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七)

摘:
●p258
團體和個人關係不但是各自獨立地運作,而且還相互對立。我以前一直不明瞭為什麼有人會認為「我有一些好朋友是猶太人」這句話是無禮的。後來才發現,說這句話的人是在區分友誼–––這個私人的關係–––和他對團體的感覺。他可以喜歡他的朋友而不喜歡他朋友所隸屬的團體,這句話讓人有這種感覺。
【「我有一些好朋友是_________。空格可以代換成任何什麼身份,這算是現在論戰的起手勢了】
我的理論是,我認為團體意識會使孩子社會化,而他們的性格是環境在修飾的。團體意識影響孩子行為的長期改變。負責管理私人關係的大腦部門,可能會對強烈的情緒起反應,但是它所改變的行為是暫時的。

●p259
這本書的主要精神是–––孩子如何社會化?他們如何變成他們社會所接受的正常分子?是什麼力量把初生嬰兒的脾氣雕塑成大人的人格?聽起來,這好像是兩個不同的問題–––的確,它們可以被分開成為兩個不相干的心理學派–––但是對我來說,它是一體的兩面,同一件東西。對孩子來說,社會化是學習在別人面前如何表現自己。而大人的人格本來就包括他在別人面前如何表現自己。對人這種群居的動物來說,大部份的行為就是社會行為。我現在雖然獨自一個人坐在這裡,但是我的行為仍然是一個社會行為,假如你根本不去讀我打進電腦的東西,我坐在這兒幹什麼呢?

●p260
小孩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找出自己是哪一種人,屬於哪一個社會類別,然後他們才可以學習去做像那個社會類別的人。

孩子依照團體中她認為「像我的」人的行為,來修正她自己的行為。假如是這樣的話,你可能會想,那其他的人又怎麼知道他該如何表現、該跟誰學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兒童遊戲團體的「多數裁定原則」(majority-rules):什麼人的行為與這個團體人多數人的行為不一樣時,這個人就要改變他的行為。


●p262
同儕團體可以不接受一個孩子,但是不接受並不能阻止學童對這個團體的認同。

有沒有朋友不會在人格上留下永久的烙痕。但是,認同團體、被團體排斥或接納,卻會留下永久的影響。

●p263
有的時候,友誼好像有長期的效應,那是因為大部份持久的友誼是存在於同一個心理團體的孩子之間。

【原來我從來沒有一個持久的心理團體(雖然都在過團體生活,但總覺得團體的榮辱跟我無關…雖然有朋友,但心理上從來沒有認同過哪個團體,所以一畢業就散了,會跟各別朋友聯絡,但對團體完全沒有認同感。所以社會化得蠻差的吧】

●p264
因為他們在這個團體裡,他們希望像這個團體裡的其他成員,所以小女生希望像其他的小女生,而不要像小男生;小男生希望像其他的小男生,不要像小女生。
【這裡可以參閱:《男孩與女孩:娃娃家的超級英文》】

你的意見對你女兒來說是不重要的,我朋友四歲的女兒根本不管她的父母認為穿球鞋是沒有關係的,她的意見根本不是基於她聽到父母在說什麼。比如說,父母從來沒有說「男生噁心死了」或是「他不能跟我們玩,他是男生」

【這裡就是在說,小孩就是想跟他的心理團體一樣,才不管父母灌輸什麼價值觀。最近果凍筆很紅,如果一個小孩認同的團體都在用果凍筆,無論他實際上能不能得到,他都會想要得到一枝果凍筆。就算他父母平日傳遞給他的價值觀是儉樸的,能用就好的,就算他很懂事,不會吵鬧,都仍然會想要一枝果凍筆,尤其是如果這個小孩的心理團體是用擁有某些物質與否來決定是否接納一個人入團。那就要反過來問,為何有些小孩就是真的不會想要人家有我也有?可能是因為本身對這類心理團體的依賴相對不重吧】

●p267
自我分類最糟糕的一點,就是不喜歡自己不在裡面的族群。族群間的敵意並非不可避免的分類結果,但它是一個最常見的結果。

【突然想到以前曾經短暫加入的一個親子團體,這個團體設了一個網路社團,可以交流一些議題的想法–––但實際上會回應的也總是幾個–––然後因為有一個教養主張跟這個親子團體背道而馳且不在這個團體裡的媽媽po了她的某些作法,於是網路社團裡就拿這個來討論,其實是攻擊給團員看。回想起來,是很有意識地在製造敵我分際,目的之一是要造成團體凝聚感,目的之二是要讓對團體理念還猶疑不定的人發揮影響力:你們看喔,如果你心裡有一點認同那個媽媽的做法,我們這個團體可是會視你為XX的喔。對於共識有點鬆散的團體,這點製造共同敵人的策略可能還是很必要的。可是可能我個人對這個團體組成分子沒有太高的共感,所以不欣賞這種做法…】

●p269
人類團體意識真正開始作用,是在童年的中期。所謂中期,就是小學的那六年。在這段期間,孩子社會化、人格發生永久改變。

【所以要孩子早點社會化,上小學以後就送去寄宿學校可能是個好點子(要有心理準備的是孩子的很多狀況你未必跟得上就是了)。古代有錢人的小孩七、八歲送進宮廷做貴族隨侍,窮人的孩子去做學徒或僮僕。這個時代的話,就是送去貴族寄宿學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