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書摘】背離親緣(下)

作者: 安德魯.所羅門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尋常人堅稱自己獨一無二,不尋常的人認定自己與一般人毫無不同;愚人想被當成非凡人物,鶴立雞群者卻嚮往融入人群的自在舒適。每個普通孩子的父母都能細數孩子做過哪些令人目瞪口呆的事,至於孩子無疑真的很獨特的父母,無論孩子是患重病還是天賦異秉,也總有一套說詞解釋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並無太大不同。這種相互假冒的現象,反映出人類更深刻的矛盾:對於與眾不同,我們既嚮往又抗拒;對個人特色既渴望又恐懼。孩子與父母間最棘手的差異,當然會表露在父母不熟悉的領域上。對孩子本質是否獨特,我們不是過度強調,就是刻意淡化,反映出我們其實很憂慮個體性與快樂的關係。

我著手準備採訪湯姆.克萊伯德和蘇.克萊伯德的時候,滿心期待與這對夫妻會面有助於我理解兩人之子的行為。但我越了解克萊伯德一家人,就變得越困惑。蘇非常慈愛(迪倫過世前他的工作是照顧顧殘障人士),是許多被忽略或受虐兒童夢寐以求的母親,湯姆則滿腔熱誠,能鼓舞任何人疲憊的精神。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認識了許多家庭,其中有幾家會讓我情願成為他們家的一分子,克萊伯德家就是。兩人陷入自家的希臘悲劇式家破人亡慘劇中,卻從中學會難以置信的寬諒與同理。即使是在最親近的關係中,一個人也總有些隱密是別人無法知道的,這樣的無從得知既深切又恐怖,而兩人就是其中的受害者。愛好人比愛壞人容易,但失去你所愛的壞人,卻可能比失去你愛的好人更難受。芭芭拉.華特絲事發後採訪迪倫班上同學的父親,提到克萊伯德一家,他說:「他們困在玻璃箱裡,手上能解開這個謎題的線索並不比其他人多。」
(迪倫是科倫拜事件的兇手之一)

有些人無法認清人類的衝動非常多元,他們不會去做一開始就不吸引他們的行為,卻因此自以為高人一等,並產生一種奇特的傲慢心態。有人認為性侵兒童很噁心,洋洋自得地說自己不會在性方面占小孩子便宜,卻沒體認到兒童對他們原本就不具性吸引力。有些人沒有藥物依賴的傾向,卻對成癮的人多有不齒;有些人胃口小,卻看輕病態肥胖者。一百年前,我的同性戀取向會把我送入牢中,幸好我活在這個時代、這個地方,能忠於自己。如果我得否認自己的渴望,而異性戀者沒有這樣的渴望,無從否認,那麼我的經歷當然會和異性戀不同。在和囚犯相處的日子裡,我看過許多人或不善於控制衝動,或軟弱,或愚蠢,或破壞成性,但也看過許多受強迫症支使,身不由己。有些人即使無時無刻都有熊熊燃燒的偷竊欲,卻能展現過人勇氣、克制欲望。這些人努力困住內心那無法殲滅的惡魔,而那些一想到偷竊就覺得厭惡的人則做到了守法,這兩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有人蒐集了二百個相關研究進行後設分析,發現行為治療、家庭輔導等效果最好的更生計劃能減少三至四成的再犯率,即使重刑犯也是如此,而以處罰為導向的療法則沒有成果,甚至有負面效果。美國國立衛生院建言:「以威嚇為手段不僅無用,還可能適得其反。」
剝奪行為能力得以收效,乃因人在牢裡,無法輕易繼續犯罪。但除非終身監禁,否則罪犯出獄後的表現仍是問題。監獄就是個大染缸,初犯常從老鳥那兒學到各式各樣的作案手法。哥倫比亞大學全國成癮暨藥物濫用中心的主任卡利法諾近日表示:「少年司法機構已淪為犯罪大學,為再次犯罪及成年監禁鋪好道路。」

養育神童本身就是一場風險極高、結果又難預料的偉大投資,往往犧牲社交發展,嘗到難以忍受的失望,不斷搬家,甚至關係永久決裂。這一切的一切,竟是為了追求一種難以捉摸的生活形態,而且還不見得是神童長大後想要的。有些父母把孩子逼到崩潰,有些則無法支持孩子對自己的天賦的熱愛,剝奪了唯一能讓孩子快樂的生活。兩種錯誤都有可能。前者較顯而易見,在現代社會也較常見,但後者也同樣嚴重。既然大家對如何教養普通孩子都沒有共識,對教養資優生自然也不會任何結論。神童對於快樂的定義與常人有天壤之別,許多父母因而茫然失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