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書摘】孩子與惡 : 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

作者:河合隼雄
出版:心靈工坊

摘:
●對自己的姊姊、弟弟而言,母親沒有任何「惡劣」之處。這是家庭關係,以及人的「命運」(除了這樣說,很難找到別的說法)不可解的地方。有時候兄弟姊妹之中,只要有某個人確實扮演「反抗」的角色,其他的孩子就不再需要反抗。家族作為整體,常常背負著某種命運。

●刻意去做大人視為「惡」的事情,是對大人一種近似宣戰的行為。它所表達的是:「我可不要照大人的期望活著!」我想應該有很多人在長大成人以後,回想自己的孩提時代,赫然發覺到自己自立的契機,在某重意義下和「惡」是有所關聯的。這當然是一件危險的事。如果處理得不好,當事者將會墜入完全的惡途。但是我們必須說,世上幾乎沒有不危險、卻具有意義的事,不是嗎?

●為了成為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在小的時候必須玩過打打殺殺的遊戲,或者有過殺死小蟲子之類的經驗。透過這些遊戲或經驗,可以切身體會和平是什麼,殺生是怎麼一回事。從經驗中學習這些事,是必要的。在養育孩子的方式中排除一切具有攻擊性的事物,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心得:#遊戲力 一書裡也強調過,如果完全不讓小孩玩攻擊性的遊戲,並不會根絕小孩玩這類遊戲的慾望,只會讓小孩用別的你不知道的方式來玩。與其如此,不如跟父母一起玩。

●孩子以立刻就會被發現的方式偷東西,是在向父母或老師發送某種訊息----這樣的推論經常是符合事實的。如果我們根據偷來的物品、偷竊的對象等等狀況來判斷,也經常可以了解孩子的訴求。在告誡孩子偷盜是一件壞事的同時,也要想辦法發現孩子的訊息,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敞開心胸,一定可以聽到孩子的心聲。

●孩子和孩子打架、使用身體的蠻力,和體罰是不同的。大人和小孩、老師與學生之間,上下關係非常清楚,身體的暴力是單方向的。這是不正當的事情。

●對孩子隱藏情感、不讓憤怒或哀傷自然流露、製造表面和平的家庭,試圖養育「好孩子」,只會讓孩子成為「塑膠製品」。

●有了規則以後,並不是讓孩子們遵守規則就好,或者只是透過規則來明確地判斷善惡----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我們應該以規則作為中心點,讓人與人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圍繞著它發生。規則不應該是人拿來隱藏自己的盾牌;規則應該是一個線索、一個施力點,藉著它,人可以坦露自己。這才是規則的意義所在。

●有時候,當老師因為學生開的玩笑而成為笑柄、進而發怒的時候,反而會失去做老師的權威。但如果老師可以欣賞學生的玩笑,和他們一起開懷地笑,學生和老師之間會產生一體感,會感覺更為親近。「 笑」具有開拓新地平的力量,可以使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提升到不同的層次。

●有時候對同一件事情會有對立的兩種看法,很難說哪一邊是正確的。以這裡的情況來說,一個看法認為就算能力比其他的孩子強一些,也應該稍微等一等,配合大家的步調;另一種想法則認為,應該讓能力強的孩子依照自己的速度,盡可能前進。事實上我覺得,並沒有哪一邊是絕對「正確」的;但一個社會或文化,卻往往只認同單方面為善。這樣一來,立場、想法不同的人,就會被視為惡,或是成為霸凌的對象。

●日本的大人有一種傾向,對所謂的「嚴格」的教育,只是熱心於瑣碎地規範孩子的行為,至於自己本身是否具有嚴格的態度與精神,卻十分馬虎。如果大人有堅決的態度,能夠像一堵堅實的牆一樣站在孩子的面前,明確告訴他們「這是不可越過的界線」,將會成為孩子的護身符。就像我們說過的那樣,青春期的孩子一旦行為開始脫序,是沒辦法自己制止自己的。有一些青春期的孩子,當大人們制止了自己的「惡行」的時候,表示「鬆了一口氣」。

●我們必須用心去理解孩子的「惡」,但那絕對不表示我們應該縱容。乍看之下「理解」和「嚴格」是無法相容的,但事實上理解越是深入、深刻,越是會認識到嚴格的必要性,嚴格也才會像柱子裡的鋼筋一樣,成為我們的支柱。沒有理解作為基礎的嚴格,是脆弱的。

●我認為,大人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就需要延緩、保留善惡的判斷,並且承受善惡相對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身為大人,必須要有足夠的力量與強度才行。

●自我實現的萌芽,時常是以惡的形態顯現的。

●就算讓孩子知道這些殘酷的故事,他們也不會因此變得殘忍。那麼,如果不讓他們接觸任何這類殘酷的故事,孩子們會有什麼反應?首先可以想見的是,他們會自己創造出殘酷的故事來。事實上這是極為健康的反應。大人之中,應該也有人記得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吧。當父母親一味地只提供「健康無害」的故事,孩子就會自己幻想殘酷的故事,或者從別人、從其他的來源,尋找這樣的故事。孩子們的靈魂欲求無限的自由。如果父母只拿「健康無害」的故事餵養孩子,而孩子沒有足夠的力量反抗,被養育成人工化的「好孩子」,這樣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會突然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甚至會對父母行使「殘酷」的暴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