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二)

茱蒂.哈里斯 著
商周出版

摘:

●p131
孩子喜歡把家裡和學校這兩種生活分開。為什麼很多受虐兒事件不易被發現,就是因為兒童在外面不喜歡談他們家裡的事。他們不要人家知道他們的家跟別人不一樣。同樣地,孩子也不告訴父母他們在學校被人欺負的情形。

但是,使家中事情不外洩的動機大於使外面的事情不侵入家庭,特別是當小孩認為他們的家庭不正常時,更為嚴重。

因為要知道什麼是該隱藏、不該讓人知道的,所以孩子必須要找出一個方式來知道他們的家庭是否正常。一個方式就是看電視,但是這只有當電視中的家庭與他社區中的家庭差不多時才會有效。假如差太遠時,孩子必須根據從朋友和同學聽來的正常家庭觀念來做決定。

但是,從朋友和同學那裡學東西是很危險的。兩個孩子可能都害怕他們會說溜了嘴,把不該說的說出來了,好像我跟我的同學說“pinky”那件事一樣。但是小孩子很聰明,他們有辦法不著痕跡地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玩扮家家酒。在玩家家酒時,小孩子可以通力合作,共同發展出所謂的正常家庭像什麼樣子,而不必擔心說溜了嘴,洩漏了真相,因為反正這只是一個遊戲而已。

●p134
(對孩子而言)爸爸媽媽是屬於家裡的,所以他們一跑出來,孩子們就大為緊張。除了發窘之外,孩子們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跟他們的父母相處。

一直到了青少年或成年之後,才偶爾會察覺到他們的行為會因社交情境而有所不同。或許有的時候你不喜歡跟某些人在一起,是因為你不喜歡你跟他們在一起時「自己的行為」

●p135
當兒童或青少年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行為不良時,別人常把他們貼上「未社會化」(unsocialized)的標籤,認為他們的父母應該要負責任。根據教養的假設的說法,使孩子社會化是父母的責任。但是假如孩子沒有把父母教他們的東西轉移到另一個社交情境時,這其實不是父母的錯。

●p137
假如你不再回家了,那麼你在家中所養成的人格就永遠消失了。在灰姑娘跟王子結婚以後,她就不再回到原來的家中,她以前卑躬屈膝的人格就跟她的破衣服、爛掃帚一起永遠地拋到腦後了。不過,大部份的人是會再回家的。所以一旦他們踏入家門,聽到他們的母親在廚房喊:「是你嗎,親愛的?」那個他們以為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拋棄的舊人格就立刻回來了。在外面的世界,他們可能是成功的女強人、男霸天,但是把他們放回家中餐桌上,他們很快就變回當年的乖寶寶。難怪很多人不喜歡回家過節。

●p139
社會化研究者證明了一個很清楚、不容爭辯的事情,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影響孩子在父母跟前的表現,或是跟父母有關的情境。對這一點我非常同意,一點問題也沒有。父母的行為也影響孩子對父母的感覺,當父母對某一個孩子偏心時,不但引起孩子之間的磨擦,也使不受寵愛的孩子對父母心懷怨恨,這種不平的感覺可以持續一生。

市面上有幾百本書都在告訴父母現在做的是錯的、該怎麼撫養孩子才對。請去找一本好的,它可能可以解釋你的孩子在家裡的行為。而我的目標是解釋他們在家庭以外的世界裡的行為–––這個世界是他們後半生的生活情境。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一)

茱蒂.哈里斯 著
商周出版

書摘:

●p54
事實上,兒童沒有辦法靠模仿父母親來學會該怎麼做,因為大部分他們觀察到父母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所不能做的。例如,把家弄髒弄亂、差遣別人去做事、開車、劃火柴點香菸、隨心所欲地來來去去等,都是看起來很有趣的事,但是這些事情小孩子都不准去做。從小孩子的觀點來說,在早期的社會化過程中,他們主要學會的一件事,就是不能去做他們父母的行為。

如果你還在想,不知道在比較不複雜的社會裡,模仿跟自己同性別的父母親會不會有比較好的結果,那麼我告訴你,答案是不會。在未開發的社會中,可接受的大人行為和可接受的兒童行為兩者間的差距,比在我們社會中的差距還要更大。在玻里尼西亞島的村莊社會中,兒童要守規矩、服從大人的話,而且只有在大人對他說話時才可以說話。

雖然玻里尼西亞的兒童可以從觀察父母織布或捕魚中學到這些技術,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從觀察中習得社會化。在大多數社會中,假如兒童的行為跟大人一樣的話,那麼這個小孩會被認為是目無尊長、沒有禮貌的。

●p58
從一開始,心理學界就分為兩派,涇渭分明。一派是主張遺傳決定論,也就是先天而來的;另一派是主張教養決定論,也就是後天習得的。這兩派敵我分明,在發展心理學這個領域中是最明顯的。社會化研究者支持後天習得,而行為遺傳學家則贊成先天學說。

這兩派的學者都靠著在大學教書糊口。他們研究的成果以及刊登在學術期刊上的質與量,決定了他們在學校的地位。他們是專家,所以雙方都不願意去讀對方所寫的東西;一方面是他們知道自己不會同意對方的說法,另一方面是他們沒有時間。一般來說,大學的教授只研讀他自己領域裡的書籍,偶爾才看一些相關領域中的東西。

我的情況就很不一樣了。我不在大學教書,也不需要在某個領域中執行研究計劃。教科書的編者本來就應該保持中立,把雙方的觀點全都告訴學生。所以在我寫書的那段期間,我閱讀過各種不同觀點的論文和著作,使我的眼界與大多數學術圈中的人有所不同,而有了俯視全景的視野,他們只有以管窺天的那一小片。有時候,站遠一點反而比貼近時還能看到更多的東西。

假如你不是他們之中的一員,你可能會想,我為什麼要管那些大學教授說了些什麼。理由是,他們的研究與他們的解釋,就是你每天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育兒忠告的來源,也是你的小兒科醫生用來告訴你如何養兒育女的話。

●p59
教養的假設純粹是學術界的產品。雖然它瀰漫在我們的文化當中,但它並不是民間故事;事實上,民間故事本來是不相信它的。

●p71
就人類來說,環境的差異可以解釋人格特質大約一半的變異性;社會化研究者在這方面是對的,環境的確會影響孩子。他們錯的地方是他們認為他們的研究指出了哪些因素在影響著;事實上,他們的研究並沒有把他們希望展現的東西呈現出來,因為他們沒有把遺傳的因素考慮進去。他們忘記了孩子和父母相似,是有基因上的關係的。

類化一是對的。一般來說,愉快、能幹的父母會有愉快、能幹的小孩。但是這並不能證明父母對孩子有除了基因以外的影響力,可以決定孩子的未來。

●p72
教養孩子並不是父母親對孩子做些什麼;它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的事。

●p73
每一個研究者都只看到她跟一個小孩在一起,所以每一個人都會得到不同的印象,覺得她就是那一種媽媽。對我的大女兒來說,我會被認為是一個縱容的媽媽;對我的二女兒來說,我會被認為是個很專制跋扈的媽媽。

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就像任何其他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一樣,是一條雙向的街道,雙方都扮演了某種角色。當兩個人互動時,一方的所作所為,部分是針對對方剛剛的所作所為,部分則是對過去的所作所為產生反應。

●p74
社會化研究有興趣的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但是孩子對父母也有影響。孩子也會影響父母對他的態度,所以我把它稱為「子女對父母的效應」(child-to-parent effects,子–––親效應)。

●p78
當社會化研究者指稱行為遺傳學家把環境的效應和基因的效應混為一談時,他們是對的。事實上,行為遺傳學不能區辨出基因的效應與「基因效應」的效應–––他們無法分辨直接和間接的基因效應。而他們所謂的「遺傳」,事實上是包含了直接和間接的基因效應在內。

●p89
「這些發現,」–––所謂的發現是指社會化研究者察覺到微弱與不一致的趨勢,以及行為遺傳學家對於住在一起的兄弟姐妹身上找到很低的相關這兩件事–––「強烈地指出父母提孩子的物質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小,父母的性格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小。」換句話說,我們以為對孩子有重大效應的事物,結果發現對孩子一點效應也沒有。

●p95
出生別這個環境的變項與人格有關的這個假設,並沒有獲得證實,它不能預測人的人格和行為 在這領域中,以往的看法必須校正過來。

●p101
假如父母因為孩子的個性而去調整他們的教養方式,那麼包姆林等人測量的可能是子女對父母的效應,而不是父母對子女的效應。所以不是好的教養方式產生好的孩子,而是好的孩子產生好的教養方式。假如父母不去調整他們教養孩子的方式來適應每一個孩子的話,包姆林她們測量到的可能是遺傳的效應而不是環境的效應。這不是好的「教養方式」產生好的孩子,而是好的父母產生好的孩子。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書摘】安靜,就是力量 : 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蘇珊.坎恩 著
遠流 出版

外向還是主流價值(這是沒辦法的事,就認清現實),這本書的重點是要肯定內向人的價值,要接納自己,了解自己的社交極限和舒適圈界線在哪,並且學會在各種場合戴上適合的面具(社會化程度還是不能太低,戴好面具利人利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控制好接受社交刺激的強度和頻率,內向人也能成功。

☆了解自己真的是第一要務。

摘:

●研究結果顯示,事實上,內向性格的人比外向性格的人更容易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私密世界,讓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在網路上閱讀時都大吃一驚。內向性格的人更能夠在網路上表現「真實的自我」,並且會花費更多時間在網路上進行特定議題的討論。他們喜歡這種數位化的溝通方式。一個不敢在兩百人大教室裡舉手發言的人,可能會毫不猶豫透過部落格對兩千人或兩百萬人發表意見。一個不敢向陌生人自我介紹的人,可能會願意在網路世界中展現自我,之後才將網路上的人際關係延伸至真實的世界。

●「福音派的文化與外向性格密不可分,」麥克修牧師解釋:「福音派教會強調要投入社區,要參與更多的節目與活動,認識更多的朋友。對於沒那麼活潑的內向性格者來說,如果沒有參加活動,就會形成一種持續性的壓力。在信仰的世界中,如果你感受到這種緊張的壓力,事情就相當不妙了,因為你的感覺不只是『我的表現不如自己的期許』而已,更會是『上帝會因此對我不滿意』。」

●愛因斯坦:我是一匹天生適合佩戴單套馬具的馬兒,不適合在雙頭馬車或大馬車中與其他馬匹共同協力。……我非常清楚,為了達成明確的目標,一個人獨自思考並且進行決策是相當重要的。

●史帝芬.沃茲尼克(和賈伯斯一起創辦蘋果電腦的人)給嚮往偉大創意的孩子們如下建議:
我認識的發明家和工程師當中,大部份的人都像我一樣–––都是生性害羞的人,活在自己的思維裡。他們像藝術家一樣。事實上,最優秀的發明家和工程師就是藝術家。藝術家都是獨自工作的,他們在獨自工作時才能夠掌控新發明的設計,不必有一群人在旁邊指導著要為了市場行銷而設計,或是搞個什麼委員會來幫忙。我不相信有哪一種革命性的事物是靠著什麼委員會發明出來的。如果你是那種身兼發明家又是藝術家的罕見工程師,我要給你一些你可能會難以接受的建議。認個建議就是:獨自工作。當你獨自工作,你才最有機會設計出革命性的產品與功能,不是和委員會一起工作,也不是和團隊共事。

●達爾文小時候雖然很容易交到朋友,但他卻寧願將時間花在獨自散步於大自然的步道上。他長大後也是這樣。著名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奇邀他共進晚餐,他回信說:「親愛的巴貝奇先生,我非常感激您寄卡片來邀請我參加您的派對,但我恐怕無法接受這份邀約,因為我擔心自己會在派對上遇見一些我不認識的人,一些我可以對天發誓自己從來沒有互動過的陌生人。」

●知名的英國組織心理學家艾卓恩.芬恩海姆寫道:「從科學研究成果來看,只有腦筋不正常的商界人士才想採取團體腦力激盪。如果你的員工既有才華又主動積極,而且你重視的是創意或效率,那你應該鼓勵他們獨立工作。

●我們對於線上合作的強大力量印象太過深刻,反而高估了各種團隊合作的價值,進而犧牲了對獨立思考的重視。我們忘了:參與線上的合作團隊,其實也是某種形式的獨立思考,因此我們誤以為線上合作的模式也能夠套用在面對面的現實世界。

●雖然這些年的證據在在證實了團體腦力激盪是沒有用的,不過團體腦力激盪依舊受到歡迎。參與腦力激盪的成員通常深信他們團體的表現會比實際上來得更好,這也指出了團體腦力激盪持續受到歡迎的一個理由–––團體腦力激盪可以讓參與者產生與群體的連結感。要是我們能牢記:團體腦力激盪最主要的好處是讓個體與群體緊附在一起,而不是激發更多的創意,則這也算是一個有價值的目標。

●高度反應的小孩會更深度思考,更敏銳感受他們所注意的人、事、物,並且對於日常生活上的體驗,也更能分辨出其中的些微差異。這種特質會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來表現。如果某個孩子喜歡交際,她可能會花費較多的時間來思考她觀察別人所獲得的感想–––為什麼傑森今天不意分享他的玩具?為什麼尼可拉斯不小心撞到梅莉的時候,梅莉會那麼生氣?但是,如果這個孩子有特定的嗜好–––例如玩拼圖、進行美術創作、堆沙堡–––他就會對於自己熱衷的事項投以極高的專注力與熱情。如果一個高度反應的小朋友不小心弄壞了別人的玩具,他的罪惡感與歉意也會比低度反應的孩子來得更深刻。

●科學家早已經知道,高度反應的性格是帶有風險的。在面對父母婚姻危機、親人離世或是遭受虐待生活上的打擊時,這些孩子顯得格外脆弱,比同儕更易沮喪、焦慮或害羞。事實上,在凱根教授研究中的高反應組孩童,大約四分之一的人有程度不一的「社交焦慮障礙」,那是一種慢性失能的害羞症狀。可是科學家直到最近才意識到的是,這些風險其實也有好的一面。換句話說,敏感與力量是綁在一起的。根據研究顯示,在良好的父母關懷、兒童照顧以及穩定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高度反應孩童,會比低度反應的同儕們比較少有情緒問題,並且具備較高的社交技能。

●什麼樣的父母最適合養育高度反應孩童,他有以下的精闢描述。這些父母應該:可以判讀出孩子的暗示,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個性溫和但能夠堅定要求孩子,不急躁也不具敵意,鼓勵好奇心和學術成績,接受延遲的滿足感,具有自制能力,個性不嚴苛,也不會對孩子疏忽,性情穩定。
☆心得:以上這些都達標的話,其實也是個超高的標準了…到底有多少人能辦到呢(搔頭)

●如果你從小就是個高度反應孩童,那麼你一輩子在雞尾酒派對上向陌生人自我介紹的時候,你的杏仁核反應都會有些激烈。但如果你覺得你的人際交往技巧還不錯,部份原因在於你的額葉皮質告訴你要淡定,勇敢伸手跟人握手,給對方一個微笑。事實上,最近有一個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顯示,一個人面對心煩狀況時,如果能用自言自語的方式來安慰自己,此時他們的前額葉皮質活動就會增加;增加的程度越大,杏仁核活動下降的程度也就越大。
☆好吧,這有點勵志了。心煩的時候記得深呼吸加自言自語安慰法…

●只要你瞭解,內向和外向其實代表了對於刺激的接受程度,那麼就可以安排讓自己處於比較適合你個性的環境裡–––不要有太多刺激,不要讓自己無聊,也不要讓自己陷入焦慮。你可以把生活組織一下,讓自己處在人格心理學家口中所稱的「最佳激發程度」,而我則稱之為「美妙境界」,這樣一來你就會比以前更加有活力、有朝氣。

●你現在知道了,原來美妙境界可以由自己操控。想想看,這樣子你的生活會變得多美好: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工作習慣、嗜好和社交生活,讓自己盡量多待在美妙境界當中。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美妙境界在哪裡,就會知道應該離開讓自己身心俱疲的工作,開創讓自己滿意的新事業。

●達爾文:害羞的人看見陌生人就緊張,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害怕陌生人。這個害羞的人在戰場上可能勇敢如英雄,卻會在一些小事上缺乏自信,例如面對陌生人。

●所以你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本性。如果你想放慢做事的步調,穩定前進,那就不要讓別人影響你,好像你非趕快不可。如果你喜歡往下做深刻探究,就不要逼自己往左右拓展疆域;如果你喜歡獨立作業,不想團體合作,那就捍衛你的立場到底。既然你對回報比較不感興趣,所以有無窮的權力可以依自己的方法做事,這就看你是否願意運用這份獨立自主,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外向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麼內向者在一天結束之後,會如此迫切需要充電。如果另一半睡眠不足而累到無法交談的話,我們都可以理解,但我們卻不太瞭解,過度的社交刺激對內向的人來說也是很累的。

●對內向的小孩來說,父母最大的協助就是陪伴他們面對新的事物。別忘了,內向的人不只是對陌生人有反應,也對新的地方或是新的事件有反應,所以不要誤會自己的小孩,以為他是抗拒人際互動。內向的小孩並不是害怕人際關係,而是害怕新事物或過度的刺激。

●就算是沒信心的時候,也要露出有信心的樣子:微笑、站直、眼睛要看著別人

●如果你的小孩比較喜歡獨立作業,喜歡一對一的交流方式,他並沒有不正常,他只是剛好跟主流的模式不一樣。學校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學生可以準備面對未來的挑戰,可是小孩在學校卻常常要面對學校本身帶來的困擾。

●沒有時間可以思考或創作,這種教育體制保證會耗盡內向者的精力,一點也無法讓他們產生活力。

●我們要是看到比內向、比較「宅」的小孩轉變成有自信、開心的大人,大家就很驚喜,然後稱之為「成長」,但真正的原因可能不是小孩長大了,而是情境變了:長大後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職業、伴侶和適合的社交圈,不會被大人硬塞到不適合自己的環境。有個專門的概念叫做「人境適配度」(person-environment fit),

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書摘/整理】腦能量整理術 : 提高你的創意力. 行動力. 解決力

築山節 著
天下文化出版

☆將大目標分解為數個小目標,依序進行

☆短時間集中注意力完成數個工作以產生「工作興奮」,工作興奮也可以說是大腦要解決困難問題前的「助跑」

●收集他人的感謝和好評,當作提高行動力的能量來源

●大問題要用零碎時間解決

●用零碎時間處理問題是最有效率的
☆心得:這點我很有感覺,有小孩以後,時間大量被小孩佔用,但做事反而有效率

☆強化記憶的重點是要輸出

●規律的作息有益大腦運作

●理性控制情緒的有效方法:
  。控制讓你產生情緒反應的刺激的量
  。改變輸入大腦中的資訊的解釋

●情緒的平衡比例:
「喜歡、開心的事」:「有點討厭、麻煩的事」:非常討厭、麻煩的事」=6:3:1

☆所以完全不做討厭的事情也是不行的,因為大腦的惰性,它會把原本百分之百喜歡的事逐漸變討厭…然後喜歡的事就會越來越少,再來就變成什麼都不做最好,但什麼都不做,情緒還是會失衡。所以才說要保持六比三比一的比例。

●日本投手松坂大輔的座右銘:目標支配今日

●發現目標的思考方式:
  。將來,你想變成怎樣?(或是相反地,不想變成怎樣?)
  。要以什麼方法朝目標前進?(不想以什麼方式?)
  。你是為了誰而改變?(對你來說,誰是重要的人?)




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心得】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 : 幸佳慧帶你這樣讀嬰幼繪本,啟發孩子的語言思考力、閱讀力、創造力

幸佳慧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心得:

是相當實用的工具書
而且我發現因為我兒意見很多
所以共讀繪本的時候根本無法讓我照字唸
甚至也不可能照頁數一頁一頁來
不知不覺就自然發展成這本書裡建議的方向
而且同一本書當然會被小孩要求重複唸
每次唸法都一樣的話
也許小孩不會覺得怎樣(?)
但我肯定會無聊死

所以當然想辦法換句話說
又,唸很多次會口乾
懶得說太多就用問的
結果居然歪打正著地做對了…
小子還會自己發展互動方式
我配合就是了
所以
本來很挫折覺得自己小孩怎麼都不像別人那樣乖乖聽故事
現在覺得順勢而為還真的準沒錯

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書摘】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查理.蒙格 著
彼得.考夫曼 編
商周 出版

摘:

p64
●找出你最擅長的事情,然後持之以恆、樂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

p74
●如果波克夏取得了不錯的發展,那主要是因為巴菲特和我非常善於打破自己最愛的觀念。哪一年你不曾打破一個你最愛的觀念,那你這一年就白過了

p79
●確認能力圈
巴菲特:如果說我們有什麼本事的話,那就是我們很法楚自己什麼時候在能力圈的中心運作,什麼時候正在向邊緣移動。

蒙格:如果你確有能力,就會非常清楚自己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裡。如果有疑問(自己是否超出能力圈),就表示已經在圈子外了。

p84
●透過廣泛閱讀把自己培養成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努力使自己每天更聰明一點點

p86
●記住,聲譽和誠信是最有價值的資產:而且可能在瞬間化為烏有

p100
●我們從來不試圖成為非常聰明的人,而只是持續避免讓自己變成蠢貨,久而久之,我們這種人便能獲得非常大的優聲

p108
●你必須在腦中擁有一些思維模型,靠這些模型組成的框架來整理間接和直接的經驗。

p110
●如果沒有把這個基本的、但有些不那麼自然的基礎概率數學,變成生活的一部份,那麼在漫長的人生中,你將會像踢屁股比賽中的獨腿人,將絕佳的優勢拱手讓人。

p120
●巴夫洛夫聯想:當有人說了你不想聽的話,讓你不高興,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抗拒的情緒。你必須訓練自己脫這種反應。

p128
●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裡競爭

p150
●我有三個基本原則。同時滿足這三個原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你應該努力去嘗試:
   。別兜售你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別為你不尊敬、不欽佩的人工作
   。只跟你喜歡的人共事

●擁有常識不但意味著有能力辨認智慧,也意味有能力拒絕愚蠢。如果排除了許多蠢事,就不會把自己搞得一團糟。

●光閱讀還不夠:必須擁有一種能夠掌握概念和做合理事情的性格。而大多數人無法掌握或應用正確的概念。

p151
●人生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難題,非常棘手的難題。我認為有三點有助於應付這些困難:
  。別期望太高
  。擁有幽默感
  。讓自己置身於朋友和家人的愛

p152
●我認為保持良好的紀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一開始就能夠在諸如誠實這樣簡單的事情上擁有完美紀錄,將會在這個世界取得很大成功。

p158
●你們需要的,是在腦子裡形成一個由各種思維模式構成的框架,然後將實際經驗和透過閱讀等得來的間接經驗,懸掛在這個強大的思維模式框架上。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加深對現實的認知。

p159
●不要理會學科的既有界線,你們應該掌握各個學科的主要理論模型,還要統統派上用場

p161
●馬克.吐溫:「我從來不讓上學影響我的學習。」

p165
●嚴重的意識形態,是扭曲人類認知的最大因素之一

p210
●最好的、最實用的智慧,來自基礎的學術知識。但有一個極重要的前提:必須以跨領域的方式思考。

p222
●愛因斯坦的成就取決於四個因素:自我批判、好奇心、專注、毅力

p232
●當代也有許多班傑明.富蘭克林式的人物,他們:一、接受正式教育的時間,比現在眾多優秀年輕人少,卻獲得了極大的跨領域綜合能力;二、進而使得他們在本業的表現更加出色,而非更糟;儘管他們花了不少時間分心去學本業以外的知識

p236
●想法激進的人,缺乏掌握跨領域知識所需的客觀態度;受意識形態影響的人,很難擁有綜合跨領域知識的能力。

p246
●要消除思考的副作用,最好的辦法是:向最優秀的物理學家學習,他們會系統地批判自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下面這句話,精簡地點出這些物理學家的心態:「首要的原則是:你不能欺騙自己,因為自己是最好騙的。」

p328
●找到好配偶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呢?唯一之道是你首先必須值得擁有好配偶,因為從定義上來說,好配偶可絕不是傻瓜。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

p329
●有些人的生活愈來愈來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上聰明一點點。

p330
●人類社會只有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進步,同理,你們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才能進步。

p332
●西塞羅: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發生過什麼事,那麼此生就會過得像個無知的孩童。

●如果將西塞羅這句話推而廣之,那麼我認為,除了歷史,還有許多東西是應該去瞭解的,這些東西就是所有領域的重要思想。但如果你對知識只是死記硬背,以便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那麼這種知識不會有太大的幫助。你必須掌握許多知識,在腦中形成一個思維框架,在往後的日子裡能夠自動地應用。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鄭重向你們保證,總有一天你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已經成為同齡中最有效率的人之一。

p335
●自憐總是帶來負面影響,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如果能夠避開,你的優勢就遠遠超越其他人,甚至超越幾乎所有人,因為自憐是一種標準的反應,但可以透過訓練擺脫。

●你應該避免不當的工作關係,尤其避免在不尊敬,或不想像他一樣的人手下工作,那是很危險的。

p340
●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幸,無論多麼倒楣,都是一個磨鍊的機會。每一次不幸,都是取教訓的良機。人們不應該在自憐中沉淪,而應該利用每次打擊來自我提升。

p382
●化解強烈敵意的標準做法是:延遲自己的反應。

p387
●避免因為過去的成功而做蠢事的破解對策是:一、謹慎審視以往的每次成功,找出成功的偶然的因素,以免受這些因素誤導,進而誇大新計畫成功的機率;二、看看新的行動計畫中,將會遇到哪些在以往成功經驗中沒有出現的風險。

p400
●撲克牌的教育意義在於,並非所有有效的知識都來自正規的學校教育

p402
●茱蒂.哈里斯證明,年輕人最尊重的是同儕,而不是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這種現象主要是由年輕人的基因決定的。所以對於父母來說,與其對子女耳提面命,不如控制子女朋友的品質,才是明智的做法。

p411
●一個有智慧的人,終其一生都會不斷練習他所有有用卻很少用得上、且多半來自其他學科的技能,並把這當做是一種自我提升的責任。

●聰明人在學習重要技能時,除非練到精通,否則是不會停下來的。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書摘】分心不是我的錯 : 正確診療ADD,重建有計畫的生活方式

愛德華.哈洛威爾  約翰.瑞提 著
遠流出版

摘:

●大部份的家庭就像任何一個團體一樣,都不喜歡改變。例如,有人想離開自立門戶時,其他人會覺得被背叛了。如果一個人想減肥,其他人往往會不知不覺地阻止他。如果一個人想改變自己在家庭中演的角色時,其他人會努力不讓他改變。如果你是負責任的老大,你可能終此一生都扮演這個角色。如果你是家庭中的敗類,那麼不論你做多少好事,都無法改變家中成員對你的成見。

例:剛剛我們看到艾力斯表達了他對 ADD的懷疑和不平,這使得別人不必表達他們的懷疑和不平,因此反而能採取同情湯米(ADD患者)的立場。

☆心得:看到這段想到之前讀《孩子與惡》裡讀到的一段,也摘下來對照著看:
『對自己的姊姊、弟弟而言,母親沒有任何「惡劣」之處。這是家庭關係,以及人的「命運」(除了這樣說,很難找到別的說法)不可解的地方。有時候兄弟姊妹之中,只要有某個人確實扮演「反抗」的角色,其他的孩子就不再需要反抗。家族作為整體,常常背負著某種命運。』

●事實上,利他能是很安全的藥物。適量的利他能就像合適的近視眼鏡一樣,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但許多人並不是理性地評估證據並根據事實做出決定。他們不經思索就排斥用藥,就像在對抗什麼邪惡的東西,於是讓自己或孩子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及挫折。這就像有近視的人覺得戴眼鏡不好、沒必要,結果必須努力瞇眼看東西一樣。雖然藥物不一定對每個人有效,但是當它有效時,效果確實非常驚人。在充分了解藥物後,仍然不願意服藥就不要服藥,但是如果不了解藥物就拒絕服藥,這則是一個大錯誤。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書摘】像藝術家一樣反轉思考

貝蒂.愛德華 著
時報出版

摘:
●在與一群沒有經過任何藝術訓練的人工作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任何擁有健全大腦的人都能學會如何畫畫;其中的機率與學習閱讀的機率是一樣的。我們只需要學會幾種基本的感知技巧,亦即繪畫所必需的、獨特的看事物的方法。我主張任何人都能學會足夠的看事物的技巧,幫助他畫出與現實世界中任何事物非常相似的畫面。

一旦學會這些基本的感知技巧,它們的作用就不止於此,就像基本的語言和算術技巧能應用到很多方面一樣。只有少數幾個人能一直忠於藝術並最終成為藝術家,就像只有少數忠於語言和算數的人最終成為作家和數學家那樣。但是幾乎每個人都能透過對感知技巧的使用來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就像語言和數學技巧的用途那樣。

●開啟感知的鑰匙並釋放創造力的潛力需要分兩步驟進行:首先,消除天賦是學習基本感知技巧的必要條件的觀念;其次,根據人類大腦如何運作的新知識來進行教學。

●與閱讀能力相等的繪畫能力:
閱讀:
對於閱讀來說,最好在兒童早期就讓他們有一個最基礎的概念–––紙上的每個詞都有含義。在這個概念的影響下,他們就有動力去一個接一個地學習閱讀的基本技巧(音節、辭彙識別、拼寫、語法等等)。這些組成元素逐漸融合成一組幾乎是自動自發的策略,運用在有意義的、邏輯性的、辭彙性的、連續性的和分析性的思考中。一旦這部分工作完成了,大腦就具備了閱讀的整體技能,而且這個人以後的生命中可以隨時使用它。

繪畫:
繪畫是有含義的,然後在這個概念驅使下,找到獲得繪畫基本技巧–––一組有限的視覺感知整合策略–––的動力。學習這些技巧最好從兒童時期開始,才能給他們的思維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礎–––簡而言之,繪畫是一個認知能力的訓練,而不是(或不只是)藝術能力的訓練。

☆心得:繪畫這個能力總被主流打壓,原來作者早就為它平反了。
回頭思考《童年與解放》,想說的應該是自然的能力需要被同等重視,自然的能力在這裡對應到的就是繪畫的能力。

●有些藝術家會為了情緒化和表達的效果,故意修改和扭曲從「外部」獲取的資訊,而如此的改變使畫面看起來非常有趣。但是對於初級繪畫課的學生來說,繪畫的目的主要是訓練眼精看見「外部」事物,因此那些所謂「有趣的錯誤」是不可取的。
☆心得:想到以前素描課的老師總是在評圖的時候說一些人畫的東西「有趣」(坦白說,我每每聽到都覺得困惑,因而搞不懂課程目標到底是什麼)
原來這個「有趣」是話沒說完,真正想表達的應該是「有趣的錯誤吧」,縱然有趣,但仍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