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八)

摘:

●p275
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孩子是在童年中期開始了解自己的。自己有多強壯、有多好看、跑多快、有多聰明,他們是從比較自己與同儕團體中的成員來了解自己。

童年中期是孩子人格定型的階段,他們可能自己選擇某種角色,、別人提名,或被別人強迫變成某種角色。當角色選定後,孩子的特性開始發展,而且常常是誇張地發展。

●p290
轉碼的孩子的兩個文化其實是不平等的。移民的孩子會把朋友的文化帶進家來,但是他卻不會把父母的文化帶去學校,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在家中說一種語言、出外說另一種語言的孩子,他們家中的語言會停留在勉強跟父母溝通的階段,而外面的語言卻會突飛猛進。

●p291
當家庭外的文化與家庭內不相同時,家庭外的贏

「我現在才了解語言是你屬於哪一個部落的會員證。」說話的人是蘇珊.謝勒,美國手語的老師和翻譯員。美國手語是美國聾人所用的語言,是他們文化的會員證。謝勒花了一些時間才體會聾人的團體意識,聾人文化中「我們VS.他們」的觀點。

        對一個認同聾人文化的人來說,想要聽到什麼是可笑且荒唐的欲望。我開始接觸聾人時,並不了解這一點。我對聾人文化的無知,使我無法了解手語的笑話,把它翻譯成英語也沒有用,因為我還是把聾人當成聽不見的人,而笑話是跟文化差異有關的。後來,當有一個人在說一個有關聾人娶一個聽力正常的太太的笑話時,我終於懂了。

●p292
研究雙語兒童的學者發現,家中所使用的語言最後會被家庭之外所使用的語言取代,很多人都把這個現象怪罪到語言的優勢上。例如,他們說墨裔美人的孩子後來不再說西班牙語只說英語,是因為西班牙語沒有特權–––在外面世界沒有價值。研究者說:「一個在經濟上、文化上比較優勢的團體的語言,會取代少數團體的語言。」

在這個國家裡,許多年來被誤導的聽人教育家,儘全力去提供聾人一個有經濟和文化地位的語言:英語。然而,這些聾人並不感激,他們堅持學手語,雖然有些學校禁止使用手語(甚至是以處罰的方式禁止),他們還是偷偷地用;雖然老師努力教他們讀唇語,練習說話,手語還是變成他們的母語–––一個他們用來思想、用來做夢的語言。

【這部份可以搭配背離親緣上冊的講聾人的那章,有些父母不願意自己的聽障孩子學手語,因為他們感覺小孩離他們越來越遠。當然越來越遠,因為那已經是另一個文化的人了,可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小孩有認同同儕的需求………想到這裡,真是蠻寂寞的呢。所以一個文化能不能保存就要看一個語言的保存;而一個人要透過語言來和同儕相處,如果同儕都使用少數團體的語言,那麼即使不是在經濟文化上佔優勢的語言還是能夠成為孩子思想、做夢的語言。也就是說,如果你找不到那樣的同儕,而只在原生家庭裡使用母語,最後母語的程度還是只能停留在和父母勉強溝通的階段。同儕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有時候同儕的組成份子不見得是我們父母能力能干預的,那必須很多條件配合之下才可能。以前對孩子的母語這塊是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的,現在清楚認知到以前太天真(就是《恆毅力》裡說的「樂觀幻想」),我能力不足以干預到這部份,做自己能做的就好了】

●p297
文化是由兒童的同儕團體傳承下去的,也就是我的團體社會化理論的要義。我的理論結合了三個不同的學術研究領域:社會化、人格發展,以及文化傳承。這些都以同一方式發生在同一地方:同儕團體。孩子與同儕共享的世界是塑造他們行為和天生性格的地方,所以同儕團體決定了他長大以後會是什麼樣的人。

小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大人,就像一個囚犯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獄卒。小孩子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孩子。

●p298
小孩並不是大人社會中無能的分子,他是他們社會中能幹的分子,他們的社會有他們自己的標準和文化。就像犯人文化和聾人文化一樣,孩子的文化跟他們所身處的大人文化是很相似的,但是它改變大人文化以適應他們自己的目的,所以它包括一些大人文化所沒有的元素,而且這個創造是團體性的,孩子不能發展自己的文化,除非他在一群孩子的團體裡,就像孩子不能發展自己的語言,除非旁邊有別的孩子在一起

【上述我畫線的部份應該就是年輕一輩總是被老一輩看不順眼的因素吧,因為每一代都創造了上一代沒有的元素,然後上一代因為不熟悉,就感到不舒服,然後就會貶抑這些部份。我相信我們這代還是會繼續看不慣下一代的啦,放心好了,人類就是這樣跳脫不出來,可是無論你要不要跳出來,下一代都還是會改變的,只是無法預期會變成怎樣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