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書摘】運動改造大腦 : EQ和IQ大進步的關鍵

作者:約翰.瑞提、艾瑞克.海格曼
出版:野人文化

還沒整本讀完,我就相信書的論點(其實是我不知道有什麼好不相信的),為了自己的健康跟大腦,已開始運動,今天是第三天。約孩子一起運動,希望他小小年紀就能養成習慣。初步目標是不為難自己,以先習慣生活中有運動這件事為先,養成習慣後再慢慢增加強度。

摘:
●運動改養學習能力的三個層次:第一,它能使你的心智最佳化,提高你的警覺性、注意力和動機;第二,它能促進神經細胞互相結合,為接收新的資訊奠立基礎;第三,它能刺激海馬回裡的幹細胞發展出新的神經細胞。

●關於你需要多少有氧運動才能保持頭腦靈活這件事,日本有一項小而有力的研究報告發現,只要連續十二週每週進行兩到三次三十分鐘的慢跑,就能改善腦部的執行功能,但重點是必須在跑步之外結合一些需要用到協調功能的活動。

☆心得:所以一開始慢跑而已,現在加入羽球和跳繩,這兩項應該都很需要協調功能

●你可以選擇一種同時鍊心肺和腦部的運動–––打網球就是個好主意,或者可以先做十分鐘的有氧熱身操,然後再進行以技巧為主的無氧運動,比如攀岩或平衡練習。有氧運動的好處是可以提高神經傳導物質的數量,製造新生血管以輸送生長因子,還能促進新細胞的生成;複雜的技巧運動則能藉由強化及拓展神經網路,將所有的元素全部派上用場,而且動作愈複雜,突觸的連結也會愈複雜。

●有兩種神經傳導物質會提高大腦的警覺性:喚起注意力的正腎上腺素,以及能讓大腦更清楚、更專注的多巴胺,有些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的患者之所以對壓力上癮,就是因為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出現失調現象。他們必須有壓力才能專心,這就是他們做事拖拖拉拉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學會了等待火燒屁股的一刻降臨–––只有在此時,當正腎上腺素與多巴胺因為壓力而釋放出來,他們才能坐下來開始工作。這種對壓力的需求,也解釋了為什麼ADHD患者有時候老愛跟自己過不去,當一切都很美好時,他們總會替自己找麻煩,下意識地製造出危機狀況。

●有氧運動具有驅除焦慮的功效,是很久以前就已經成立的事實,但研究人員直到最近才弄清楚它在體內的運作機制。運動可以減少肌肉的靜止張力,中斷通往大腦的焦慮回饋迴路,一旦身體鎮定下來,大腦就比較不容易憂慮。運動還能產生身心平靜的化學變化:當允肉開始工作,我們的身體會分解脂肪提供熱量,同時釋放脂肪酸到血液中,而這些游離脂肪酸會跟體內八大胺基酸之一的色胺酸互相競爭,搶奪在運輸蛋白的結合位置,連帶使得血中的色胺酸濃度升高。為了保持平衡,色胺酸會試圖擠進血腦障壁內部,一旦穿透進去後,就會立刻製造成我們所熟知的血清素。除了色胺酸,伴隨運動而來的大量BDNF也能促進血清素分泌,讓我們平靜下來。

●焦慮就是恐懼,但什麼是恐懼?按照神經學的說法,恐懼是我們對危險的記憶,因此如果我們為焦慮所苦,大腦就會不斷重演那段記憶,迫使我們活在那層恐懼裡。這整件事雖然從杏仁核拉警報開始,但跟正常壓力反應不同的是,焦慮症的警報無法順利解除,因此大腦的認知處理系統無法告訴我們問題並不存在,或者危機已經解除,我們可以喘口氣了。後們的腦子裡充滿太多因為身心緊繃而不斷傳送進來的感官信號,以致障蔽了清楚評估情況的能力。

●過度興奮時,杏仁核很容易把大大小小的情況都視為生存威脅,並啟印成記憶。這些恐懼記憶彼此會產生連繫,使得焦慮感像雪球般愈滾愈大,最後,杏仁核會藉由把恐懼搬上檯面,壓制海馬回想緩和「戰或逃反應」的意圖。隨著雪球擴大,愈來愈多記憶跟恐懼扯上關係,你的世界也開始縮小。
☆心得:最近為了某事,焦慮大發作。杏仁核再次戰勝海馬迴。我確實有發現我的世界(又)縮小了,雖然一度試著放大,不依從反射反應,但還是失敗了。可是我目前的能力只能意識到事實,還無力戰勝它…

●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是調節注意力系統的主角,因此用廣泛的科學解釋來說,運動緩解ADHD的原理就在於它能增加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含量,而且是立即見效。

●我們可以把成癮理解成大腦學某件事學得太好了,以至於讓基底核落入一種自動導航的惡性循環。每當你聞到炸雞的味道,前額葉皮質區就會克制不住你的行動,即使你心裡知道不可以。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運動所做的是欺騙大腦,讓它忽略荷爾蒙在老化方面的提醒,繼續為了生存而保持正常運作。

●我們是天生的跑者,但我們天生也懂得享用取之不盡的時間,保留體力以應付曠日費時的獵食行動;這種一屁股坐進沙發的本能,不是近幾百年才突然從我們DNA裡跑出來的,它是我們的基因跟現代生活環境格格不入的結果,我們再也不必為了填飽肚子出遠門–––覓食只需要走幾步路打開冰箱,而不是在稀樹草原上跋涉數公里遠。因此,利用有氧運動取代這種原始莖求,是相當重要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