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心得】EQ : 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

丹尼爾.高曼 著
時報出版

【時至今日才看老書EQ。坦白說閱讀的過程感到無聊,但又怕說這個元老級的書裡面有沒有什麼別的亮點要是沒看到會不會很可惜這樣。
但結論是對我來說沒有。

可能是之前很多更新出版的書都已經講很多了,這概念講了二十幾年,就算沒看原書也都知道了。
雖無亮點,但有不滿的點XDD。

我不太滿意書裡面提傑若米凱根的研究是拿來強調小孩一哭媽媽就抱而且抱得比另一群對照組媽媽還多的,是表示沒有讓小孩漸進式地學會安撫自己。其實同一個實驗用別的角度來看就差很多。凱根的研究在很多別的書也都有提到,如果孩子是內向性格,請不要糾結在這裡,多去看談內向性格的書。】

【丹尼爾.席格說:談論大腦,就是在發展大腦。所以還是要放一些跟大腦有關的書摘】

摘:

●p64
神經科學家以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一詞代表為解決問題而記住相關訊息的專注能力,而職司工作記憶的正是前額葉皮質區。但由於邊緣系統與前額葉有路徑相通,焦慮、憤怒之類的強烈情緒訊息,可能會干擾前額葉維持工作記憶的能力。正因如此,我們在情緒不佳時總會覺得無法思考,持續的情緒低潮更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

●p359
成功的情緒教育必須緊密配合孩子的成長階段。嬰兒一出世便哇哇啼哭,顯示天生具有強烈的感受能力。但人腦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完全成熟,誠如第十五章所說的,神經系統的成熟階段橫跨整個童年以青春期初期,屆時孩子的情感能力才算完成發展。因此,嬰兒與五歲孩童相較感受能力自非常幼稚,後者與青少年相較又相形見絀。而成人往往對孩子的成熟度有錯誤的預期,忽略了情緒的發展有期生物時序。舉例來說,一個四歲孩子在自吹自擂時可能被父母責備,其實謙遜的意識大約要到五歲才會出現。


2 則留言:

  1. 請問~那您有推薦關於提升自我EQ的書嗎?特別是具體行為分析方面的,謝謝您~

    回覆刪除
  2. 請問~那您有推薦關於提升自我EQ的書嗎?特別是具體行為分析方面的,謝謝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