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六)

●p237
這其實是一個很可悲的矛盾現象,虐待反而會增加孩子對母親的依附
受虐的孩子會去找施虐的人尋求安慰,這種現象在別種動物身上也可以看得到
一位研究鴨子銘印(imprinting)機制的研究者發現,假如他無意間踩到一隻對他銘印的小鴨子的腳時,這隻小鴨子會跟牠跟得更緊。

【讀到這段突然想起房思琪……受虐的人跟施虐的人跟得更緊】

●p238
第一個提出「母子關係是以後人際關係之樣板」的建議者,是英國精神科醫生約翰.包爾比(John Bowlby)。由於教養的假設的風點火,這個想法就蔓延開來了。包爾比說,嬰兒發展出與他母親關係的某一種「內在的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一種概念),然後期待他的人際關係–––如父子的、兄弟姊妹的、保母的–––也會跟隨這個模式。這是一個相當吸引人的理論,但卻是個錯誤的理論。在嬰兒的腦海中很可能有一個母子關係的工作模式,但是這個模式只有在媽媽在的時候才會跑出來。

●p239
發展心理學家麥可.藍姆(Michael Lamb)和艾利森.奈虛(Alison Nash)在仔細檢視了安全依附的數據後,下結論說:

                 雖然一直有人說「社交能力的質」受到「早期母子依附關係之質」的影響,但是這           個說法其實並沒有實際數據能夠加以印證。

●p254
小孩子很早就決定男人和女人應該做不同的事情。我的女兒在五歲時就曾宣稱爸爸不應該煮飯。
「那麼媽媽也不應該用鋸子和槌子囉?」我問她。
「對。」她說。不過她至少為這句話覺得不好意思。在我家,我先生負責掌廚,而我做所有用鋸子和鎚子敲敲打打的工作。
孩子可能會從故事書或電視裡得到這個念頭,但是他們會在假想遊戲中試驗看看這想法是否正確。當他們在玩扮家家酒或救火員時,他們並不是在假裝扮演他們的父親(即使爸爸真的是救火員);他們扮演的角色是典型的那種角色,是所有兒童都同意的救火員應是那樣的角色。這種遊戲在傳統社會中比較少見,因為在那裡沒有隱私權,每一個人都曉得其他人在做什麼。在一個所有女人都做同樣事情、所有男人都做同樣事情的社會裡,小孩子沒有必要去決定哪個工作應該是什麼樣。

●p256
發展心理學家李恩.伯契(Leann Birch)注意到學前兒童非常挑食,父母無法強迫他們吃他們不喜歡的東西,或他們以為自己不會喜歡的東西。在這種情形之下,父母的威脅、利誘、宣傳,或遊說都是無效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把他放在一群喜歡吃這種食物的孩子當中,讓所有的孩子都吃這種東西給他看。

【我兒極討厭水果及果香,如果把他放在一大群愛吃水果的小孩中間大家一起吃水果,不知道會不會崩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