看過我織布了,妳已經學會了。」我想要反駁回去,告訴她:「我沒有學會,因為我還沒有碰過織布機!」真正決定我什麼時候可以正式去碰織布機的人是她。我一開始的時候笨手笨腳,引來了她的責罵:「雞頭(譯註:chicken head,笨蛋的意思,因為雞的腦很小),妳沒有看我做!妳根本沒有好好學!」

在沒有文字的社會中,孩子生存所需要的技巧,都可以用模仿得之。他們看到父母或兄長做某一件事,於是去模仿跟著做。假如他們做錯了,在小的時候會被嘲笑,大一點就會被責罵或處罰。假如他們做對了,父母獎勵他的方法就是把這件事交給他去辦。

心得:看到這段的時候有一些想法(不過是有點跳離本書脈絡的,純粹就如何學習一項技藝來談而已),我覺得有文字的社會的人之所以無法再像沒文字的社會那樣學習,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浸淫在那種生活中文化中----一種不用文字的生活。二方面是在已有文字的社會中,注意力必須分給更多跟語言、文字、表達有關的東西,必須花力氣在這部份建立一定的能力(這跟生存有關啊),必須更加注重左腦發展,這個前提下,右腦的能力的確是可能下降的,我覺得這是文中北美洲人無法適應的原因。所以如果又要拿古代人有能力怎樣怎樣,現代人如何失落某些能力,我覺得這種比較的立足點一點都不公平啊,也沒有多少意義,要不怎麼不討論討論古人少了現代人哪些能力呢?我覺得當人類得到了一些新的能力以後,就失落了一些舊能力,很合理呀。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三)

●p146
對在傳統文化中長大的人來說,北美人養孩子的方式是違反自然的。我們的理由是希望孩子獨立,所以儘早地訓練他們。的確,我們的孩子是很獨立,但是實在沒有一丁點兒的證據可以說明他們的獨立是因為從小一個人睡的關係。

☆我們台灣最愛接收北美白人養孩子的方法…然後才在那邊戰親密跟百歲。看完這本書你會知道戰這個題目有多荒謬

●p150
以前的忠告都集中在孩子的身體健康方面,或是他的禮儀風度,或是宗教;現在母親不但要盯著小孩,確保她們不會長成駝背的孩子、消化不良的孩子、無神論者,同時還要保護他們使他們不會懼怕、不畏強權、不會成就太低、不會變成不快樂的孩子。這還不算,母親不管為孩子做得太多或做得太少,都會被人指責說都是母親的錯。感謝佛洛伊德的恩賜,母親連孩子潛意識的感情和動機都要負責任。「二十世紀後半葉的母親一直做到筋疲力竭、死而後已。即便如此,假如她有一些潛意識的負面情緒,或沒有個人成長的話,她仍然是罪魁禍首。」

這是講美國,育兒風潮要傳到台灣還是有個時代落差,但她說的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美國狀況,跟台灣的現況很像啊~~
不管你怎麼對待孩子,都會有人質疑你以後會養出個人格偏差的小孩(攤手)
然後坦白說,看到這段真的有笑出來,一種既醒腦又爽快的感覺

●p152
一九七0年時,馬歇爾.克勞斯和約翰.肯奈爾兩位醫生發表了一系列的論文和叢書,說明了在嬰兒剛出生的第一個或第二個小時裡母親實際去抱他的這種身體接觸,是十分重要的。他們認為嬰兒一出生就與母親有肌膚相親(skin-to-skin)的話,這種母嬰聯結會是非常緊密的。相反地,孩子一生下來就被放入醫院的育嬰房的話,因為缺少這種肌膚相親的緊密聯結,媽媽會比較不愛這個孩子、會忽略他並虐待他。於是,這種聯結的想法就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它徹底革命了醫院產房的程序。一個世代以前把問題兒童的成因歸罪到父母寵愛的專家學者,現在把它歸因到剛出生時與母親的接觸不夠,這個看法迅速地傳播到別的國家去。

●p153
到了一九八0年代初期的時候,這種母嬰之間親密聯結的研究已經被大多數的科學家丟到一旁去了,因為這些研究設計得不好也做得不夠仔細。

●p155
比較可能的原因是一種理想化的原始社會中的「自然」母親–––你知道,就是那個偉大的野蠻人(noblesavage),那個狩獵採集的母親,她蹲下來生下她的孩子,用牙齒把臍帶咬斷,用一把樹葉擦一擦嬰兒的臉,抱起來,繼續採集樹根或漿果。但是請別相信這個鬼話,分娩絕對不是像這個樣子的。第一,對所有社會的女人來說,分娩是很痛、很困難的。對工業化社會之前的婦女來說,那才是真正的鬼門關前走一回呢!第二,因為分娩很困難、很危險,所以很少婦女單獨分娩(唯一的例外是在一兩個社會裡,有經驗的婦女會獨自走開去分娩,讓其他婦女十分敬佩、羨慕她們的勇氣。不過,她們不會在頭一胎時這麼做)。

☆這段是在討論母嬰聯結蔚為風潮,作者自己的推測的原因
描述的方式可真是超幽默,我邊看邊笑到不行

不過後來又想到很多不知道自己已懷孕的少女也常常像這個想像中的母親一樣 ,但她們是去上個廁所就把孩子「上」出來了,然後丟在廁所不管自己跑掉…整個過程也是很神奇,好像這樣的人活在採集狩獵時代也能咬斷臍帶抱起孩子繼續採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