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2017年已讀書單

1整理,讓我脫胎換骨 : 讓生活變輕盈、更豐富的4週變身計畫 207
2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284
3孩子與惡 : 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 281
4"I have a little problem," said the bear 25
5All my treasures : a book of joy 26
6引誘科學 : 在分心時代,如何抓住眾人注意力,讓世界聽你的、看你的,甚至願意掏錢買單? 304
7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 : 失敗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307
8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239
9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 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  255
10學習的王道 287
11漫畫腦神經科學 136
12The story of Miss Moppet 33
13蘋果橘子經濟學 283
14教養難帶寶寶百科 : 養育0~5歲高需求孩子的必備知識 506
15這樣問話,教出會思考的孩子 2-21
16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295
17拖延心理學 : 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 322
18真本性的影響力□最新最震撼的心理學追蹤研究 270
19活用一輩子的全能筆記術 237
20如何跟孩子談錢 : 從小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195
21斷捨離 :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221
22自學時代 : 找回學習的動機與主權,成為自己和孩子的最佳教練 267
23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 249
24做工的人 281
25孩子只是卡住了 : 突破教養關卡,就要看懂孩子、協助破關 326
26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 康乃爾大學.麥肯錫顧問的祕密武器
27動機,單純的力量
28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 : Google最熱門的自我成長課程! 303
29專注的力量 : 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 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 357
30蘋果橘子思考術 : 隱藏在熱狗大賽、生吞細菌與奈及利亞詐騙信中的驚人智慧 210
31野生教育論 : 職棒傳奇教頭一流生存法則 281
32拆解與簡化 : 從Google.亞馬遜.到蘋果電腦,菁英厲害之處不在於解決複雜任務,而是簡化問題! 216
33正念的奇蹟 : 每日的禪修手冊
34階級世代 : 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289-330
35小吉寶貝 : 明就仁波切的小朋友開心課 55
36喜悅的腦 : 大腦神經學與冥想的整合運用 335
37超牢記憶法 : 記憶管理專家教你過腦不忘的學習力 306
38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 : 透過閱讀小說、觀看電影,大腦模擬未知情境的生存本能 260
39運動改造大腦 : EQ和IQ大進步的關鍵 295
4010倍速影像閱讀法 : 一分鐘看完六十頁、顛覆常識的速讀術!
41圖解10倍速影像閱讀法
42希臘悲劇 : 政治與民主治理下的債務殘局 315
43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316
44你的四歲孩子 : 狂野而美妙的年齡 195
45當下,繁花盛開 267
46走一條人少的路 : 獨立記者寫給共同生活在這個島嶼的你我 - 空氣、水和土地
☆只看她寫記者生涯的部份,環境議題的部份暫略不讀。
47男孩與女孩 : 娃娃家的超級英雄 271
48異數 : 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319
49像藝術家一樣反轉思考 282
50分心不是我的錯 : 正確診療ADD,重建有計畫的生活方式 335
51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455
52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 251
53安靜,就是力量 : 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359
54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 : 幸佳慧帶你這樣讀嬰幼繪本,啟發孩子的語言思考力、閱讀力、創造力 239
55腦能量整理術 : 提高你的創意力. 行動力. 解決力 198
56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539
57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343
58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發展正向性格,培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恆久能力 277
59為什麼經濟會搞砸? : 看漫畫學懂市場發展、景氣循環、金融危機
60我說不,沒有對不起誰 : 用「拒絕」,強勢取得人生主導權 349
61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266
62用安靜改變世界 228
63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
64內向者求生術 : 內向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65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253
66窮理查年鑑 175
67EQ : 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 399
68分心就該這樣教 : 從優勢能力出發,找出學習新方向 207
69花甲男孩 228
70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315
71蒼蠅王 283
72忽必烈的挑戰 : 蒙古與世界史的大轉向 248
73人才,自造者 222
74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 350
75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 全球瘋行的習慣改造指南 309
76靜寂工人 : 碼頭的日與夜 218
77我比別人更認真 : 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 290
78教育扭轉未來 : 當文憑成為騙局,21世紀孩子必備的4大生存力 356
79打臉爛邏輯: 別再被這些話術唬弄過去 51
80世界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268
81自閉群像 : 我們如何從治療異數, 走到接納多元(上冊)375
82自閉群像 : 我們如何從治療異數, 走到接納多元(下冊)325
83父母家的斷捨離 : 囤積狂與斷捨離主義者的對決 184
84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351
85窮忙 : 我們這樣的世代 374
86如何愛孩子 :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 512
87記憶人人hold得住 : 從平凡人到記憶冠軍的真實故事 323
88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 : 透過263個日常實驗,從心理學和行為科學解開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的真相,學會聰明用錢 298
89Guten Tag! 你好, 我家住在大海上!
90終結平庸 : 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 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91虎媽的戰歌
92基因或教養
93做孩子的重要他人
94大海上的反派媽媽
95人類大命運 : 從智人到神人
96推力 : 決定你的健康、財富與快樂
97孩子的天才, 需要蠢事許可權 : 4216個搗蛋鬼教會我們的事
98漫畫:以柔克剛(共29集)
99瑞士學徒制教育在公東 : 一位老校長引導的學習革命
100星星的孩子 : 自閉天才的圖像思考
101理財力, 從小就要教 : 10堂課讓孩子擁有正確金錢觀, 一生富足
102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 : 看見自閉症的天賦優勢
103傾聽動物心語
104柔軟的勇氣
105童年人類學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書摘/心得】星星的孩子:自閉天才的圖象思考

天寶.葛蘭汀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讀這本書的理由
一、如果家有敏感兒或你自己是
二、如果家有內向兒或你自己是
三、如果你對動物怎麼思考有興趣
四、如果你想知道圖像思考是怎麼回事
五、如果你對於一個自閉患者如何成為一個畜牧工業設計師有興趣
六、想了解自閉者可能是什麼樣子
那麼這本書真的很豐富,值得一讀。

摘:
p130
仍有老師和治療師漠視感覺過度敏感的問題,這點令我感到心灰意冷。想必他們很難想像處在這個聲光密度超高的世界之中,有人感知到的是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人們常會問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對聲光如此敏感,為什麼他可以忍受自己的尖叫?理由是,他只對特定音調敏感,而每個孩子無法忍受的音調都不一樣。

p150
正常的人有情感同理心,但不見得有感覺同理心,所以無法體會自閉症患者過度敏感的感覺。有些傑出的感覺障礙治療師能夠體會這些障礙,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曾奮力對抗過聲音、碰觸或視覺過度敏感的問題。感覺同理心最強的人,都經歷過感覺處理障礙所帶來的苦痛和極度混亂的意識。

【因為我養育了一個高敏感小孩,所以對於這些真的很有體會!想學坊間的嬰兒按摩安定一下小孩的神經,結果他反而哭更慘,不但如此,他怕沙、怕草、怕風、怕各種聲音、各種氣味、各種食物;不給人抱,不坐/躺推車,只接受背巾,旁人覺得什麼事也沒發生,他卻瞬間爆哭………好吧,真的辛苦了】

教化的方法永遠都該是正向的,但有時也需好好教訓一下孩子,好讓他們知道別人的感受。有三位老師告訴過我,有學生老是朝他們吐口水,他們嘗試過所有非懲戒性的方法,例如不把它當一回事,或是解釋為什麼他們不喜歡這種行為。直到有一天被吐過無數次口水的老師終於忍無可忍,反吐回去。孩子回應道:「好嘔!我不喜歡。」老師說:「這下你知道你吐我口水,我是什麼感覺了。」在這三個案例裡,孩子都不再吐口水了,因為,他們終於真正領悟到他吐口水時別人是什麼感受。

p233
牛對突兀事物的反應,可能很類似自閉兒對環境中微小變化產生的反應。自閉兒不喜歡任何看起來突兀的東西,例如懸吊在傢俱上的一條線、不平整的地毯、書架上排列不齊的書。有時候他們會把書排齊,但有時候他們會感到害怕。他們的恐懼反我,可能很類似一頭牛看到匝道裡的一個咖啡杯或柵欄上的一件外套。自閉兒也會注意到一般人忽視的小變化,這是否是對抗掠食者的原始本能的顯現?在荒野裡,折斷的樹枝或攪亂的地面可能代表附近有掠食者出沒。誰有最敏銳的異常警訊覺察力,誰就能避開獅子,存活下來。

心得:雖然我兒不是自閉兒,但他的高敏感跟這段描述真的很像!!他超討厭物品上的線、吊繩之類的東西,有些書、筆記本、字典上會有書籤繩,非要我剪掉不可,有一次要求我剪掉某本別人的字典上的線而哭鬧了很久……玩偶上的吊繩、標籤、凸出來的東西也一定要消滅……折手帕對不齊會大哭……看到圖書館的書沒擺好,除了會去擺正之外還會氣呼呼跑去問那個沒放好的小朋友為何不放好…從一個場所到另一個場所氣味的轉變會讓他氣哭…出門在外一路都在注意哪台車是電動車(電動車不會放臭煙,很合他的心意),對水果味深惡痛絕,逛到某小店有插花的花香就不敢進去,在柔道館待很久只是為了要把每次有人跑過去都會翹起來的軟墊踩平……】

p245
不論是動物的行為,還是自閉症患者的教育,人們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誤判行為的動因。在詮釋動物的行為時,人們經常將恐懼誤認為兇惡。懲處恐懼所引發的行為,往往只會讓情況更糟。有些自閉症患者經驗到感覺超載時,會感受到莫大的恐懼,當他的感覺系統已經處於超載的狀態時,對他大吼是不智的,那只會增加他的恐懼。

p309
我不認為自己的職業是不道德的,宰殺動物沒有什麼不對,但我堅信我們應該本著人道和誠敬對待動物。我畢生都在努力矯正和改善畜牧業,然而設計出世界最有效率的一部宰殺機後,我終於認清了一件事。大多數人並不了解,屠宰場其實比大自然仁慈多了,生長在野生環境的動物會死於饑餓、掠食者的捕殺或惡劣的天候。如果我能選擇,我寧願通過一套宰殺設備,也不願意在自己意識仍然清楚的時候,被草原上的狼或獅子開腸破肚。可惜大多數的人都不曾見證過自然界的生死循環,不明白為了讓某個生命存活下去,另一個生命就必須死去。


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心得】虎媽的戰歌

蔡美兒
天下文化出版

心得:
教養書是寫來建議、指導別人怎麼做怎麼做比較好的一種類別的書,例如百歲醫生、親密育兒、父母效能訓練這類的。

各別家庭出的育兒心路歷程、育兒回憶錄對我來說則不能算是教養書。因為各別家庭之所以特別到可以出書來給大家看,表示有一定的獨特性,既然是獨特性的東西,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可複製性。虎媽的教養模式,她本來的定位就是回憶錄,而不是一本教養書。她本人都說她無意要美國人都這樣養小孩,所以其實真的也沒什麼好抨擊的。

每個在某方面的教養可以拿出來說嘴的家庭,不管是虎媽還是大前研一還是那個航海育兒的媽媽還是其他什麼別的人,唯一能讓人仿效的只有他們的「恆毅力」。這些家庭所堅持或重視的東西各異,但共通點就是都很有恆毅力。所以雖然她們的方法可複製性低,但是讀來最有意思的就是他們如何在「很誇張」的條件下還堅持住的信念,而且絕不懈怠。

在虎媽這個例子而言,無論大家多麼不認同她的方法(罵聲總是比讚聲高漲),我個人也覺得某些做法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真的在恆毅力的部份給了小孩非常好的示範。而恆毅力這類所謂的「軟技能」,據說都是要在家庭中培養的,如果從培養恆毅力這個面向來看虎媽教養,或許就不會那麼反感了。

我覺得這本書很精彩,雖然虎媽真的很偏執,可是讀來不會讓我覺得她是個討厭鬼(她真的被滿滿的愛包圍),倒是如果不讀原著,只看別人抽取書中的片斷來評論虎媽這個人,可能會非常厭惡她,而且永遠不會知道書末她是有反省的(最終放了孩子一馬)。


最後想說的是,別人的教養方式,無論哪家哪派,可複製性永遠都是很低的,你最後能擷取的,永遠是主人翁展現的某種過人的精神,如果能的話,就把那種精神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吧。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書摘】終結平庸 : 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 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陶德.羅斯 著
先覺出版

關鍵字:凱特勒
/平均主義、泰勒/泰勒主義、蓋瑞制/學生按年齡分組而不是按興趣和能力、高爾頓/根據平均主義再進一步把人分等級、桑代克/能力分班的史祖

本書一開始解釋平均主義、泰勒主義是怎麼影響到企業運作以及教育制度。在蠻多書上都大約提過為了因應工業時代的需求才會長出現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以解釋為何現在必須進行教育改革。但是這本書把源頭跟脈絡解釋得更清楚。因為企業的影響力極大足以左右教育制度的走向,這也是為何本書封面有提到這本是要推薦給企業主看的。而,既然深深影響教育走向,當然也是為人父母應該關心的。

本書作者求學時挫敗連連,關於這點我很有共鳴(笑)。其實我很早就知道只要能按照我自己的步調來學習,我未必會學得不好。雖然以標準化考試的角度來看,成績顯示我並不聰明,我有時很沮喪時也會這麼覺得,但內心深處有一塊地方,感到非常不服氣。好,所以我能做的就是不讓小孩再次被這種事折磨。看這類的書純粹是為了加強自己的信念。

P49
凱特勒提出的「平均人」論述,為「平均觀時代」正式揭開序幕。從那個時刻起,平均才是正常,個人則有瑕疵,刻板印象被科學蓋章認證。這些設想最終將導致空軍設計出符合「平均飛行員」的駕駛艙,也導致我在麻州總醫院的指導者教我如何解讀「平均腦」的示意圖。這種觀念將驅使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憂心自己的孩子沒有根據平均值發育,也讓每個人在健康、社交生活或職涯發展偏離平均值太多時感到焦慮不已。

P69
儘管對我們的現代頭腦來說,管理者的概念似乎不言而喻,它卻有違十九世紀傳統的商業知識。在泰勒崛起之前,企業將坐在辦公桌前、不從事勞力工作的「無生產力」員工,視為不必要的開銷。要雇用某人來策畫一項工作,卻不能實際去執行那項工作,感覺相當不合理。但泰勒認為這樣的想法錯得離譜。工廠需要腦袋來指導雙手,需要企畫者來搞清楚設定沖壓機的最佳方式、沖壓鋁塊的最佳方式,以及雇用、安排、支付和解雇工人的最佳方式 正是泰勒一個人的觀念,形塑了我們對管理者身為決策執行者的現代定義。

P90
莫萊納發現平均主義的致命缺陷,就是矛盾地藉由忽略個體性去了解個體。他為這個錯誤取了個名字:「遍歷調包」(ergodic switch

P91
根據遍歷理論,你可以使用群體平均值來預測個體的前提,需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相同;二、群體中的每個個體在未來都會維持原狀。假如某個實驗群體符合這兩項條件,這個群體就被視為具有「遍歷性」,也就是說你可以放心地使用這個群體的平均特性來預測其中的個體。

P92
當然,你不必是個科學家也看得出來,人類不具遍歷性。然而就連最基本的平均主義方法,例如評等和分型,都假設人類就是冷凍複製人。這就是為什麼莫萊納要把這種假設稱之為「遍歷調包」的原因了,它把非遍歷性的東西抓過來,假裝它具遍歷性。
平均主義的誘餌哄騙科學家、教育者、企業領袖、徵才主管和醫生,相信自己在拿某個個人去和平均值作比較時,能獲得有意義的結果,而事實上他們卻忽視了關於那個個人的所有重要事項。

P99
平均主義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先集合、再分析:首先聚集許多人,並搜尋這個群體中的模式;接下來利用這些群體模式(例如平均值和其他統計資料)來分析個人並建立模型。
個體科學則逆其道而行,指示科學家先分析、再集合:首先觀察每個個人的模式,接下來設法結合這些個人模式,匯聚成整體的心得。

P172
不光是學爬可以有很多種方式,甚至連學爬本身都不是學走路前的必要步驟。學走前必須先學爬,這種概念是一種文化上的產物,源自於用一群極不尋常的孩童行為為樣本而取出的平均值,也就是工業化西方社會的孩子。
二○○四年,人類學家大衝.崔瑟爾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研究阿烏原住民部落,突然有了一項奇特的發現:儘管他已經觀察阿烏人長達二十年,卻從沒見過阿烏嬰兒爬行。一個都沒有。不過他們倒是全都會經歷「挪移」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嬰兒會以直立坐姿在地上挪動臀部。崔瑟爾很好奇為什麼他們的動作發展模式顯得與西方科學所規定的正常路徑如此不同。他發現阿烏照顧者與嬰兒互動的方式,與西方照顧者有根本上的差異。阿烏嬰兒幾乎有七五%的時間都以直立姿勢待在背兜裡,而嬰兒難得待在地上的時候,他們的照顧者也不會放任他們趴在地上。這種限制是有充份理由的:阿烏人認為如果讓寶寶長時間接觸地面,很可能會感染致命疾病和寄生蟲。
【教養的迷思這本書有更多更多這種例子】

P183
看著沃爾瑪這樣的公司,他們將泰勒主義式的效率發揮得淋漓盡致,製造出史上規模最大、最健壯的一間企業,你很容易就想擇把這間公司看待員工的方式歸罪給資本主義。可是資本主義根本沒有主張雇主必須依照平均值行事,尤其是人事方面的事。

P225
哈佛入學主任比爾.費茲賽門:「進入大學窄門通常就等於玩一場平均值遊戲,只不過玩家必須抵押自己房產才能獲得入場資格。你要拿你的獨特性來換取和大家一樣,並期望在那些大家都想做好的事情上,你能比別人稍微強一點。可是如果你的表現只有平均水準,很抱歉,就平均而言,你是沒戲唱的。」
【就像小美人魚的故事…最後我們都跟小美人魚一樣化為泡沫了】

P226
要把現存的以平均主義結構為基礎的系統,轉變成重視個別學生的系統,我們必須採納以下三項重要的概念:
.授予資格證明,而非文憑
.用職能取代成績

.讓學生自己決定教育路徑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書摘】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 : 透過263個日常實驗,從心理學和行為科學解開消費、理財和借貸行為的真相,學會聰明用錢

克勞蒂雅.哈蒙
臉譜出版

一本談金錢對我們所發揮的心理效用的書——金錢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感覺和行為。

摘:

P39
家庭收入並不影響孩子的儲蓄或捐款金額,重要的是家庭溫暖的程度。家庭溫暖的孩子比較可能儲蓄,有時他們也會為自己的大學學費儲蓄。

【摘這段純粹為了勵我自己的志】

P57
一群笑臉中有一個人擺著臭臉,我們覺得臭臉很明顯不是因為它與眾不同(在一群臭臉中,我們也不會注意到唯一的笑臉),而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對怒氣比較敏感,因為怒氣帶有「危險」的意味。

【感想一:如果你在臭臉人堆中,笑也是白笑的,浪費力氣。感想二:縱然有一大堆人誇你,但只要有一個人損你,那個損你的言論就有可能讓你鬱卒到忽視一切。當下次因類似的事件而沮喪時,不要忘了提醒自己這是大腦的詭計】

P90
參試者的大腦顯示,他們說自己喜歡某種紅酒,不只是因為研究人員說酒很貴,所以才假裝很有品味。大腦斷層掃描儀顯示,眼眶額葉皮質內側的活動也增加了,那個大腦區域在我們體驗到愉悅事物時會產生反應。也就是說,無論喝的是不是高級酒,無論他們在不同的情況下是否喜歡,參試者都因為想到喝下去的酒是高級貨,而當下體驗到更多的愉悅感。看來我們的大腦對紅酒有一點「嫌貧愛富」的傾向。
這個發現令人驚訝,原來只要假設東西很貴,即使實際上不貴,也能產生真實的愉悅感。
當然,實驗也顯示多數人無法分辨葡萄酒的好壞。不過,這能怪誰呢?一項研究分析六千個盲飲測試的結果(沒有確認偏誤),結果發現只有專家比較喜歡昂貴的酒,一般飲酒者對高級好酒的評價還不如普通的紅酒。
所以這裡教大家一個祕訣:別去上品酒課。享受美酒有更便宜的方法,只要請朋友去買便宜的紅酒,請他告訴你那是二○○五年份的珀翠葡萄酒,你的大腦會自動幫你把它幻想成頂級好酒。另一個祕訣是:如果你正好買了一瓶高價酒(但你何必呢?)或是有人送你一瓶(那就無所謂了),你一定要告訴一起喝酒的伙伴酒有多貴,才能發揮「物有所值」的效果。

【雖然不喝酒,沒機會在這方面被大腦騙去,但是這個例子實在很有趣,故收起來】

P155
研究發現,多巴胺濃度容易飆高的參試者,很難保持專注。由此可見,冷靜從容者和容易失常者的大腦有什麼差別。
【如果能確定自己是容易失常者,那麼就只能借助於習慣的養成來降低多巴胺突然飆高的影響…如果真的有效的話】





【心得】Guten Tag! 你好, 我家住在大海上!

葉麗萍
聯合文學出版

我會翻開這本書主要心中帶著的問題是這家人如何對小孩進行在家教育,對他們家的海上冒險興趣不大。

這家人如何支撐海上只出不進的生活呢?其實嚴格來說也不是只出不進,他們在台灣有置產,所以有穩定的租金收入來支持航海夢。光是能置產而且還可以穩定收租金過活就已經打趴很多連房子都買不起甚至連每個月繳房租的日期快到了就開始焦慮的普通老百姓。

所以當有些人說自己也沒什麼錢的時候,應該先看看他們的基準點是設在哪?那句「沒錢」是說給站在同一個基準點上的人聽的。不是給基準點以下的人聽的。有錢沒錢是個相對的概念(可是我自己又常常忘記這是個相對的概念),比如說我也很窮,但我如果跑去跟遊民說我窮,那我就是個十足的白目。當一大群社經地位差不多的人都在說自己有多窮的時候,實際上比他們窮的人最好自己閃邊(肉體閃不了的話就神遊好了)以免覺得坐立難安。

但我還是覺得他們有一般人沒有的勇氣(我指的是基準點以上。在基準點以下的人基本上沒機會知道自己有沒有這種勇氣),畢竟就算有人真能當包租公,也真的很想看看世界,卻未必有膽子帶著幼兒就這麼上路了。

前半本的冒險我細看了,後面就隨便翻,因為這境界離我太遠,看別人的遊記就不太提得起勁。而且本來重點就是自學的部份,冒險的部分我讀來有些不耐煩。


這孩子的自學基本上就是可以這樣看的:因為他們大部份的時間都在海上航行,辛苦自然不在話下,但無聊到爆的日子也是非常多!真的很適合拿來給小孩上課,反正小孩也沒啥玩具,更沒有世俗的誘惑,很多時候連朋友也沒有。完全很難分心!根本是絕佳的自學條件。想當年為何東海設校在大肚山?理由是一樣的,隔絕市區的繁華,讓學子好好用功(但東海還有一大堆學生,分心的理由還是比帆船上多太多了)!就這麼簡單,環境夠無聊,媽媽又非常有恆毅力,近乎全年無休的上課,這孩子在學習上能超前同齡小孩是極可能辦到的。啊,所以如果說是對這小孩的自學有興趣的人,其實這本書傳達的大概就是這樣。其他用什麼教材、教學上怎麼變化那就因人而異,個人覺得沒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就是了。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書摘】記憶人人hold得住 : 從平凡人到記憶冠軍的真實故事

喬許.佛爾
橡樹林文化 出版

1.      聯覺
2.      倫敦計程車司機考試
3.      雛雞性別鑑別
4.      記憶宮殿
5.      古代的書寫形式、捲軸
6.      博贊的心智圖法
看完書會有多少人想去練記憶術呢?說真的我還真不會想這麼做!不過了解一下原理和方法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也許不必練到那種地步,不過學著做塗鴉筆記在某些學習上應有加分效果吧?
摘:
P39
真正區別「我們」和「他們」的是記憶。不是收藏在我們腦中的記憶,因為現在的小孩跟三萬年前的小孩一樣,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我說的是收藏在外的記憶,比方書、照片、博物館,還有近代才出現的數位資訊。

如果記憶是我們保存珍貴事物的方式,那麼它必然無法擺脫生命的變化無常。人死了,記憶也會隨之消逝。某方面來說,龐雜的外在記憶系統就是人類用來抵擋死亡的方式。

記憶外在化不只改變了人的思考方式,也大大改變了我們對聰明的定義,內在記憶的價值因而被低估。博學本來是指內在擁有的知識,現在指的卻是懂得在外在記憶如迷宮的世界裡找出你要的知識。

P57
我們對大腦的理解程度,就好像從騰雲駕霧的飛機上俯瞰城市,我們看得到哪裡是工業區、住宅區,哪裡是機場或當地的主要交通幹道、郊區從何延伸,我們也知道城市的個別單位(即市民,在此比喻神經元)長什麼模樣。可是大致來說,我們無法知道這些人餓了會去哪裡、怎麼維持生計、或某個人平常的通勤路線。

P105
一成不變會摧毀時間感,新奇事物可將時間展開。每天固定運動、飲食健康均衡可以延年益壽,卻會讓你覺得生命一下就過了。如果一輩子都在隔間裡傳紙張,你過的每一天勢必會全部混在一起,難以記住,最後徹底消失。所以時常改變生活常態,出國度假,盡可能地創造新經驗以留住回憶才會那麼重要。創造新記能夠延長心理的時間,延長我們對生活的所知所感。
【聯想到藝術家謝德慶的作品,以及窮忙族的生活】

P109
動作技能學習主要靠小腦,認知主要靠新皮質,習慣則是靠腦部的基底核。
P119
所有記憶技巧的中心原則就是:人類大腦記住各種資訊的能力並不相同。我們很擅長記住視覺影像,卻很不會記其他資訊,比方一長串單字或數字。記憶技巧的核心就是進行S自然而然完成的「聯覺」:把我們大腦不擅長記住的資訊,轉變成大腦天生就擅長記住的資訊。

P127
在澳洲和美國西南部,原住民和阿帕契印第安人各自發明了自己的場所記憶法。但他們不用建築物,而是利用當地的地形來編排自己的故事並在各地傳唱,因此每一處山丘、巨石和河流都代表一部分故事。「神話和地圖變得互相重疊。」密蘇里大學的語言人類學家傅利說,他研究的主題是記憶口述傳統 把故事融入土地的一個不幸後果是,一旦美國原住民的土地被美國政府接收,他們失去的不只有家園,還有神話。

P128
記憶宮殿的原則就是,利用人類敏銳的空間記憶建構、儲存較不容易整理的資訊……最重要的是選一個我非常熟悉的記憶宮殿EX:從小長大的房子

P129
一則新資訊的連結鉤越多,就會更穩固地嵌進已知事物的網絡,留存在記憶中的可能性也越大。

P130
《獻給赫倫尼》非常建議讀者為自己的記憶宮殿創造畫面,越好玩、越低俗、越怪異越好。我們把日常生活的事看成瑣碎、平凡、老套的事,通常就會很容易忘記,因為沒有新奇的東西刺激我們的腦袋。可是如果我們看見或聽見什麼特別惡劣、無恥、不同凡響、了不起、不可思議或好笑的事,就可能記在腦中很久。

P131
漸漸發現記憶大師跟常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能夠很快地創造豐富的畫面,在腦中畫出一個前所未見、難以忘懷的場景,而且速度飛快。在腦中創造畫面時,思想邪惡反而有幫助。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變得對兩件事特別有興趣:性和笑話,所以黃色笑話更是效果加倍。

P176
今日,我們把事情翔實寫成文字,這樣就不用記在腦中。但起碼在中世紀末,書本還不是記憶的替代品,反而像記憶的輔助器。如中世紀神學家阿奎納所說,「把事情寫在實體書上是為了幫助記憶。」當時的人讀書是為了記憶,書是把資訊植入腦中最方便的工具。事實上,複製手寫稿的目的無非就是幫助抄寫人記住手稿。

P181
如果你是個中世紀學者,閱讀時你會知道自己極可能再也不會看到眼前的文本,所以能夠記住你讀的東西最好。你不能直接從書架上拿下一本書查詢某句引言或某個概念,一是因為一排排書脊向外排列的現代書架當未發明,要到十六世紀左右才出現;此外,書在當時還是一種重、不便攜帶的物品,到十三世紀出版技術才進展到將《聖經》整理成獨立一冊,不再是集結多冊的合輯,即使如此,一冊還是重達十餘磅。就算你身邊剛好有需要的文本,要找到你想找的片段也得從頭到尾看過一遍才有可能。當時索引還不普及,頁碼和目錄也是。

P183
索引在書籍製作上是一大進步,因為讀者就可以像使用腦內記憶一樣,以非線性的方式來使用一本書。書也因此變得類似現代的CD,可以直接跳到你想聽的那首歌;而沒有索引的書就像舊式錄音帶,強迫你上窮碧落地尋找你想找的某個部份。索引、頁碼及目錄聯手改變了書的本質,還有書對學者的功能。史學家伊利奇認為索引的出現影響深遠,「要把中世紀分為前索引和後索引兩段,似乎也很合理。」書籍越來越容易查閱的同時,能不能背誦內容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而博學這個概念也逐漸從內在擁有的知識,轉變成知道如何在外在記憶的迷宮世界中找到你要的資訊。

P246
博贊說「記憶術就是培養速創造畫面、將不同概念連結在一起,進而創造新概念並在日後發展成一首詩、一棟建築、一支舞或一部小說的能力。而創造力某方面來說就是未來的記憶。」如果創造力的精髓就是連結相異的資料和概念,那麼越善於連結、擁有越多可以運用的資料和構想,你就越能產生新奇的構想。

P252
就算知識無法直接通往理解,我們也無法在缺乏知識的情況下理解。重點是,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知道更多。

P271
藝術家要經過反覆訓練才能解除最上層的認知機制,但崔佛特認為學者症候群患者可能自然而然就能達成。
【所以要練習解除認知機制轉成畫畫腦(右腦模式),在路上看到裸體的人類才不會大驚小怪。問題是要將整個社會的思考模式整個切換過來是困難的】

P320

我們如何感受這世界、如何在其中行動,就是我們如何記憶的又記得什麼的結果。人都是記憶塑造的習慣性動物,掌控自己的生活靠的就是漸漸改變這些習慣,也就是記憶織成的緊密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