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書摘】記憶人人hold得住 : 從平凡人到記憶冠軍的真實故事

喬許.佛爾
橡樹林文化 出版

1.      聯覺
2.      倫敦計程車司機考試
3.      雛雞性別鑑別
4.      記憶宮殿
5.      古代的書寫形式、捲軸
6.      博贊的心智圖法
看完書會有多少人想去練記憶術呢?說真的我還真不會想這麼做!不過了解一下原理和方法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也許不必練到那種地步,不過學著做塗鴉筆記在某些學習上應有加分效果吧?
摘:
P39
真正區別「我們」和「他們」的是記憶。不是收藏在我們腦中的記憶,因為現在的小孩跟三萬年前的小孩一樣,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我說的是收藏在外的記憶,比方書、照片、博物館,還有近代才出現的數位資訊。

如果記憶是我們保存珍貴事物的方式,那麼它必然無法擺脫生命的變化無常。人死了,記憶也會隨之消逝。某方面來說,龐雜的外在記憶系統就是人類用來抵擋死亡的方式。

記憶外在化不只改變了人的思考方式,也大大改變了我們對聰明的定義,內在記憶的價值因而被低估。博學本來是指內在擁有的知識,現在指的卻是懂得在外在記憶如迷宮的世界裡找出你要的知識。

P57
我們對大腦的理解程度,就好像從騰雲駕霧的飛機上俯瞰城市,我們看得到哪裡是工業區、住宅區,哪裡是機場或當地的主要交通幹道、郊區從何延伸,我們也知道城市的個別單位(即市民,在此比喻神經元)長什麼模樣。可是大致來說,我們無法知道這些人餓了會去哪裡、怎麼維持生計、或某個人平常的通勤路線。

P105
一成不變會摧毀時間感,新奇事物可將時間展開。每天固定運動、飲食健康均衡可以延年益壽,卻會讓你覺得生命一下就過了。如果一輩子都在隔間裡傳紙張,你過的每一天勢必會全部混在一起,難以記住,最後徹底消失。所以時常改變生活常態,出國度假,盡可能地創造新經驗以留住回憶才會那麼重要。創造新記能夠延長心理的時間,延長我們對生活的所知所感。
【聯想到藝術家謝德慶的作品,以及窮忙族的生活】

P109
動作技能學習主要靠小腦,認知主要靠新皮質,習慣則是靠腦部的基底核。
P119
所有記憶技巧的中心原則就是:人類大腦記住各種資訊的能力並不相同。我們很擅長記住視覺影像,卻很不會記其他資訊,比方一長串單字或數字。記憶技巧的核心就是進行S自然而然完成的「聯覺」:把我們大腦不擅長記住的資訊,轉變成大腦天生就擅長記住的資訊。

P127
在澳洲和美國西南部,原住民和阿帕契印第安人各自發明了自己的場所記憶法。但他們不用建築物,而是利用當地的地形來編排自己的故事並在各地傳唱,因此每一處山丘、巨石和河流都代表一部分故事。「神話和地圖變得互相重疊。」密蘇里大學的語言人類學家傅利說,他研究的主題是記憶口述傳統 把故事融入土地的一個不幸後果是,一旦美國原住民的土地被美國政府接收,他們失去的不只有家園,還有神話。

P128
記憶宮殿的原則就是,利用人類敏銳的空間記憶建構、儲存較不容易整理的資訊……最重要的是選一個我非常熟悉的記憶宮殿EX:從小長大的房子

P129
一則新資訊的連結鉤越多,就會更穩固地嵌進已知事物的網絡,留存在記憶中的可能性也越大。

P130
《獻給赫倫尼》非常建議讀者為自己的記憶宮殿創造畫面,越好玩、越低俗、越怪異越好。我們把日常生活的事看成瑣碎、平凡、老套的事,通常就會很容易忘記,因為沒有新奇的東西刺激我們的腦袋。可是如果我們看見或聽見什麼特別惡劣、無恥、不同凡響、了不起、不可思議或好笑的事,就可能記在腦中很久。

P131
漸漸發現記憶大師跟常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能夠很快地創造豐富的畫面,在腦中畫出一個前所未見、難以忘懷的場景,而且速度飛快。在腦中創造畫面時,思想邪惡反而有幫助。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變得對兩件事特別有興趣:性和笑話,所以黃色笑話更是效果加倍。

P176
今日,我們把事情翔實寫成文字,這樣就不用記在腦中。但起碼在中世紀末,書本還不是記憶的替代品,反而像記憶的輔助器。如中世紀神學家阿奎納所說,「把事情寫在實體書上是為了幫助記憶。」當時的人讀書是為了記憶,書是把資訊植入腦中最方便的工具。事實上,複製手寫稿的目的無非就是幫助抄寫人記住手稿。

P181
如果你是個中世紀學者,閱讀時你會知道自己極可能再也不會看到眼前的文本,所以能夠記住你讀的東西最好。你不能直接從書架上拿下一本書查詢某句引言或某個概念,一是因為一排排書脊向外排列的現代書架當未發明,要到十六世紀左右才出現;此外,書在當時還是一種重、不便攜帶的物品,到十三世紀出版技術才進展到將《聖經》整理成獨立一冊,不再是集結多冊的合輯,即使如此,一冊還是重達十餘磅。就算你身邊剛好有需要的文本,要找到你想找的片段也得從頭到尾看過一遍才有可能。當時索引還不普及,頁碼和目錄也是。

P183
索引在書籍製作上是一大進步,因為讀者就可以像使用腦內記憶一樣,以非線性的方式來使用一本書。書也因此變得類似現代的CD,可以直接跳到你想聽的那首歌;而沒有索引的書就像舊式錄音帶,強迫你上窮碧落地尋找你想找的某個部份。索引、頁碼及目錄聯手改變了書的本質,還有書對學者的功能。史學家伊利奇認為索引的出現影響深遠,「要把中世紀分為前索引和後索引兩段,似乎也很合理。」書籍越來越容易查閱的同時,能不能背誦內容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而博學這個概念也逐漸從內在擁有的知識,轉變成知道如何在外在記憶的迷宮世界中找到你要的資訊。

P246
博贊說「記憶術就是培養速創造畫面、將不同概念連結在一起,進而創造新概念並在日後發展成一首詩、一棟建築、一支舞或一部小說的能力。而創造力某方面來說就是未來的記憶。」如果創造力的精髓就是連結相異的資料和概念,那麼越善於連結、擁有越多可以運用的資料和構想,你就越能產生新奇的構想。

P252
就算知識無法直接通往理解,我們也無法在缺乏知識的情況下理解。重點是,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知道更多。

P271
藝術家要經過反覆訓練才能解除最上層的認知機制,但崔佛特認為學者症候群患者可能自然而然就能達成。
【所以要練習解除認知機制轉成畫畫腦(右腦模式),在路上看到裸體的人類才不會大驚小怪。問題是要將整個社會的思考模式整個切換過來是困難的】

P320

我們如何感受這世界、如何在其中行動,就是我們如何記憶的又記得什麼的結果。人都是記憶塑造的習慣性動物,掌控自己的生活靠的就是漸漸改變這些習慣,也就是記憶織成的緊密大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