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書摘】分心就該這樣教 : 從優勢能力出發,找出學習新方向


彼德.簡森  愛德華.哈洛威 著
遠流 出版
丁凡 譯

我覺得這本書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會那個概念:一是優勢取向模式,二是了解自己和孩子的心意動能。雖然這本書是在寫如何幫助ADD小孩,但我覺得這兩種方法適用每一個小孩。

摘:

●p53
不論你的建議多麼善意或有建設性,提出任何建議之前,都要先建立某種良好關係。建立關係的最佳辦法就是讓對方知道:你瞭解他每天面對的是什麼,即便只是一點點也好。

●p64
用優勢取向的方式告訴孩子他有ADD
例:「我要跟你說,我有很棒的消息要告訴你和你的父母。」
「你的腦非常棒,就像法拉利跑車一樣。」
「可是有一個問題。你只有腳踏車的煞車系統。你的煞車系統不足以控制你的跑車頭腦。所以你看到紅燈停不下來,轉彎的時候也慢不下來。你想專心的時候常常無法專心,你無聊的時候常常無法遏止自己發呆或惹上麻煩。」
「好,我是煞車專家。我會幫你強化你的煞車系統,你想慢下來的時候就可以慢下來了。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在賽車中獲勝,而不是轉彎的時候車子飛出去,或是闖紅燈撞到別人了。」

●p71
有時候,你就是會發脾氣、大吼大叫、很想打孩子,這很正常。這並不表示你不愛孩子,這只表示你是人,而養孩子本來就不容易。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太嚴厲。發過脾氣之後,跟孩子道歉,以後你要求孩子道歉的時候,你的道歉會是個好榜樣。

●p77
道德模式折磨孩子也折磨成人。以前,憂鬱症或躁鬱症成人會被「診斷」為失敗者,他們在上帝與魔鬼的鬥爭中落敗了。大家認為這些人被魔鬼附身,所謂的「治療」就是監禁或死刑。不聽話的小孩不斷被打,如果還是不聽話就越打越兇。如果家長打不下去,也會有別人鼓勵他打。畢竟,孩子的靈魂有危險了,不打不成器啊。靠著道德論,多少世紀以來對精神病患的汙名化得到了正當性。從心理層面上看,這一切都很能理解。大家不知道如何協助精神病患,只好做一般人會做的事:責怪並處罰那些讓他們覺得無助的人。如果你是小孩,就會被狠狠打一頓;如果你是成人,會被關在地窖裡,用鐵鏈鎖上,星期天或過節時,被帶到廣場上遊街示眾。在十八世紀的星期天下午,快樂正常的家庭可能先帶孩子去看遊街的神經病流口水、自言自語、扭來扭去、尖叫,然後全去看死刑行刑。

●p80
就像哥白尼(Copernicus)宣稱地球不是太陽系的核心一樣,醫學模式讓很多人覺得困擾,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有些人寧可相信一個人只要願意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想要學習就可以學習、想要快樂就可以快樂。

●p84
只要仔細看醫學史就會發現,如果你有新點子,要小心了!你會被誹謗、逐出教會、被解除神職、被輕視。新的觀念總是先被取笑、輕視,然後才被大眾接受。醫學史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p97
強調正向不是表面工夫,不是在作業上蓋個笑臉一樣的小伎倆。強調正向的家長不是一直當啦啦隊而已。強調正向需要特別的技巧,你需要很有觀察力、有洞見、明智、大膽,才能做得對。啦啦隊只要求你跳上跳下、揮舞雙臂、大喊大叫,任何人都可以當啦啦隊。但是強調正向需要特別的視野、特別的投入。

你必須超越這一片混亂,看到那個製造混亂的、充滿創意的腦。

●p98
你不但要看到孩子整個人,你必須不斷強調孩子的優點和強項,讓自己能夠勇敢面對孩子的阿嬤不斷的批評、親戚堅持你應該好好打孩子一頓,或是學校不斷提出警告,好像若不敢快好好管管你的孩子,一切就會無藥可救了。你必須很堅定,當孩子永不放棄的忠誠盟友。當孩子看你的時候,他永遠會在你的眼睛裡看到微笑。同時,別讓孩子用ADD作為藉口,降低期望標準或放棄努力。

●p105
最實際的做法就是教這些學習風格不同的孩子和家長如何有效管理學校系統,而不是等待學校學會如何教導各種不同學習風格的孩子。

●p120
優勢循環:第一步是最重要的,為孩子創造一個有連結的環境。第二步是玩耍。第三歲是練習。第四步是掌握技巧。第五步是得到認可。

●p128
我說的認可不一定是得獎或得第一名,我是指有人注意到你的進步。有人–––老師、隊友、家長、朋友–––拍拍你的背,或對你點點頭、說些話表示他看到並重視你的進步。這樣的認可會讓孩子信心和自尊心大增,動機更強,也會讓孩子和這個人產生連結。

大部份的壞行為–––偷竊、破壞、說謊、欺騙、暴力行為–––都來自缺乏連結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受尊重、沒有價值、不受歡迎、被排擠、被錯待、被誤解、被忽視的孩子。有效的道德教育應該強調連結。連結良好的社區犯罪率會比連結不良的社區來得低。

●p132
心意動能(conation)能決定你如何解決問題或做決定。心意動能是天生的,無法改變。心意動能無關智商,也無關好壞、高低或強弱–––就像頭髮顏色或慣用右手或左手一樣。心意動能和你的情緒風格也無關,它們在心智世界裡有自己的專屬區域,形成柯布說的天生的工作模式(modus operandi,MO)–––你和世界互動、解決問通、採取行動的方式。即使是幼兒,你都可以看到他天生的工作模式。這是為什麼一個幼兒看到時鐘會拿起來仔細研究,另一個拿起時鐘就亂丟,另一個走過去根本沒注意到時鐘,另外一個幼兒看到鐘就笑了。你的心智決定了你的行為,而不是別人要求你怎麼做或你覺得應該怎麼做。如果能夠用自己的天生風格做事,大家的表現都會比較好;如果不能照自己的工作模式行事,大家會覺得很挫折,表現也比較不好。

【所以如果一個內向敏感者被要求要用外向活潑者的工作方式,想必會耗損很多能量,而且是過多了……】

●p136
柯布將這四種心意動能特質稱為徵信力(Fact Finder)、持續力(Follow Thru)、啟動力(Quick Start)和執行力(Implementor)。

【參閱p138的解說。坦白說只按照字面看,很難理解每一個特質有什麼含義。比如說持續力高的人意思是喜歡安排跟照表操作…中文翻譯字面完全無法連上線,看英文本身還比較能理解】

●p147
如果孩子能夠適應老師的心意動能,在班上的表現就會比較好。你可能希望老師學著適應孩子的心意動能,但光是希望無濟於事,你和孩子需要有效策略,學校才不致成為辛苦而挫折的地方。

●p163
和學校建立正向的關係–––主要是和老師–––是你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多年來,我看到很多例子,因為沒辦法花時間和老師建立正向關係,而讓孩子在學校過得很慘。我也看過許多例子,因為家長肯花時間在建立親師關係上,於是很糟糕的一年變成很棒的一年。

對,學校不應該如此運作,家長不應該靠自己為孩子爭取應有的對待,但是說這些話都沒有用。如果你花時間和老師建立良好關係,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會更好,也會更喜歡上學。這就是現實。

我學到的第二個教訓就是「特殊教育」常常中看不中用,能免則免。學校提供的特殊教育有時很好,有時等於只是提供保姆服務而已。如果你覺得學校的特殊教育不好,又負擔得起的話,最好是自己請家教。

●p182
診斷ADD不應該從測驗開始,而是應該從生命歷史開始,從孩子、家長和老師那邊聽到的故事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