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書摘】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一)

茱蒂.哈里斯 著
商周出版

書摘:

●p54
事實上,兒童沒有辦法靠模仿父母親來學會該怎麼做,因為大部分他們觀察到父母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所不能做的。例如,把家弄髒弄亂、差遣別人去做事、開車、劃火柴點香菸、隨心所欲地來來去去等,都是看起來很有趣的事,但是這些事情小孩子都不准去做。從小孩子的觀點來說,在早期的社會化過程中,他們主要學會的一件事,就是不能去做他們父母的行為。

如果你還在想,不知道在比較不複雜的社會裡,模仿跟自己同性別的父母親會不會有比較好的結果,那麼我告訴你,答案是不會。在未開發的社會中,可接受的大人行為和可接受的兒童行為兩者間的差距,比在我們社會中的差距還要更大。在玻里尼西亞島的村莊社會中,兒童要守規矩、服從大人的話,而且只有在大人對他說話時才可以說話。

雖然玻里尼西亞的兒童可以從觀察父母織布或捕魚中學到這些技術,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從觀察中習得社會化。在大多數社會中,假如兒童的行為跟大人一樣的話,那麼這個小孩會被認為是目無尊長、沒有禮貌的。

●p58
從一開始,心理學界就分為兩派,涇渭分明。一派是主張遺傳決定論,也就是先天而來的;另一派是主張教養決定論,也就是後天習得的。這兩派敵我分明,在發展心理學這個領域中是最明顯的。社會化研究者支持後天習得,而行為遺傳學家則贊成先天學說。

這兩派的學者都靠著在大學教書糊口。他們研究的成果以及刊登在學術期刊上的質與量,決定了他們在學校的地位。他們是專家,所以雙方都不願意去讀對方所寫的東西;一方面是他們知道自己不會同意對方的說法,另一方面是他們沒有時間。一般來說,大學的教授只研讀他自己領域裡的書籍,偶爾才看一些相關領域中的東西。

我的情況就很不一樣了。我不在大學教書,也不需要在某個領域中執行研究計劃。教科書的編者本來就應該保持中立,把雙方的觀點全都告訴學生。所以在我寫書的那段期間,我閱讀過各種不同觀點的論文和著作,使我的眼界與大多數學術圈中的人有所不同,而有了俯視全景的視野,他們只有以管窺天的那一小片。有時候,站遠一點反而比貼近時還能看到更多的東西。

假如你不是他們之中的一員,你可能會想,我為什麼要管那些大學教授說了些什麼。理由是,他們的研究與他們的解釋,就是你每天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育兒忠告的來源,也是你的小兒科醫生用來告訴你如何養兒育女的話。

●p59
教養的假設純粹是學術界的產品。雖然它瀰漫在我們的文化當中,但它並不是民間故事;事實上,民間故事本來是不相信它的。

●p71
就人類來說,環境的差異可以解釋人格特質大約一半的變異性;社會化研究者在這方面是對的,環境的確會影響孩子。他們錯的地方是他們認為他們的研究指出了哪些因素在影響著;事實上,他們的研究並沒有把他們希望展現的東西呈現出來,因為他們沒有把遺傳的因素考慮進去。他們忘記了孩子和父母相似,是有基因上的關係的。

類化一是對的。一般來說,愉快、能幹的父母會有愉快、能幹的小孩。但是這並不能證明父母對孩子有除了基因以外的影響力,可以決定孩子的未來。

●p72
教養孩子並不是父母親對孩子做些什麼;它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的事。

●p73
每一個研究者都只看到她跟一個小孩在一起,所以每一個人都會得到不同的印象,覺得她就是那一種媽媽。對我的大女兒來說,我會被認為是一個縱容的媽媽;對我的二女兒來說,我會被認為是個很專制跋扈的媽媽。

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就像任何其他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一樣,是一條雙向的街道,雙方都扮演了某種角色。當兩個人互動時,一方的所作所為,部分是針對對方剛剛的所作所為,部分則是對過去的所作所為產生反應。

●p74
社會化研究有興趣的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但是孩子對父母也有影響。孩子也會影響父母對他的態度,所以我把它稱為「子女對父母的效應」(child-to-parent effects,子–––親效應)。

●p78
當社會化研究者指稱行為遺傳學家把環境的效應和基因的效應混為一談時,他們是對的。事實上,行為遺傳學不能區辨出基因的效應與「基因效應」的效應–––他們無法分辨直接和間接的基因效應。而他們所謂的「遺傳」,事實上是包含了直接和間接的基因效應在內。

●p89
「這些發現,」–––所謂的發現是指社會化研究者察覺到微弱與不一致的趨勢,以及行為遺傳學家對於住在一起的兄弟姐妹身上找到很低的相關這兩件事–––「強烈地指出父母提孩子的物質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小,父母的性格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小。」換句話說,我們以為對孩子有重大效應的事物,結果發現對孩子一點效應也沒有。

●p95
出生別這個環境的變項與人格有關的這個假設,並沒有獲得證實,它不能預測人的人格和行為 在這領域中,以往的看法必須校正過來。

●p101
假如父母因為孩子的個性而去調整他們的教養方式,那麼包姆林等人測量的可能是子女對父母的效應,而不是父母對子女的效應。所以不是好的教養方式產生好的孩子,而是好的孩子產生好的教養方式。假如父母不去調整他們教養孩子的方式來適應每一個孩子的話,包姆林她們測量到的可能是遺傳的效應而不是環境的效應。這不是好的「教養方式」產生好的孩子,而是好的父母產生好的孩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